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走吧網推送的第256個與眾不同的旅者故事
本期嘉賓:禹貢行者
禹貢行者,年輕的旅行行者,歷史地理專業博士,《中國國家地理》自由撰稿人。行走過全國34個省級行政區,中國全部地級市(333個地級行政區),1800個區縣(其中已踏足西藏所有的縣),2700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先後腳踏車騎行西藏阿里中線(一措再措線)、川藏中線、川藏南線、京藏線、新藏線、絲綢之路、川藏北線、滇藏線、天山獨庫公路、帕米爾高原中巴公路等地。央視《中國地名大會》第三季成績優異,《中國國寶大會》全國三十強。
Q1:感謝正騎行在路上的禹貢行者來到《走吧有約》,非常歡迎年輕有為的行者,請您先給走吧網的450萬+吧粉們做個自我介紹吧。
禹貢行者,博士在復旦大學歷史地理專業,師從葛劍雄先生,《中國國家地理》自由撰稿人。
行走過全國34個省級行政區,中國全部地級市(333個地級行政區),1800個區縣(其中已踏足西藏所有的縣),2700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先後腳踏車騎行西藏阿里中線(一措再措線)、川藏中線、川藏南線、京藏線、新藏線、絲綢之路、川藏北線、滇藏線、天山獨庫公路、帕米爾高原中巴公路等地。
同時也在央視《中國地名大會》第三季取得優異成績,進入《中國國寶大會》全國三十強。最近一年一直在拍攝全國各地,被遺失的古建築與傳統的歷史街區。
Q2:禹貢行者這個網名,感覺很有些歷史典故,能否給大家說說這個名字後面的意義。
“禹貢”之名出自於先秦地理著作《尚書·禹貢》,古人假託大禹之名將天下劃為冀、兗、青、徐、揚、荊、豫、梁與雍等九州,其大概的地理範圍北至今遼東半島-河套平原一線,南至嶺南,西至今烏鞘嶺-河西走廊一線。以後的《周禮·職方》與《爾雅·釋地》也都將天下按照九州進行劃分,雖名稱不一,但整體的地理範圍與《禹貢》所記載相近。
而禹貢中所記載的九州也成為了古代中國地理版圖的代名詞。戰國時陰陽家鄒衍又在《禹貢》九州的基礎上提出了大九州,即中國以及整個域外世界。
故以“禹貢”來命名,加之“行者”二字既突出公號的主題內容是以旅行見聞為主,又不失對每個旅行目的地背後的歷史地理,及其人文因素的探討。
Q3:您是一位狂熱的地理和騎行愛好者,每一位旅行愛好者從小都有一顆熱愛的種子在心中發芽成長,您還記得最初的熱愛源於何時嗎?
對地理的熱愛應該是小學四年級,對於旅行不能算是熱愛,我認為旅行只是實現小時候地理知識實踐的路徑,所以過去我常說“旅行只是手段,提升地理認知上的提升才是手段”。
Q4:騎行旅行以來,這些年都騎行過哪些路線,能否給大家介紹一下?
2010年騎行太行山,2011年騎行了川藏南線,2012年騎行了中巴帕米爾高原公路,同年還騎行了新藏線,2013年騎行了京藏線。
2014年騎行了絲綢之路前半段(洛陽-敦煌),2015年騎行了絲綢之路後半段(敦煌-新疆霍爾果斯),同年還騎行了川藏北線。
2018年騎行中尼公路,2021年騎行阿里中線,即人們常說的一措再措線,這條也是目前中國常規騎行路線中難度最大的一條,2022年,準確說是這個月完成了川藏中線的騎行。未來的計劃暫定了阿拉善到額濟納旗到哈密新絲綢之路路線,和216民豐到改則的新新藏線。
Q5:除了如此精彩而豐富的騎行路線,您還走遍了全國所有的下轄縣級行政區的地級行政區,也可以說是走遍了全國,這個過程用了多長的視角,代表性的地方分別是哪些?
從旅行者的角度來看,感覺是在紙面上我是走過了全中國,但是從深度角度而言還差得很遠,我說的深度不是單單指代數量的累加,而是在這個行走的過程中對某個地區(可以指某個縣、市與省,或者是一個沒有行政區劃的地理社會與文化區,如潮汕、閩南等)瞭解加深,而這對我來說才是更有意義的。
Q6:您還是一名“刷保”愛好者,這是一個對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愛好者的簡稱,在“刷保”方面都有哪些成就和收穫,尋訪這些中國最優秀的歷史古蹟,給您帶來了什麼感受?
