澳大利亞既可以說成是世界上最大的島嶼,也可以說是世界上面積最小的大陸,總面積約為769萬平方千米,從理論上講來自海洋的水汽深入到內陸地區。
按理說,澳大利亞應該是一個水汽充沛,降雨較多的地區,然而我們會發現,澳大利亞境內有大量的沙漠以及草原地區,那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澳大利亞的沙漠是怎麼形成的?
我們國家也有沙漠,大多集中在西北內陸地區,原因是因為這裡遠離海洋,而且周圍有許多高大的山脈阻隔,使得來自海洋的水汽無法運輸到這裡就會凝結成雨降落,以至於這裡的降雨稀少。
同時這裡的海拔較高,而且沒有云層遮擋,使得當地的蒸發量巨大,以至於當地的河流逐漸乾涸,形成沙漠。我國著名的塔克拉瑪干沙漠就是這樣形成的。
但是澳大利亞的沙漠成因和我國沙漠的成因不同,它們是受氣壓帶的控制而形成的。
我們知道,在地球上赤道附近接受的日照強度大,所以當地的溫度較高,溫度較高會使得空氣膨脹上升,所以地面會形成低氣壓帶。
而極地地區接收到的日照強度小,當地溫度較低,溫度較低會使得空氣收縮下降,形成高氣壓帶。
受地球自轉的影響,地球又會形成副熱帶高壓袋以及副極地低氣壓帶。由於地球表面的氣壓不同,所以地球上的環境與氣候也大不相同,澳大利亞地區沙漠的形成,就和當地的氣壓帶有關。
澳大利亞沙漠地區位於南緯30°附近,其中南緯30°附近剛好是受副熱帶高壓帶的控制。
我們知道,副熱帶高壓地區盛行下沉氣流,被它控制時,當地往往會出現晴朗無雲的天氣,以及溫度異常地高。我國每年夏季溫度最高的時期,往往是由副熱帶高壓統治的時期。
由於澳大利亞沙漠地區長期受副熱帶高壓的統治,以至於當地全年降雨稀少,逐漸形成了巨大沙漠。
其實,世界上有許多沙漠的形成也都和副熱帶高壓的統治有關,比如:撒哈拉沙漠,秘魯沙漠等,這些地方都靠近海洋,但由於它們位於南北緯30°左右,常年受副熱帶高壓統治,以至於形成沙漠氣候。
(橙色部分為沙漠地區)
除此之外,澳大利亞地區東西長度較寬,南北長度較短,擴大了副熱帶高壓控制的面積,所以沙漠面積較大。
而且,澳大利亞地區的大陸邊緣比較完整,沒有深入內陸的海灣,以至於海洋水汽難以運輸到內部。
再者,中西部地區的地勢平坦,無法抬升氣流,所以澳大利亞的沙漠面積不僅非常大,而且還直達西海岸。
為什麼我國北緯30°沒有沙漠?
令人奇怪的是,北緯30°也經過我國的國土,那為什麼我國北緯30°沒有沙漠呢?
這就不得不提到塔克拉瑪干沙漠了。
我們知道,亞歐大陸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陸,而亞歐大陸的內部由於遠離海洋,所以這裡降雨稀少,形成了較大的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就是這樣形成的。
相對於海洋而言,在夏季時,塔克拉瑪干地區增溫速度較快,所以在這裡會形成低氣壓區,海洋形成高氣壓區。
強烈的氣壓差異,導致在夏季時,來自海洋的高氣壓會流向大陸的低氣壓區,在我國東部地區會形成全球著名的季風環流,所以我國主要受季風統治。
而來自海洋的風不僅強勁,而且攜帶了大量的水汽,使得我國雨熱同期,非常適宜農業的發展。
在冬天時,我國大陸地區降溫速度較快,氣溫較低,形成高氣壓區;而海洋降溫速度較慢,氣溫較高,形成低氣壓區。此時來自陸地的空氣會流向海洋,所以此時我國盛行西北季風。由於陸地上水汽較少,所以冬季時很難形成降雨。所以我國寒冷季節時,反而降雨稀少。
總結
其實地球上的氣候都和當地的氣壓帶有關,澳大利亞地區四面環海之所以仍舊有大面積沙漠,原因就是和當地盛行下沉氣流有關。
另外,由於澳大利亞沙漠地區受副熱帶高壓的統治,所以這裡終年乾旱少雨,適宜仙人掌的生長。而我國沙漠地區溫差較大,且年溫差也很大,所以仙人掌無法在這裡生存,只有像胡楊等本土物種,既能夠抗乾旱,又可以抗寒冷的物種才能夠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