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的努力與等待過後,泉州終於再迎高光時刻。7月25日,“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至此,我國世界遺產專案增至56項。
坐落於中國東南沿海的泉州,憑藉龐大的水陸複合交通運輸體系、高超的航海技術與造船技術、完備的海洋貿易制度體系、發達的手工業商品生產基地以及多元社會族群的共同推動,在宋元時期逐漸崛起並蓬勃發展為梯航萬國、舶商雲集、多元繁榮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為10世紀至14世紀亞洲經濟文化發展和人類社會共同進步作出突出貢獻。
從宋代詩人李邴寫下的“蒼官影裡三洲路,漲海聲中萬國商”中,可一窺當年泉州海外交通貿易繁榮景象。義大利人馬可·波羅也曾在他的遊記中這樣記載,“刺桐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大批商人云集這裡,貨物堆積如山,的確難以想象……這個地區風光秀麗,居民崇信佛教,民性和平,喜愛舒適安逸,愛好自由。”
泉州為何能夠申遺成功?業內人士認為,散落於山海之間的22處代表性古蹟遺址,在功能上相互關聯、空間上連為一體,系統涵蓋宋元泉州海外貿易經濟體系中的管理、生產、運輸、交易、消費、服務等核心環節,呈現出港口、城市與腹地聯動發展的繁榮景象。在社會與文化方面相互關聯,全面地展現支撐宋元泉州世界海洋經濟貿易中心的職能執行所具有的多元社會結構以及世界性社群間顯著的文化交流。
尤為可貴的是,宋元泉州形成了相容幷蓄、多元共生的風俗文化,創造了不同文明交流互鑑的典範,以生動的歷史實證講述了開放、互信、對話、融合的重要意義以及有關地區發展和國際交往的中國方案,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了諸多借鑑和啟示。
雖然昔日繁華盛景地,而今雲煙散盡留遺存,但是多元開放早已成為泉州這座城市無法磨滅的底色,伴隨著綿延千年的海洋商貿經濟發展,開放的基因已深植於泉州人的血脈之中,逐漸形成了一種愛拼敢闖的精神品格。也正因如此,泉州民營經濟蓬勃發展,湧現出鴻星爾克等一批優秀企業與知名品牌,獲贊中國鞋都(泉州晉江市)、中國瓷都(泉州德化縣)、中國茶都(泉州安溪縣)、樹脂之鄉(泉州豐澤區)……資料顯示,2020年,泉州市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0158.66億元,首次突破萬億元大關,並連續22年位居福建省首位。
不過,去年與泉州一同衝進GDP萬億俱樂部的還有福州,且泉州之於福州的GDP優勢已經縮小到百億元左右,特別是在福建明確提出“強省會”戰略以及國家發改委批覆福州都市圈規劃之後,泉州一直引以為傲的福建第一經濟強市地位受到了不小的挑戰。同時,泉州以紡織鞋服、建材家居等為主的傳統產業結構也走到了轉型升級的關口,亟須進一步突破發展的天花板。
因此,申遺成功並不是終點,只是萬里長征第一步。如何構建有效、管用和可持續的遺產保護管理體系;如何在保護和利用之間找準平衡點活化利用實現遺產共享;如何將申遺成功轉化為強勁動力推進泉州高質量發展;如何繼續講好多元文化交匯、碰撞、融合的故事……都在考驗著泉州的智慧。
正如閩南語名歌《愛拼才會贏》中所唱,“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愛拼才會贏”,期待泉州將一手好牌打得精彩,續寫古代“東方第一大港”的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