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訪秦嶺龍潭村,村口有神樹、小廟和山溪,溪水清澈,可以直接喝
房子在左上角,山頂上。道路在右下角,河道邊。空中電線凌亂,如蜘蛛網一般。
秦嶺山中這些村莊,村口往往都有一個地標性物體,不是有一棵大樹,就是有一個小廟,或者擁著一條山泉水四季都不會斷的溪流。
柞水縣鳳凰鎮這個龍潭村的村口,神樹、小廟、山溪,全都有了!
秦嶺山中的溪流,一般都是水源保護區,溪水清澈,大多可以直飲。
之前山民用水,只需在自家竹林裡伐一根粗粗的竹子,打通了竹子裡面的關節,把竹子一頭插進高處的小潭裡,溪水就可以依靠重力從竹子另一頭流到廚房裡去。
現在則換了個方式,大多是在溪流上游,集中修建一個較大的蓄水池,水池子全封閉,平時也有人監管,集中對下游的人家進行供水。
從牌子上的內容得知:這個蓄水池,供水範圍是龍潭二組,供水人口是280人。除此之外,上面還留下了管護人員的姓名和電話。
就在溪流邊上,有許多階梯狀的土地。有的土地裡,今年明顯還種過包穀,有的則好像荒蕪了許多年。
這些“藝術作品”是什麼年代的產物?我問過村裡的老人,他們說一般都是農業學大寨的時候修建的。板著指頭算了算時間,也就過去了不到半個多世紀。
誰又能想得到呀,當年恨不得把每寸土地都種上莊稼的地方,如今卻都統統凋敝了,土地也這樣荒蕪了!到底是當年每個人都吃得多?還是現在的人不再需要進食那麼多糧食?
龍潭村現在有多少人口?我暫時沒有找到相關資料。不過,《柞水縣誌》裡面卻記載了寬坪鄉有多少人。1982年的人口統計顯示,全鄉總共是704戶3222人。
龍潭村當年只是寬坪鄉四個行政村之一,理論上人口頂多也就七八百人。地圖上查了查,龍潭村下面的自然村,還包括郭家寨、外碥坡等等。
不久,也就是進入這條岔路1.5公里,海拔提升100米之後,我們走到了龍潭村的中心地帶。眼前,大約有30棟房子,依次排列在道路右側向陽的山坡腳腳。
作者簡介
專業行走,行走秦嶺十餘載,邊走、邊拍、邊寫,自創“行走體”散文,網路閱讀九千萬,著有散文集《遠村行走》,賈平凹老師、比爾·波特先生傾情推薦。
(此處已新增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