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達拉宮的修建源於文成公主,當時吐蕃王朝藏王松贊干布遷都到這裡,為了表達對唐朝的尊敬,和對即將迎娶的文成公主的重視,松贊干布便修建了三座九層的樓宇,並且起名為布達拉宮,規模宏偉壯觀,可惜後來受到戰火、自然災害等的影響,原本宏偉的建築逐漸縮小,現在看到的規模中僅有兩處是當時保留下來的。而此後歷代達賴進行了增建和維修,才保持了現在的規模和樣貌,成為了佛教聖地。
布達拉宮在海拔數千米的地方,常年受到風吹雨打,仍舊能夠堅如磐石,和它當時建造工藝有很大關係。布達拉宮底層牆基厚度有五米,越往上牆體越窄,宮頂僅有一米,為了延緩風化速度,有些牆體中還有鐵汁注入,保證了布達拉宮在高海拔處,面臨強風勁雨仍舊能夠屹立於千年時間。
布達拉宮現在規模非常的大,據悉最開始修建時,布達拉宮有999間宮殿,修行室有1000間,後來大部分遭到損毀後,經過數百年的維修重整,現在布達拉宮結構複雜,已經無法數清有多少間房間了,當時進行第一次維修時,有一個木匠想要搞清楚,結果費了不少功夫,也沒能搞清楚,因為布達拉宮套間、隔間、套間和隔間的複合體等,如果只按照傳統方法去數是數不清的。
布達拉宮年代古代,關於它的廁所有一個說法,那就是這裡的廁所長期都不需要進行打掃,照樣非常的乾淨沒有異味,這是什麼原因。根據大家的猜測,主要有兩點,第一個布達拉宮的廁所位於高空,便池比較深,像一個無底洞一樣,進去方便後,排洩物落入深坑中,人是根本看不見的,即便不清理也不會有任何衛生問題。
第二個,基於地理環境的因素,布達拉宮海拔有三千多米,長期環境乾燥,山風比較大,當人們方便完之後,不用多久排洩物就會風乾,而我們都知道這些排洩物都是非常好的肥料,等於重新迴歸到大自然中,反而給花草樹木提供了養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