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均,一個有故事的古鎮

邦均,一個有故事的古鎮

在距北京東76公里、天津北90公里、唐山西104公里處,有一座有故事的古鎮——邦均,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古鎮,瞭解一下它的的昔日過往。(一)名起源由 據《日下舊聞》援引《史記正義》上的話說:“召公始封蓋在北平無終縣,以燕山為名,後漸強盛,乃並薊徙居之。”這或許就是最早關於召公封燕的記載。關於召公的燕都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在現在的薊州城,另一種說法是在現在的邦均。近年來的考古發現,越來越為邦均是燕都提供了有力的證據。考古人員在邦均東南1000米發現一處西周遺址和墓葬,面積竟達6萬平方米,文化層厚度1米左右。在已發掘的約3700平方米範圍內,發現了西周前期的房址坑穴。在6座西周中期墓葬中出土了鼎、簋(guǐ)青銅禮器,銅鼎上有銘文“十乍氏鼎”,銅簋腹底有銘文“戈父丁”,這很可能是周武王賜給召公奭的兩件稀世珍寶。另外,張家園、邦均西門外、南城子、前向陽、許家臺等遺址均出土了大量周朝文物。尤其是張家園遺址出土的底部鑄有“天”字的銅簋,更被確認為周人一個氏族集團的族徽。關於邦均得名,有人說便源自召公,相傳周武王臨終前,將幼子託弟弟弟周公旦和召公奭輔佐,二人均未到封地上任,而是留在朝廷專心輔佐成王,於是,召公取幫助君主之意,將都城取名“幫君”,後來書寫傳訛成了“邦均”。第二種得名源自戰國時期秦國的改革家商鞅。相傳,商鞅層途經邦均,在此街中客店投宿,後來商鞅被殺,他的後人逃至燕國,也曾被安置在這裡,邦均因為商鞅的緣故得名商君店。後來,唐太宗東征高麗,途經此地。問大將薛仁貴這裡叫什麼。薛仁貴回答說這裡叫商君店。李世民感覺“商君”與“傷軍”諧音,似在暗示出師不利,於是,下令改名為“幫軍”,取幫助大軍東征成功的意思。第三種說法是,邦均原名“困龍鎮”,相傳,鎮北山中隱藏著一條黃龍,經常來鎮上興風作浪,殘害生靈。後來,觀音大士顯聖,做法將黃龍困死在鎮中,鎮壓在鎮東石橋下的佛塔內,受千人踩萬人踏的懲罰,來贖清自己的罪過,因此得名。後來,唐太宗東征高麗出師兵敗,退守邦均,聽說這叫“困龍鎮”,心裡很是煩惱,於是下旨改名為“幫君”,在這裡操練人馬,籌備糧餉,兵精糧足,再徵高麗,一舉成功。

