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青山巍巍,浩氣英風

文/段曙光

秋雨,淅淅瀝瀝連下二天,雖然中秋節雨過天晴,沒耽擱賞圓月,在家悶了二天,還是秋風秋雨愁煞人,恨不得一步跨到屋外明媚的陽光裡。

翌日,早晨從霞光中醒來,臨窗而眺,天空格外美,陽光格外足,登山覽秋,正逢其時。於是,匆匆吃過早餐,帶上一瓶泉水, 便乘車前往心裡一直記掛著的茂嶺山。

重陽節|青山巍巍,浩氣英風

從工業南路下車,舉目南望,茂嶺山蔥蘢疊翠,兀自傲然屹立。從我的視角看,山勢有起有伏,酷似馬鞍之狀。故地重遊,乍看起來,熟絡於心的山,顯得有點陌生。如果沒有記錯,上次來爬山時,只有山的南北兩面砌築了登山石階,如今被整飭的鳥語花香的東山坡,還是雜樹亂草叢生,亂石奇巖崢嶸,屋舍凌亂陳舊,一派孤寂蒼涼的模樣。

雨後,空氣格外清新,沿著新修繞山柏油路東行,商業樓轉角處,一座鋼結構高架陽光廊橋闖入眼簾,從大勢已起的中央商務區(CBD),凌空向山體飛渡。這無疑是一個極好的創意!倚欄廊橋,探身下望,綠茵茵的山坡上,碎石甬道盤繞而上,一條寬敞的水泥路,如一道灰色緞帶,綿延伸向山林深處。路徑兩側,疊石造景,小品雕塑、涼亭藤架點綴,喬木、灌木、花草搭配種植,交錯叢生,形成山間林蔭路。從山腳到山巔,藉助山勢,建造綠谷花園、臺地花園等多處休閒觀光平臺,情趣各異,成為人們呼朋引伴的好去處。自然生態環境洗肺又養眼,山與城融合映襯,人文與自然和諧共生,是人類最大利益之所在,會讓人忘掉一切不愉快的事情。

緩步廊橋木棧道,風光絢麗如畫,氛圍安逸祥和。眼前是浸滿英雄氣的青山,身後是高樓迭起的CBD片區,感覺彷彿置身歷史與未來的交匯點。CBD片區一些大廈直插雲霄,高度遠超茂嶺山頂,其中象徵“山、泉、湖、河、城”五座超高建築中,最高的“山”突破400米,成為山東建築高度的新標杆。

重陽節|青山巍巍,浩氣英風

山風習習,送來綠葉青蔓的馨香,這是熟稔的山體味道。“莫道人間無桃園,只因未如此間來。”雖是秋色乍染,天空日漸高遠時節,茂嶺山還是一派夏天的模樣。松林、草坪、花木,依然綠的發亮,馨香盈懷,將山體公園妝點的溫馨浪漫。綠色是自然界抹不去的底色,簡單的生活讓人輕鬆愉悅。廊橋下,大片開放式草坪上,老人散步遛彎兒,稚童追逐找樂子,六個通體潔白的馬、鹿雕塑,立於綠茵之中,顯得十分醒目。

走下廊橋,隱約傳來薩克斯聲 ,山麓廣場上,一夥市民一邊健身,一邊言來語往相談甚歡,時不時發出爽快笑聲,看來心情好到極致。一位輕微禿頂的老者,攜帶音響,大庭廣眾之下,傾情演奏薩克斯。我乃票友水平,串串《蒙古人》音符,聽得我耳醉心迷。逗留一會,我的關注點不在此,便嗅著松香氣息,聽著秋風在松林呢喃,踩著登山階梯一邊爬山,一邊胡思亂想。山道幽幽,石階是新砌的,條石紋理清晰,不必擔心滑倒。正午的陽光,透過鬆枝孔隙傾瀉而下,一束束打在我身上。訝異的是,山腰林道人聲杳杳,沒人打擾我,唯有鳥語蟬鳴飄進耳朵。靠近山頂,一塊路牌,一條不顯眼小岔道,將我引向戰壕遺址。近身細看,戰壕掩藏在密密匝匝灌木雜草間,平靜的心靈隨之被遠去的戰爭撞響。

山不高,坡不陡,爬上去不會缺氧只能減肥。秋風漫過山頂,送來絲絲清涼,山頂很平坦,地上鋪長方條石。一個乾瘦老頭,坐在一片陽光裡,似閉目養神,又似在思考什麼。建築物只有一處觀景平臺,一個花架式棚架,一間木屋,尋不到遮陽避雨的場所。木棚架上懸掛宣傳圖板,以嚴謹的歷史態度,用故事來訴說當年茂嶺山戰鬥情景,讀來,就像開啟一段塵封的歷史。相隔不遠,茂嶺山次峰稍矮一些,也是一處極佳的觀景平臺。春華亭位於半山腰,亭內聯柱“西施靠”,為遊人小憩提供了便利。頭頂一片藍天,腳下一座青山,環顧視野遼闊,大濟南壯麗遠影近景,一眼覽盡。

