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風俗擁有2500多年曆史,傳承至今,首先是一個慎終追遠、祭祀先人的節日。此外,清明節也是一個大型的體育運動節,因為過去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防止寒食冷餐傷身,人們就透過積極參與體育活動強身健體。
古時,清明節這一天,民間就有郊遊、踏青、植樹、插柳、放風箏、盪鞦韆、蹴鞠(踢球)等多種有趣的民俗活動。如今,國內包括上海的健身設施也越來越全面,居民的健身意識越來越強烈,清明節也是體育運動節的民間風俗得到傳承和昇華。
古時:清明節成民間體育展示
清明時節,春回大地,永珍更新,自然界到處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置身其中,賞心悅目。作為清明節的一項重要習俗,人們紛紛走出家門,踏青、郊遊,親近自然,此俗在唐朝時就開始盛行。
圖說:鬥雞、蹴鞠等,都是清明節的體育民俗活動。
踏青,又叫春遊,古時稱探春、尋春等。古時婦女平日不能隨便出遊,清明掃墓是難得的踏青機會,故婦女們在清明節比男人玩得更開心,民間有“女人的清明男人的年”之說。古詩中說:“踏青結伴過南塘,二月春風夾路香。蜂蝶緊隨衣袖舞,田野十里菜花黃。”描述的就是清明節親近自然、踏青春遊的民俗風情。人們在踏青、郊遊時,或採摘、或嬉戲,其樂無窮。
除了踏青、郊遊,清明節還有放風箏、打馬球、拔河、鬥雞、蹴鞠等十多種趣味體育民俗活動。蹴鞠就是踢球,這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一種遊戲;盪鞦韆在南北朝時就已盛行。據《荊楚歲時記》載:“春時懸長繩於高木,士女衣彩服於其上而推引之,名曰打鞦韆。”唐代盪鞦韆已經是很普遍的遊戲,並且成為清明節習俗的重要內容。唐代詩人王維《寒食城東即事》有“蹴鞠屢過飛鳥上,鞦韆竟出垂楊裡”的句子,也說明清明節民間體育活動深入人心。
圖說:清明本身也是一個郊遊踏青、健身娛樂的節日。
放風箏也是民間傳統體育遊戲之一,清明節的節日習俗。風箏又稱風琴、紙鷂、鷂子、紙鳶。起源於中國,是古代勞動人民發明的通訊工具,相傳第一個風箏是魯班用竹子做的,後來只有皇宮裡才有紙鳶。
清明本身是一個郊遊踏青、健身娛樂的狂歡節日,這也感染了古代詩人的情緒,於是詩意油然而生。唐代花蕊夫人有一首詩,專詠鬥雞樂趣:“寒食清明小殿旁,綵樓雙夾鬥雞場。內人對御分明看,先賭紅羅被十床。”宋代吳惟信筆下的詩:“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則表現了萬人郊遊、盡興方歸的宏大場景,或許這也是當下社會“馬拉松熱”最早的體育原形。
如今:市民看重自己健身感受
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時至清明,空氣清新,陽光明媚。除了掃墓、踏青以外,放風箏、盪鞦韆、蹴鞠等體育活動也是清明節延續至今的民間體育傳統。隨著全民健身活動的火熱開展,越來越多的上海市民也會在清明假期廣泛參與體育健身活動。
圖說:路跑愛好者段連躍,喜歡在青浦澱山湖的湖邊夜跑。
供職於五星體育的段連躍,是一名路跑愛好者,身材保持得很好。他愛上跑步已有十多年,這個假期他計劃延續自己在澱山湖夜跑的習慣。
“平時一週跑三次左右,每次最少10公里。跑步地點就在朱家角附近,一般選擇澱山湖旁的大澱湖,一圈跑下來3公里左右。晚上這裡十分安靜,空氣新鮮,這個假期我打算繼續打卡。”曾在全國參加過很多馬拉松賽事的老段感慨,上海的路跑運動硬體很好,各區都很重視全民健身設施建設,“我從市區搬到青浦居住,就因為這裡到處是健身步道,對跑步者十分友好。這邊的環澱浦河有專門跑步步道,能隨便沿著河邊跑,景好空氣好,自然心情好。跑步成了一種習慣,這裡沒有高樓,聽著湖水濤聲交織著自己的腳步聲,我感覺身心徹底放鬆。”
圖說:徐建軍每天都要在春色如畫的公園裡練習太極拳。
年過六旬的徐建軍,是上海市體育服務配送專案體育技能配送教練,也是青浦區太極拳協會會長。每天她都會在南箐園打太極拳健身,這個假期她計劃和姐妹們繼續自發參與健身。
“練習太極拳能調養血氣、暢通經脈,它不激烈,不使人體透支,合乎生命運動規律不損害人的身體。練太極拳要保持呼吸自然沉實,透過深、長、細、緩、勻的腹式呼吸方法,增加胸腔的容氣量,由於遞增了呼吸的次數,確保氣體能充分交換,相對地提高了各器官的獲氧量。”說到練習太極拳的好處,徐建軍打開了話匣子。她認為,太極拳運動和清明節民俗一樣,都應吸引更多年輕人的關注傳承,在強身健體的同時,傳播中華武術文化,傳承中華傳統風俗。
三天假期,不少家庭會選擇市內短途親子游,前往郊區入住民宿,在田野裡踏青,吃農家菜“咬春”,成為不少滬上市民的第一選擇。
在浦東一所中學擔任教師的鄒女士表示,清明假期計劃帶孩子去崇明,“我們三個家庭包下一幢民宿,門前就是一大片綠色田野。大家計劃好了,除了踏青出行,還要在田野裡挑薺菜,自己包餛飩。另外,郊區的自然空間比較大,孩子們可以放風箏,爸爸們說好了去釣魚,媽媽們在田野裡散散步。這不僅是全家一起運動親子,也算是傳承清明節的民間運動風俗吧!”
欄目主編:陳華 文字編輯:陳華 題圖來源:新華社
文內插圖:新華社、資料圖片、段連躍、徐建軍 等
來源:作者:陳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