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明孝陵有多少名人去拜訪過?資料令人吃驚

著名的明孝陵,位於古都南京玄武區紫金山南麓獨龍阜玩珠峰下。它東毗中山陵,南臨梅花山,佔地面積達170餘萬平方米,是明太祖朱元璋與其皇后馬氏的合葬陵寢。

因為馬皇后死後諡號“孝慈高皇后”,又奉行孝治天下,故名“孝陵”。

朱元璋明孝陵有多少名人去拜訪過?資料令人吃驚

這座規模宏大的陵寢,始建於洪武十四年(1381年),當時,朱元璋下旨命中軍都督府僉事李新全權主持營建。

開工第二年,即洪武十五年(1382年)農曆八月,51歲馬皇后病逝,9月葬入正在興建中的此陵,從此定名為“孝陵”。

浩大的工程先後呼叫軍工10萬餘眾,歷時達25年,直至明永樂三年(1405年)才完工。

1398年,朱元璋駕崩也安葬於此,到明永樂十一年(1413年),永樂皇帝建成“大明孝陵神功聖德碑”為止,總計歷經32年之久。

明孝陵建成時,陵寢圍牆周長2.25公里,陵園內享殿巍峨,樓閣壯麗,南朝七十所寺院有一半被圍入禁苑之中。

孝陵總體佈局分兩部分:一為導引建築的神道,二為陵寢主體建築。

朱元璋與馬皇后合葬的地宮俗稱“寶城”,是一個直徑約400米的圓形高土丘,它的四周有條石砌成的牆壁。

寶城厚實堅固,依山勢高低起伏,下砌條石,上用明磚壘築,厚約一米。

在靠南邊一側石壁上,有民國時期刻下的“此山明太祖之墓”七個大字。

1998年至1999年,南京市文物局等有關部門採用先進的精密磁測,證實朱元璋墓的地宮的確就在這下面,埋葬深厚,儲存完好。

朱元璋明孝陵有多少名人去拜訪過?資料令人吃驚

明孝陵所處環境,山環水繞,周邊峰巒起伏,人文與自然景觀渾然一體。

陵園格局嚴謹。自下馬坊至寶城,多樣建築縱深2.62公里。

當時從朝陽門(今中山門)至孝陵衛、再到陵墓西北,所築的皇牆有45華里長,護陵駐軍5000多人。那時候陵園內亭閣相接,享殿中煙霧繚繞,松濤林海,養長生鹿千頭。鹿鳴其間,莊嚴肅穆。

明孝陵神道的最大特點,在於建築與地形地勢完美結合,區別於歷代帝陵神道都呈直線形的模式,而是完全依地形山勢走向,形成蜿蜒曲折的佈局。

在每一段落的節點處,安放石像生控制空間,毫無間斷之感。

石像生下,鋪墊有完整的六朝磚,使其延綿600年來都沒有下沉。

神道由東向西北延伸,兩旁依次排列著獅子、獬豸、駱駝、大象、麒麟、馬6種各含寓意石獸,每種兩跪兩立,表現為夾道迎侍狀態。

這裡面的石像生共設定了文臣3對、武將3對、站臥馬各1對、站坐麒麟各1對、站臥象各1對、站臥駱駝各1對、站坐猊各1對、站坐獅子各1對。另有望柱1對。

特別的是,所有石雕像均以整塊石料雕成。並未刻意追求形似,而是注重神似,其風格粗獷威武,氣度非凡。石雕對稱地排列800多米,使皇陵顯得格外威嚴莊重。

朱元璋明孝陵有多少名人去拜訪過?資料令人吃驚

在這些石獸中,以象為最大,每尊重達80噸。

據說當時為了將這些石獸運抵孝陵,都是在冬季於路面上灑水結冰,再用粗大的竹、木作滾軸,一路上用人力推滾的辦法來完成的運輸。

帝陵通常的望柱,均置於神道的最前面,而明孝陵的望柱,則置於神道中間,這也是朱元璋的獨特之處。

石望柱之後是東西相對而立的翁仲,有武將、文臣,高各為3.18米,巨大的石人石獸,算得上是明代石刻的藝術珍品。

明孝陵的碑殿,原為陵寢享殿前的中門,即孝陵門,建有5個門洞,後毀於戰亂。現今的碑殿,是清朝時改建的,為一歇山頂,三開間紅牆小瓦建築,南北正中各開一門,亭內立有5塊碑刻。

正中有一塊大石碑,上刻“治隆唐宋”四字,為清康熙皇帝手書。碑高3.85米,寬1.42米。

“治隆唐宋”四字,是褒獎明太祖治國方略超過了唐太宗李世民和宋太祖趙匡胤。清朝康熙皇帝如此詔示天下,一方面表示了他對朱元璋的尊重和欽佩之意,另一方面也包含安撫漢民的良苦用心。

“治隆唐宋”是他1699年(康熙三十八年)第三次下江南謁明孝陵時所題,並由曹雪芹的祖父、當時的“江寧織造”郎中曹寅製作立碑。

康熙帝雖是藉此籠絡人心,緩和漢滿矛盾,加強自己的統治。但從中亦可看出康熙帝的雄才大略。

朱元璋明孝陵有多少名人去拜訪過?資料令人吃驚

孝陵的下馬坊是一座二間柱的石牌坊,面闊4.94米、高7.85米,坊額上刻“諸司官員下馬”6個楷書字,告示進入明孝陵的官員必須下馬步行,以示對開國皇帝朱元璋的尊敬。