茂嶺山是一座被圈進城裡的山,得地理之優勢,周邊高樓環立,道路阡陌縱橫。東面,CBD正在熱火朝天建設中,西南,山東政法學院裡讀書聲琅琅,有青春作伴,茂嶺山就會永葆生機盎然。活力四射的學院體育場旁,嬌小玲瓏的鼎山與主峰分離,自成獨立小山峰。峰頂,順山坡建造的鼎山亭,飛簷翹角、疊層斗拱,二個抄手長廊,丹柱灰瓦、彩畫覆頂,共同組成景區最精緻美觀、最別有韻致的建築。廊亭旁,一塊翻頁狀石碑,白底紅字,記載著鼎山亭由來。亭內設定精美石桌石凳,不失為一個讀書、遐思、聊天的好場所。此時鼎山無人,一個人穿亭過廊,猶如自家所在。西面,難以補救的破損山體,已透過附網種植被得以綠化。山北坡有一片公墓,想來,在這松青柏翠的幽靜之地,過世了的先人們可以睡得很安寧。

重陽節|青山巍巍,浩氣英風

翻開濟南解放的歷史卷冊,茂嶺山是一個繞不過去的名字。茂嶺山與南面不遠的硯池山,雙峰對峙,共軛濟南東部門戶,是進入濟南舊城的制高點和天然屏障。當年,為抵禦解放軍進攻,國民黨守軍用鋼筋、水泥、石頭,在山上構築了易守難攻的堅固工事。1948年9月16日,濟南戰役在茂嶺山打響第一槍,茂嶺山由此一戰成名,被稱為英雄之山。在華東野戰軍9縱25師74團的凌厲攻勢之下,所謂堅不可摧的茂嶺山,僅用二小時就被攻克,守敵被殲被俘,無一漏網。“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鏖戰中,200多名解放軍戰士,倒在了黎明前夜,成為山上英靈。即使沒有親眼所見,敵我雙方陣亡達數百人,足以表明戰鬥之慘烈,撼人心魄。為了給歷史留下記憶,山上殘存的碉堡、戰壕等戰鬥遺址,被真實的儲存下來,無形中喚起人們對過往歲月的追憶。主登山步道旁,石碑、宣傳牌豎立最醒目位置,用簡單通俗易懂的方式,披露諸多不為大眾所熟知的茂嶺山戰鬥情景,讀罷,讓人熱血上湧。

歷史並不遙遠,感知過去,才能更懂得知足與珍愛。實現物阜民豐,每一步都走得那麼不容易。來到這座承載過鮮活生命又凝固烈士鮮血的山,請不要只顧吭哧吭哧埋頭爬山,或只貪戀山魂林韻,能不能停下腳步,去領略一下特殊環境下形成的特殊文化,一點點感知革命軍人的鐵血豪情,畢竟,這是一段活生生的歷史,內涵飽滿,光芒閃爍。

將思緒拉回現實,捶著不爭氣的雙腿,蹣跚下山,沉重的腳步聲敲打著寂靜的條石,仿若聽到了過往的足音。下了山,仔細端詳“雙擁公園”四個紅底黃字,突然明白了其中含義意蘊深長。戰爭的背影逐漸模糊,回望充滿歷史沉重感,然而,英雄氣概不會因歲月而消失,這座山就是一部活的歷史書。由中央軍委原副主席,遲浩田上將題寫的“解放濟南戰役茂嶺山戰場遺址”紀念牆,就建在山東政法學院內。這是獻給革命先烈的最好悼文,讓後來人可追憶、可憑弔、可感悟。山水不只是景色,這座鐘靈毓秀又莊嚴肅穆的山,帶給人們更多的是思索與啟迪,是對革命歷史畢恭畢敬,是對革命先烈心懷敬仰。時移世易,有些東西可以丟掉,但血脈相連、情感交融的軍民關係,永遠是最珍貴的。

重陽節|青山巍巍,浩氣英風

世事滄桑,歲月留痕。查閱資料顯示,茂嶺山山體不大,海拔僅179米,沒有清泉飛瀑、奇峰峭壁,不見瓊樓玉宇、古蹟禪寺,難覓“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恬淡,卻因濟南戰役而名垂青史。《歷城縣志》記載:“城東八里有茂嶺山,山有五峰,又名五頂茂嶺山。”時光流轉,原先的“五頂”而今僅存“二頂”,其餘“三頂”在早年挖採山石中被削平,五頂茂嶺山稱謂沿用至今,自然是徒有其名了。山體復綠,青山入城,為了將自然之山,融入現代氣息,融入CBD核心地帶,從南、北、東三個方向,設定六處登山入口,順山勢修建三條主登山步道,多條支路明通暗連,逶迤伸向山頂,險要處安裝仿木藤欄杆。山東最大的金色“湧泉”雕塑,二株6米高的流蘇,在陽光下格外耀眼醒目。推窗見青山,邁步逛公園,駕車繞山行,用坊間語說來,就是安家風景中。

茂嶺山不雄偉,但在人們心中,這座經歷血與火淬鍊的山,卻無比偉岸。歷史還有餘溫,濃重的紅色元素浸洇山體各個角落,明心、明志,激勵人們去傳遞一個理念:推進民族進步,離不開精神支撐。熊熊燃燒的火炬,燃起人們心中信念之火,鞭策人們慎終追遠,不改初衷,共同託舉起愛國主義大旗,緊隨時代鏗鏘有力發展步伐,將盛世傳承延續下去,為自己的人生增值。

2021年10月14日

段曙光,男,濟南人,山東散文學會會員。文章散見於《齊魯晚報》《濟南時報》《老朋友》雜誌《膠東散文年選》等。首屆青未了散文獎獲得者,齊魯晚報青未了副刊簽約作家。

壹點號 曙光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尋微信小程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線上等你來報料!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3329 字。

轉載請註明: 重陽節|青山巍巍,浩氣英風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