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和我們,老早上路了。
來到景區大門,微風消減了些許溼熱,明顯比車內涼爽了許多。
沿著登山道拾級而上,幾個可愛的小晚輩兒,不時地擺起Pose拍照,按捺不住愉快的心情。
知了的聲音接龍似的,一浪高過一浪,一刻也沒有停止對森林的歌唱。
“蟬噪林逾靜”,王籍的話似乎有理。循著沙沙沙的響聲,只見一位身材頎長的男生躡手躡腳,用誇張的口袋撲向樹幹上的知了,讓站在登山道旁的那個與知了一樣豐滿的女友,咧嘴高興了許久。看著這一幕,我心底突生一絲隱痛:一種動物對愛情的賺取,莫非需要另一種動物失去自由甚至生命?
到了午飯時辰,我們挨戶尋找農家樂。前幾家都人滿為患。循著十字路口的指路牌,透過一條斜長的竹間小道,我們順利找到了一家名叫“遇見自然”的農家樂。
這是一個安逸的所在,四周環境僻靜、整潔,生態資源得天獨厚,特別適合夏天小憩。
飯前閒逛,意外發現了一條清幽的小路。漫步其間,林蔭遮道,不知名的小動物不時衝撞腳跟,間或聞到土壤腐殖質的味道兒。最是步入那成片的竹林,頓覺天空大幅度縮小,一絲絲清涼隨著光線聚攏了下來。
飯後,我們繼續和一些不知名的花兒同行。快到山頂時,一道隧洞大門擋住了我們的去路。我突然想起了第一次與之邂逅的尷尬。那是讀大學時,幾位同學邀約相聚於這座佛教名山。為了“逃門票”,我們“翻山越嶺”來此,最終還是在此“敗走麥城”,被隧洞口的景區工作人員逮住,罰了與門票等價的款。為這,當時集體鬱悶了好久。現在想來,這似乎應驗了佛學的“得失原理”,所有的得失都是因緣和合,如人世間,為達目的,機關算盡,到頭來還是付出了代價,甚至得不償失。正確的得失觀就是忘掉得失,這樣一想,步伐似乎輕快了許多。
登上山頂,北碚城盡收眼底,浩淼的天空遊動著一朵朵雲彩。在獅子峰停留了半個時辰,拍了幾張照片,我們就跟著太陽一起下山。
路過黛湖,山色已有些浸潤。經不住一汪翠綠的誘惑,我們繞湖漫步了一圈兒。移步易景,踩在當地政府著意打造的鬆軟的環湖生態小道上,心情慢了下來,與李商隱“巴山夜雨”的愁思一樣綿軟而悠長。天空倒映水中,幾朵白雲顯得更為幽遠了。
【來源:七一網】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