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日報記者 段婷婷
2020-07-08 07:53:11 釋出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
白雲湖碧波盪漾,水草叢生;湖內蘆蒲搖曳,紅蓮菡萏;湖岸垂柳長堤,翠林簇簇,不是江南勝似江南。7月7日,2020年白雲湖文化旅遊節如約啟幕,活動設蘇碼荷香園、章歷水雲間兩處場所,持續到8月7日。本屆文旅節以“保護生態,愛我家園”為主題,期間將舉辦章丘文藝“六百”工程志願服務專場演出、特色農產品線上直播帶貨活動、穿越古今·漢服旗袍秀、燈光秀和志願服務活動,集中展示白雲湖的秀美風光、特色產業、風土人情。
白雲英英,柳綠荷紅。近年來,濟南市章丘區白雲湖街道從“生態環境建立”到“生態經濟崛起”,從“生態文明共建”到“生態成果共享”,全面唱響了“生態發展和諧曲”,描繪了一幅從“鄉村振興”的美麗畫卷。
做足生態文章 打造康養勝地
白雲湖,位於章丘區中北部,面積83平方公里,轄5個管理區、35個行政村、5.3萬人。白雲湖因湖得名、因水而興,境內湖區面積2.5萬餘畝,區域內交通優勢明顯。
近年來,白雲湖街道實施環湖大堤改造提升專案,新建環湖大堤17km、穿湖路1.3km、韓石路2.7km,改建湖區橋樑、涵閘等水利設施13處,新建橋樑1座,實現環湖大堤閉環通行。白雲湖街道,始終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將生態環境作為一切工作的底線、紅線、生命線,持續推進湖區綜合治理,加強巡湖巡邏巡查,全力修復溼地生態功能和生態系統,湖區生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溼地保護和建設進入了新階段。
作為國家級生態溼地公園,“水鄉白雲·江北生態明珠”的知名度不斷提升,白雲湖文化旅遊產業迅速崛起。“生態”成為白雲湖最好的招商名片,吸引著以“生態、文化、康養”為核心的建設專案紛紛落地。“長鹿國際旅遊度假區”建設專案,總投資30億元,融合“章丘山水主題+長鹿模式”,打造綜合性文化旅遊康養目的地;“藍城白雲湖康養文旅小鎮”專案,總投資100億元,打造優質品牌小鎮;“水雲間”民俗綜合體建設專案,投資4500萬元,打造特色民俗綜合體。
白雲湖街道透過開發“深度遊、高階居、特色展”產品,打造“白雲湖旅遊CBD”,挖掘“三湖溼地”優勢資源,做好“溼地氣候”文章,全面培育消費熱點,打造獨具魅力的“水鄉白雲”旅遊康養勝地。
堅持黨建引領 加快產業蝶變
“說一千、道一萬,增加農民收入是關鍵”,白雲湖街道緊抓黨建引領這個“牛鼻子”,發揮資源優勢、深度整合資源,加快產業結構調整,突出發展綠色產業,做好生態優勢向經濟優勢的轉換文章,推進生態產品的價值體現,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的統一。
在文旅產業的發展上,注重打造鄉村振興示範片區,當好齊魯樣板“排頭兵”,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挖掘漁獵農耕文化,保留“田園風光、風土人情”,注重發展民俗、民宿文旅專案,“水雲間”民俗商務酒店建設專案正在加快推進。引導白雲湖周邊、小清河沿線村莊,打造連片觀光產業,做大做強特色荷花、連片果蔬的觀賞採摘專案,加快白蓮藕種植基地、張家林蔬菜種植基地、辛豐特色養殖和嘎拉蘋果基地建設,積極推廣茭白、菱角、水芹等水產蔬菜,適度擴大小龍蝦、泥鰍、黃鱔等藕池套養種類。
目前,3000餘畝的白蓮藕聯盟種植基地,集經濟、觀賞價值於一體;蒲葦編織——非遺申請成功;銅響樂器——遠銷海內外;現已形成了“宜種則種、宜養則養、宜遊則遊、宜商則商”的經濟模式,成為特色發展的靚麗名片。
搭好文化舞臺 奏響發展樂章
文化是最能夠打動人心、嵌入記憶的符號。白雲湖街道以文體活動為載體,建立了互聯互動、條塊結合的文化網路,用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佔領意識形態領域的高地。宣傳推廣生態溼地文化,組織舉辦“繪畫、徵文”競賽。傳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組織開展“最美孝老家庭”評選活動,推進“出彩人家”評選活動,以“好家風”帶村風、促民風,“孝老愛親”傳統美德得到全面弘揚。把文化“送”到百姓門口,把文明“種”在百姓心頭,讓群眾過上美好生活、養成良好習慣。挖掘白雲湖民間傳說、歷史文化,完善充實《水鄉白雲》故事集,網路推介白雲湖民間文化。
同時,注重民生專案,發展社會事業,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實施高橋小學等校舍新建專案,探索環境治理新模式,實施“黨員包街”“幹部包片”的街長制、片長制管理制度,不斷改善人居環境,構建協商民主服務機制,開展微治理活動,打通了鄉村治理神經元“壁壘”。 如今的白雲水鄉,楊柳成行、荷塘連片,微風吹起、十里荷香。
下一步,白雲湖街道將深化黨建引領,搶佔借勢發展、用好機遇的“制高點”,按下造勢發展、創造機遇的“快進鍵”,啟動乘勢發展、搶抓機遇的“加速度”,全面推進“水鄉白雲·江北生態明珠”建設,為濟東新區的強勢崛起貢獻白雲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