明孝陵落成後,每年年底,在位皇帝都要到此祭掃,皇族中有人犯了罪或嚴重錯誤,還會被罰到孝陵守陵悔過。

後期的明朝皇帝,一直以南京紫金山為明朝龍脈所在,對其甚為關注。嘉靖皇帝為此特意將紫金山改名為神烈山,崇禎皇帝還豎立了禁止在紫金山採伐、動土的禁約碑。

明孝陵作為中國明清兩代皇陵之首,被認為代表了明初建築和石刻藝術的最高成就,直接影響明清兩代五百餘年20多座帝王陵寢的形制,享有“明清皇家第一陵”的美譽

此後建於北京、湖北、遼寧、河北等地的明清皇家陵寢,幾乎均參照了明孝陵的規制和模式,大同小異。

儘管後期明王朝沒落滅亡,朝代更替,滿清入主中原。但明孝陵始終享有崇高的被尊崇地位。

清朝前期,在滿漢矛盾尖銳衝突之下,清代統治者出於穩定局勢的需要,必須籠絡廣大漢民族歸順,因此對明陵實施了認真的保護政策。

清順治元年(1644年)五月,攝政王多爾袞特“遣大學士馮銓,祭故明太祖及諸帝”。

清朝順治二年五月初,豫親王多鐸平定江南,五月中旬進駐南京城,二十七日就急忙“謁明陵,命靈谷寺僧修理”。七月,又“遣內官正副二員,陵戶四十名,守明陵”。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康熙帝首次次南巡到達南京,親往孝陵拜祭。君臣皆於門外下馬,康熙帝至前行三跪九叩頭大禮,還賞賜守陵內監及陵戶人,下令督撫地方官嚴加巡察。

康乾年間,康熙帝南巡,六次遣官拜祭明孝陵,五次親往謁祭;乾隆帝六次南巡,更是次次至明孝陵“拈香奠酒”,行三跪九叩之大參禮,可謂優渥有加。

也因此贏得了時人“禮文隆渥,逾於常祀,是乃千古盛德之舉”的美譽。

清咸豐年間,太平天國戰火讓明孝陵地表建築毀於一旦,康熙手書御碑也被推倒斷裂。

但當年洪秀全率領太平天國佔領南京後,據說第一件事就是率領文武百官去祭拜明孝陵。

洪秀全更是邊哭邊跪聲稱自己是不孝子,說漢族不幸,被漢奸引狼入室,中華危在旦夕,奴役漢人200餘年,現在自己已經攻下了江南各省,不久之後就會北上討伐滿人,希望朱元璋能夠保佑自己成功等等···。

太平天國被剿滅後,時任兩江總督曾國藩曾奉詔祭明孝陵,著手修復陵園被毀建築。

當時,曾國藩派員勘估,維修所需白銀20萬兩,但朝廷財政拮据。最後只用了740兩銀子做了一些小維修,連康熙帝“治隆唐宋”御碑,也只是僅扶起粘合了事。

清朝覆滅,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後,也親自率領臨時政府文武官員赴明孝陵謁陵,祭告明太祖朱元璋,讚頌他是推翻元蒙,復興漢族,建立明朝;自己則是推翻滿清,復興中華。

朱元璋明孝陵有多少名人去拜訪過?資料令人吃驚

(圖為民國元年(1912年)2月15日,孫中山攜南京臨時政府官員謁祭明孝陵。圖前排左三為南京臨時政府南京衛戍總督徐紹楨,左四為陸軍總長黃興,左五為臨時大總統孫中山,左六為海軍總長黃鐘瑛,左七是教育總長蔡元培)

1936年,南京民國政府在透過祭拜明孝陵決定,當年4月5日清明節,國民政府主席楊森及蔣介石,馮玉祥等600多人祭拜了朱元璋。

在楊森的祭文中提到:“惟帝天授智勇,奄奠寰區,奮民族之威靈,復黃炎之疆域,以三十年櫛風沐雨,開二百載大業丕基,武定禍亂,文致太平,同符高見,遠超唐宋···”

新中國成立之初的1953年2月22日凌晨,毛澤東主席乘海軍“洛陽”號軍艦由武漢到達南京視察。

2月23日上午,毛主席在陳毅、譚震林、江渭清等人的陪同下,晉謁了中山陵,隨後又去了明孝陵。毛主席還登上明孝陵至高處,並與陪同人員一起合影留念。

2018年10月26日,繼1998年8月世界朱氏聯合會第一次在南京舉辦祭祀明孝陵典禮後,南京市政府,世界朱氏聯合會,南京市孝陵管委會,各省市朱元璋後裔代表及各省市朱氏宗親會的代表千餘人,再次會聚南京,舉行第二次孝陵祭奠活動並紀念明太祖朱元璋誕辰690週年。

朱元璋明孝陵有多少名人去拜訪過?資料令人吃驚

早在1961年,明孝陵就被公佈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之所以儲存完好,是其特殊的防盜措施、歷史機緣以及地理位置共同決定的。

1997年起,文物工作者利用精密磁測等高科技手段,對孝陵進行里長達六年的考古勘探和研究,結果證實,歷史上陵寢沒有一次被盜掘成功。

2003年7月,在第27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中國明孝陵作為“明清皇家陵寢”擴充套件專案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其周邊的常遇春墓、仇成墓、吳良墓、吳楨墓及李文忠墓等5座功臣墓,也同時被劃入世界遺產保護範圍。

2006年12月,明孝陵被列為首批國家5A級旅遊景區。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3373 字。

轉載請註明: 朱元璋明孝陵有多少名人去拜訪過?資料令人吃驚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