不喜歡用“刷保”來形容我目前的行走,“刷”本身帶有較強的打卡意味,只是只重“量”不重“質”的旅行。
“深度的訪古”是我2016年揹包旅行延伸的產物,揹包旅行大致經歷:2016-2018年上半年“城市點卯”;2018年下半年-2020年上半年“刷保”(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與2020年下半年至今的“深度訪古”三個階段。
原先的揹包旅行,更加註重數量的激增與擴充,在旅行中“量”的地位明顯大於“質”。雖然在2016-2019年這四年的時間裡,無論是地級政區還是國保都有了高速的增長,但因“質”的缺失,導致所有的行走都如“蜻蜓點水”般敷於表面。
從“量”向“質”的轉變源於2020年6月。其實說來也巧,正是這個時間段連續發生了很多事件,先是5月底我把過去的尼康D5300升級為尼康D750,也正是這次升級,讓我拍攝時更加註重對古建細部探究;6月2日被複旦錄取,6月7日報名參加了《中國地名大會》;6月10日開始山西古建之旅,這也是我第一次嘗試用尼康D750記錄古建築。
在關注古建築同時,我也開始嘗試深度地去行走某個區域,從之前“打卡”的遊走,逐漸轉變為用不同的方式去深度瞭解一個區域,並最終獲得對這一區域新的思考。而我也期待有朝一日能夠將實地考察成果真正運用到博論的寫作,以及未來的學術中去。
這些年的深度訪古也帶給了另外一種啟示,就是要用影像的方式去記錄那些即將消失,或者可能被改變的老建築。對國保單位與世界文化遺產國家已經有了一套完整的文物保護體系,而散落於中國城市與鄉鎮老民居與老建築卻較少被人們關注。我們關注與熱愛如故宮、天壇等超級熱門的建築,但卻很難記住那些散落於中國大地上如繁星般不知名的老建築與老城區。
在中國城市化高速發展的今天,越來越多老城區因拆遷或商業化改造而逐漸離我們遠去,時間久了這些建築便會被人們所遺忘。從去年2月開始,受到劉拓的啟發,我也開始有意識地去關注那些散落於城鄉間的老建築。
我們有時很難去阻止拆遷與商業化改造等因素對老建築的衝擊,但我們可以用影像的方式去記錄這些建築現在的模樣,或許等到若干年後當我們再度回看這些照片時,會像今天我們看百年前的老照片一樣驚喜。
不幸的是,劉拓於去年10月在拍攝即將被水庫淹沒的四川馬爾康甲扎爾甲山洞窟壁畫時,墜崖逝世,這樣一件事情也讓我更加堅定了用影像記錄那些逝去的歷史遺蹟。
Q7:其實除了行者,您還是一名在讀博士研究生,主要從事哪方面的研究,學業對旅行有幫助嗎?
在最初旅行的那幾年別人時常會問我,旅行究竟給我帶來了什麼。我常會說:旅行讓我看到了更大的世界、豐富了我的閱歷、讓我更加能認清自己、增長了我的史地知識、認識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等等。
對於一個初出茅廬的旅行者,上述改變是大有裨益的,就像最初的我騎行進藏的那幾年所收穫的,至今依然令我十分受用,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我今天的想法與人生規劃,而這一系列的改變與決定走出去的勇氣,源於那時我對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渴望。
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提升,當中國版圖被我不斷填滿時,我還會像最初那樣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嗎?旅途對我的改變還會像當初一樣嗎?不可否認的是,我依然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依然有不斷出發的動力。但對於今天的我而言,如果一切還只是停留在最初的狀態,在想法與思考深度上還沒有一點長進的話,我只能說這樣的行走不過是復刻過去的老路罷了。
旅途中的成長猶如做學術,在我們讀本科(甚至是碩士初期)時,積累知識、提升專業素養與專業思維其實是做學術必不可少的前提。但當我們進入研究生階段(包括碩士生與博士生),我們僅僅積累知識就足夠了嗎?
顯然進入研究生階段、甚至是已經在高校或科研院所任職的朋友都明白,學術的核心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實現對以往知識的“突破”與“創新”。從研究生階段開始,單純專業知識的積累在某種程度上已淪為附屬,學會獨立地思考、產生“問題意識”才是做學術的關鍵。
相較於旅行,就像上面所說,如果我滿足於最初的狀態,就永遠都無法前進:當有些知識我們透過讀書就可獲得時,那麼行走的意義又在於何處呢?我本應像其他博士生一樣,暑假在學校好好寫論文,這樣出去亂跑豈不是白白浪費時間?所以我想,只有讓旅行給今天的我帶來不一樣的成長,它才是有意義的,而這個成長是什麼呢?
那就是在行走與閱讀的基礎上學會真正地獨立思考,並培養“問題意識”。這種思考不僅僅是旅行中的靈光一現,而是能夠建立一套對這個世界的完整認知體系。如果從更專業的角度來看,就是從歷史地理學的視角發現不一樣的中國,學會像真正的歷史地理學者、而非旅行者那樣思考這個世界。
對於非專業的人來說,乍一聽會感覺我所論述的東西有點“高大上”,實際上這是我想法與身份轉變的開始,但這種轉變實際並非易事,需要重新對自己原有的知識體系、對世界的認知進行重組。雖然這樣的過程在短期內可能不會給我的學術帶來立竿見影的效果,但我想只要堅持做,或許有一天我能像侯仁之、侯楊方、葛劍雄這些優秀的學者一樣,在知行合一間,發現新的問題。
Q8:2020年和2021年,您還曾兩次登上央視舞臺,說說其中的經歷吧?
