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郭亞軍】探尋雄安史蹟趙王河

由 嶽洪秀 釋出於 休閒

作者: 司雨客
趙王河,作為古易水河的“正宗傳人”和白洋淀的總出水口,是今天雄安最重要的河流之一。
我一直想要查詢趙王河這個名字的由來,但一直找不到準確的出處。
有人說,是戰國年間的趙國國王開挖的,所以叫趙王河。我覺得這種說法可能性不大。戰國距離今天太過遙遠,兩千多年前的一條古河,儲存至今是何等艱難?而且,趙國似乎沒有開挖這條河的動機——這裡距燕、齊兩國太近,而距趙國的都城太遠,而且它的周圍水路縱橫,作為一條人工河流而言,並沒有開發的價值。而且,也找不到任何關於趙國開挖這條河的記載。
有人說,是當年南宋高宗趙構從金營逃出來,然後一躍過河,所以叫趙王河。這也存疑。這顯然是說的泥馬渡康王的故事,這則故事發生地是江蘇省泰興縣。當時金國連北宋都佔了,這北宋的最北邊和趙構就更看不上關係了。說是他老子和他哥哥被囚過河還差不多。

棗林莊閘全景圖。棗林莊閘是趙王新河的源頭。
我查《任丘志》,乾隆志只簡單的說是“由肅寧到河間,錯高陽入任邱界,在縣西。”而道光補志則沒有關於趙王河的記載。1988-2008《任丘市志》也只說了河道的調整變化,沒有河名的來歷。
我一直懷疑這條河是一條半天然半人工的運河。
一來,它南接滹沱河,北連大清河,這似乎超過天然河流的能力,顯然是經過設計的。
二來,我查過很多關於趙王河的資料,在河南、山東等地也有趙王河,而且一般都是宋代的運河,甚至有的就叫銅幫鐵底趙王河或者銅幫鐵底運糧河。
三來,在《雄縣鄉土志》中有這樣一個描述:“趙王河即古藏糧河,自任丘縣澱河分流,東行至苟各莊西,折而北流入本境,今上游久淤。”“古藏糧河”四個字,證明這的確是條古代運河無疑。但出處在哪裡?劉崇本老先生沒有寫。
由這個記述,我卻想起了雄縣曾經記載過的另外一條河,這條河記載在明代嘉靖《雄乘》裡,上面說“(縣南)五里曰閘河。人言楊延昭運糧河,尚有六郎樁。”意思是說,雄縣城南五里有條河叫閘河,人們說這是楊延昭運糧河。有些大木樁,人們稱之為六郎樁。
楊六郎在雄安的傳說特別多,比如千里堤又叫六郎堤,比如燒車澱傳說是楊六郎破遼軍的地方,比如晾馬臺傳說是楊六郎養馬的地方,比如說楊關城是楊六郎修建的,等等。
但是,好多研究歷史的人對此是並不認可的。
這個閘河,其實是宋代鄚州通雄州的一條運河,史稱南河。


趙王河與千里堤相依相伴,婉轉前行。
按宋史記載,此河是北宋開國大將曹翰所開。
曹翰(924年—992年),大名人,北宋初年名將。初隸屬後周世宗柴榮帳下,跟著徵高平與瓦橋關。轉仕北宋後,又跟著平定李筠叛亂。乾德二年(964年),為均州刺史兼西南諸州轉運使,督運軍餉供應入蜀大軍,先後參與鎮壓全師雄及呂翰領導的叛亂。開寶年間,主持塞河有成績。又參與平定南唐,攻克江州。太平興國四年(979年)從太宗滅北漢,攻契丹。次年,為幽州行營都部署。
這條河,就是他在任幽州行營都部署時主持開鑿的。
宋史記載,皇帝下詔讓曹翰主持開鑿從雄州到鄚州的運河,名字叫南河,需要築堅固的大堤來保證它的安全。曹翰於是派幾萬人去北漢的邊境砍伐巨木。由於靠近邊境,擔心敵人的搔擾,又派了五支騎兵,帶五色旗當作號令,遇上丘陵、水澤、寇賊、煙火等不同情況,則舉不同的旗號通報情況,又在邊境建立烽火臺,敵人疑惑不敢接近邊塞,得到幾萬根巨木,很快完成了南河的建設任務。
既然叫南河,我們可以猜想到,當時幽都部署曹翰大概是駐雄州的。假設他駐鄚州,這條在雄州之南,鄚州之北的運河肯定不會叫南河,而是叫北河了。
後世稱此河為閘河,可知河中定然有閘。古代運河河閘一般是用於調節水量和平衡不同河道之間的水位落差的。想來此閘也是起到類似作用。
所謂六郎樁,大約就是曹翰在北漢邊境所伐巨木的遺存了。在明代,這些木樁尚存,可惜今天已經沒有任何的痕跡了。
這條南河,與趙王河又有什麼關係?是不是後來這條河從鄚州又一路向南延伸到了河間、肅寧?還是早就有了南部的河道,南河只是它向北的延伸?
不知道,同樣是缺少資料。

趙王河與趙王新河第一次交叉。

趙王河與趙王新河第二次交叉。
今天,古趙王河所留的河道已經不多,大部分都淤塞,只留下如惠伯口、郭家口、邊渡口、南漕口、北漕口、鄧河口、任河囗、大臨河等水淋淋的村名。
同治十二年,清河道葉伯英負責治理大清河水系,因清河門及大港引河多淤塞,於是自趙北口十二連橋以西燒香澱起開挖趙王新河,穿連橋,至大港澱東南,順千里堤壕平地開挖,至苟各莊以下,至溫家莊、史各莊,成為保定赴天津的航路,可行大船。
1963年,為治理洪水,政府組織開挖了西接棗林莊分洪道主漕,東穿趙王河與趙王新渠相連的新河道。於是,葉伯英的趙王新河就也成了老趙王河。

趙王河在潘莊子村北匯入大清河

趙王新河在王疙瘩村匯入大清河。
任丘馬合意老師是一位非常淵博的學者。我曾從他那裡學到不少知識。也因為他的關係,我曾幾次參觀任丘的博物館。館中有一件珍品,是唐代的獨木舟,就出土於鄚州老趙王河故道里。這個獨木舟,據說在全國來說,都是獨一無二的。船身上面還有鐵權(鐵秤砣),說明這是一條貿易船。也就是說在唐代,白洋淀還沒有形成的時候,這條趙王河就已經發揮重要的水上交通作用了。
那時的趙王河叫什麼名字?是天然河道還是人工河道呢?
一切都是迷。
等待著高手來解開。


1988年 鄚州鎮在趙王河故道出土的獨木舟。
航拍圖片選自影像文安公眾號,在這裡表示對他們的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