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很多朋友來說,提到伊朗就會想到清真寺、大巴扎、蒙著頭紗的波斯女郎,其實除了這些伊朗還有一些極富參觀價值的人文、自然遺蹟。它們相對孤立,並不在旅行者常去的線路上,很難與其他重要景點串在一起,因此需要旅行者單獨抽出時間去探訪。
今天要講兩個著名古蹟,喜愛考古的朋友絕對不要錯過:貝希斯敦銘文和塔克·布斯坦浮雕。這兩處古蹟都在伊朗的西部城市,可以從伊朗任何一個城市飛往克爾曼沙赫,一天時間足以。
貝希斯敦銘文(Behistun Inscription بیستون)波斯語發音為Bisotun,完成於公元前521年的貝希斯敦銘文是古代亞洲最重要的歷史文獻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遺產,其地位等同古埃及的羅塞塔石碑。銘文高懸在距地面91米多的巖壁上,包括一幅浮雕,內容是大流士和九個被俘首領的形象,上方是智慧之神阿胡拉瑪茲達像;大流士腳底還踩著一個人,據說那是企圖謀反的米底教士高謨達。
浮雕下方的楔形文字雕刻分三種:古波斯文、古阿卡德文和古埃蘭文。三種文字內容相同,都是記述高謨達假前任波斯皇帝岡比西斯二世兄弟之名謀反,用大流士自己的話說,人人敢怒而不敢言,而大流士帶領六位同謀者,在神阿胡拉瑪茲達的幫助下,擊殺高謨達,並且順天應人,一登大統。之後蒙神眷顧,平叛無數,平米底,破巴比倫,定亞美尼亞,斬埃蘭,滅帕提亞,神威遠播希臘。自此大流士按劍四顧,再無敵手,遂立碑為證刻上這些得勝事蹟。
然而數千年來,無數的商旅、軍隊、學者、教士從這經過,居然沒人能說出那是什麼,阿拉伯人認為那是某個薩珊波斯王,歐洲人以為那是12使徒,羅馬人最誇張,男女不分,說那是亞述女王塞米勒米斯。1835年,隨駐軍生活在此、熱愛歷史的英國軍官羅林生對這處銘文產生了濃厚興趣。他冒著生命危險,花了十餘年時間無數次攀上絕壁製作拓片進行研究。多年後,年僅30歲的羅林生破譯了全部銘文,他的研究成果導致亞述學的誕生。於是,一片片古巴比倫和亞述的泥版文書,變成活的文獻材料,開始向人們述說兩河流域乃至西亞的歷史。
浮雕旁的巖壁上有個供考古學家研究和維護的人工梯子,但絕大部分時間封閉。參觀時最好攜帶長焦鏡頭,以便觀察各個細節。遺憾的是,據旅行者反饋,目前浮雕旁搭上了腳手架進行維護,觀賞效果受到影響。貝希斯敦銘文屬於比斯通遺址,遺址還包括附近的大力神雕像、石匠法哈德雕像、貝拉史浮雕、薩珊遺蹟、伊爾汗驛站、比斯通驛站、安息遺址和比斯通泉等。停車場附近有個書店,售賣各種比斯通圖文紀念品,值得購買。
地址:位於克爾曼沙赫以東30公里處
塔克·布斯坦浮雕(The Taq-e Bostan Sassanian Bas Reliefs طاق بستان)波斯語發音為Taq-e Bostan,是伊朗現存最好的薩珊浮雕,距今已有1700年曆史。該古蹟是兩個在山崖上開鑿出的拱頂,拱頂內四周是大量精美的人物和動、植物浮雕、壁畫,內容包括政治、宗教、打獵、戰爭等,但最主要的內容是阿德希爾二世、沙普爾三世和胡斯洛二世三位薩珊皇帝的加冕儀式。
其中,位於最大拱頂內中央的兩幅浮雕最具觀賞價值,上面的浮雕是胡斯洛(中)在智慧之神阿胡拉瑪茲達(左)和水神阿納希塔(右)的見證下加冕,下面的浮雕是他身穿鎧甲騎在戰馬上的英姿。而在拱頂外牆上,則是兩個雕刻精美的天使。此外,拱頂外阿德希爾二世加冕的浮雕也非常漂亮,而小拱頂內則是沙普爾二世和三世的浮雕,注意沙普爾二世腳下踩著的,是被他擊敗的羅馬皇帝朱利安。
地址:位於距克爾曼沙赫市中心5公里處
到達方式:包車去貝希斯敦銘文回來的路上可順道參觀
文章作者Tehranee, 歡迎大家關注他的賬戶(窮遊ID:Tehranee)
來自:壹行伊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