最早對綜藝類的答題欄目的關注始於未改版前的《正大綜藝》,那是2010年以前國內少有的旅遊地理類答題欄目。2012年之後開始逐漸關注江蘇衛視的《一站到底》欄目,真正吸引我的不是節目的賽制,而是在這檔節目中我見到一批對知識充滿熱情的人們。
直到2020年6月機緣巧合我參與了《中國地名大會》第二季的線上報名。對於參加類似的答題欄目我雖關注較多,但其參與意願並不強烈,至於能否被選上更是隨緣的事情。三個月後,本以為一切都石沉大海,沒想到在距節目開播還剩不到1個月的時候,竟收到了節目組參賽的邀請。
最終雖因手速等原因未能登臺,稍加遺憾外,但就整體而言,能夠有幸參加這檔帶有競技性質的文化欄目,本身就是一次終身難忘的體驗。在《中國地名大會》的舞臺上,我見識了到了中國最優秀的(之一)地名愛好者,相較獲得的名次與誇讚,最重要的是收穫了眾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而自己最大的感悟就是:做一件你喜歡並且是對的事情,然後克服所有困難,並一直堅持下去,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情。
去年6月也是抱著隨緣的心態,報名參加了《中國國寶大會》,並最終有幸透過海選,再次登上央視的舞臺。和《中國地名大會》不同,參加《中國國寶大會》實屬跨界之舉,雖然近些年走了中國大大小小的博物館近300餘處,但對文物的探究力始終無法與地理媲美,所以在和眾多文博愛好者的比拼中,短板還是較為明顯。到了比賽最後,本來已經半隻腳上岸的自己,硬生生地把自己給作死。
但和《中國地名大會》一樣,我更加珍惜這次比賽的參賽經歷與比賽本身所帶給我的成長。在這個過程中我逐漸發現自己在文博知識的短板,以及如何從不同側面去了解文物,同時能認識全國眾多優秀的文博愛好者。
以上這些對我而言比名次本身更具有意義。最慶幸的是,我對中國歷史地理學的那段離場感言並沒有被剪掉,而這句話也概括了這麼多年我對這門學科的熱愛與堅持。
對於《中國地名大會》第二季與《中國國寶大會》的因名次而留下的遺憾,最終就留給最近幾個月要播出的《中國地名大會》第三季來彌補吧。
Q9:非常感謝年輕有為、陽光帥氣的禹貢行者接受《走吧有約》的訪談,衷心希望您的旅行越來越精彩,成為一名如同玄奘、鳩摩羅什、徐霞客般的行者,最後也請您給吧粉們說幾句。
今天很多人似乎都存在一個誤區,認為走的地方多就可以被稱為“當地徐霞客”,殊不知,徐霞客真正的價值真的是因為他走過很多地方的緣故,才被今天的人們所銘記嗎?其實不然,從理性的角度分析,徐霞客一生遊走了當時大明王朝的十四個省(明代將省稱之為承宣布政使司),因為明一代一共才設了十五省(當時江蘇與安徽;陝西、甘肅與寧夏、湖南與湖北同屬一個政區),拿明代的省換算到今天也就21個省,我想在今天中國走完21個省以上的人應該不算少數吧。
從徐霞客所能走的最大疆域範圍來看,因為當時明代的疆域最西才到嘉峪關,北至陰山與遼東(奴兒干都司自明永樂帝以後就廢了)一線,這樣的空間地域估計很多人早就突破了吧。
說了這麼多徐霞客的旅行價值到底在什麼地方,就是他那本《徐霞客遊記》,我覺得與其稱之為遊記,不如稱之為一本地理實踐手冊,徐霞客透過行走第一次發現了喀斯特地貌(即岩溶地貌),第一次糾正了長江正源並非為岷江的錯誤,第一次對黃山的山水與植物有了更加細緻的觀察,這些成就是前無古人的,這才是徐霞客真正的價值所在。相較於徐霞客實地行走的地方、獨立的思維與敢於求知的勇氣才是徐霞客最大的閃光點。
而我希望大家在旅行上能獲得屬於自己的成長,這遠比單純打卡旅行有意義多。
| 以上訪談內容由嘉賓提供,走吧網整理釋出,文中內容及觀點不代表走吧網立場
走吧有約·初哥說
大家好!
我是走吧網聯合創始人好夢成真
他是年輕的博士
8次騎行入藏
走過333個地級市
1800個縣區
2700處國保
央視《中國地名大會》
第三季成績優異
央視《中國國寶大會》
全國三十強
......
這樣的人生
著實有點開掛
他在旅途中
探尋更真實的中國
他在旅途中
感受人生的真諦
不在乎打卡多少地方
獨立的思維與敢於求知的勇氣
才是旅行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