邦均,一個有故事的古鎮

(二)有趣的莊名邦均有許多莊名和兩位皇帝有關。這兩位皇帝一是開創貞觀之治的唐太宗李世民,二是開創康乾盛世的乾隆皇帝。邦均及附近現有的莊名中“東兵馬”“中兵馬”“西兵馬”“西草場”“東二營”“西二營”據說和唐王住兵有關。當年高麗國內出現叛亂,高麗國王派人到大唐求援,唐太宗於是下令東征高麗。大軍行至邦均,太宗見這裡北有燕山之險,易守難攻,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南有通平原沃野,徵糧集餉便宜,於是便將大軍補給後方安置在這裡。三個兵馬莊,東西“二營”據說是唐王駐兵練兵的場地。邦均西面的西草場村和位於薊州下倉鎮的東草廠村據說是唐王屯貯糧草的所在。有了邦均練兵,唐王才得以高歌東進,直搗高麗王都。邦均鎮西有個村現在更名為名雙井村。其實,這不是這個村的本名,這個村原名很不雅觀,叫做啞巴坑。為什麼會有這樣一個壞名號呢?老人們講這和乾隆皇帝有關。有一年,乾隆皇帝去東陵祭祖,行至此地,正趕上天氣忽然變熱,驕陽似火,桑葉低垂,官路被曬得慘白如練。坐在輦車上的乾隆皇帝雖有冰塊散涼,可還是燥熱難耐。忽然,探馬飛馳而至,跪前稟報,說南方大小金川戰事吃緊,這更讓乾隆皇帝焦灼難耐。而此時,路旁北側的一個大坑中的哈蟆很不識趣,呱呱亂叫,吵鬧聲令乾隆皇帝越發心煩。於是乾隆皇帝命令宦官傳旨,讓坑中的哈蟆永世不得再叫。果然是金口玉言,太監傳完聖旨後,一坑的哈蟆便斂氣屏聲,悄無聲息了。從此那以後,即便是別處的蛤蟆進了這個坑,也學乖了,一聲不敢吭。但說來也奇怪,出了這個坑的哈蟆就像孫悟空被解了緊箍咒,那可是現了原形,呱呱亂叫,聲響震天。這個村也就因此得這麼個難聽的名字。不過,這個坑也有稀奇的地方,據老人說,雨季坑中水滿浮沿兒的時候,距離此坑二十多里地的盤山,整個倒影都能在坑中一覽無餘,甚至僧侶身影依稀可辨。不過,現在此坑已經水乾坑枯,一半面積已被填平,建成了校舍,留給人們的也只有美麗的傳說了。後來,這個村建國後打出了兩眼很好的機井,於是村民商議,拋掉了“啞巴坑”這個不雅的村名,改名叫“雙井村”。邦均鎮北有個村名叫官善,其實“善”字是傳訛,應當寫作“膳”。相傳一年夏天,乾隆皇帝巡幸盤山途經此地,時值中午,坐在輦車裡,車簾低垂,但仍抵擋不住熱浪從縫隙間滾滾湧入。乾隆皇帝站起身,搖動著自己灑金逍遙扇。忽然,一陣急雨般“嘩嘩”的聲音從車窗外傳進來。乾隆皇帝於是命人停下輦車,開啟車簾,只見好大一片楊樹林位於官道的旁邊,一株株幾人才能合抱的響楊,油亮的葉子在微風中搖曳,發出嘩嘩的急雨聲。濃陰匝地,樹下綠草茵茵,恰如綠色的絨毯,讓人看上去別樣舒服。乾隆皇帝信步走下車,進了樹林,身上的熱汗立即被涼風吹散,禁不住脫口而出:“真是快活呀!”從此,這片林子就有了皇封的名字“快活林”。再說此時已是午膳時間,御廚們在不遠處埋鍋造飯,忽然一陣異香從林外飄來,煞是誘人,即便是吃慣了山珍海味的乾隆皇帝也未曾聞過如此令人立即就想大快朵頤的香味。他身邊的和珅最善於察言觀色,馬上命人前去搜索,約莫一盞茶的時間,兵士從不遠處小山村押著一個衣著簡樸的農夫走過來,農夫手裡捧著一個托盤,上面有一盤切好的灌腸和兩盤顏色紅亮的扣肉。農夫倒頭就拜,口稱小民有罪,冒犯了天顏。此時,乾隆皇帝哪裡還顧得上責罰農夫,早已將色香誘人的灌腸和扣肉送入口中,連聲稱讚不絕。此腸便是後來赫赫有名的官善燻腸和官善扣肉。燻腸做工講究,選料上乘,再加上果木熏製,別是一番滋味。扣肉精選上乘五花肉,經過煮、炸,切成長條或方墩,鋪在碗底,覆上鎮上西后街村產的豆片,多填蔥姜豆豉,倒入高湯,小火慢蒸而成,入口即化,肥而不膩。後來,由於乾隆皇帝曾在此用過膳,因此,這個靠樹林的小村便改名叫做官膳, 意為皇帝曾在此用過午膳。邦均老街東門外還有兩個有趣的莊名,和帝王沒有關係,卻和反抗民族壓迫有關係。兩村相隔一條長街,前村大,後村小。前村人稱索達莊,後村人稱鑰匙莊。據老人講,“索達莊”應寫作“鎖韃莊”。相傳,蒙古人建立元朝後,為強化大都附近治安,防止漢人造反,就將漢人每十戶為一單位派一個蒙古兵進行監管,老百姓私下裡把蒙古人叫做“韃子”,這些蒙古兵就被叫做“家韃子”。這些家韃子比百姓家的老祖宗還要尊貴,十戶人家的好東西一概歸他們享用。即便這樣,他們還橫挑鼻子豎挑眼,稍不順意,不是打就是罵,讓百姓痛不欲生。他們怕遭到暗殺,沒收了一切兵器,甚至連切菜刀都得由他們保管,十戶人家輪流使用一把,用時去領,用後即還。最泯滅人性的是哪家娶新媳婦,第一夜都要和他睡。三朋四友再也不敢聚會,因為不知何時會招惹了他,一句誣賴的話,眾人就有家破人亡的危險。百姓被嚇得天黑就吹燈睡覺,免得禍從天降。俗話說,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後來南方起義軍勢力越來越強,索達莊人在八月十五前接到了起義軍傳送過來的月餅,從中得到了相約八月十五子時殺韃子的字條。於是橫下一條心,決定和韃子兵決一死戰。八月十五子時,飽受壓迫的百姓趁著家韃子還在睡夢中,一齊動手,用木棍、石頭、農具等把平日囂張跋扈的韃子兵,殺的殺,俘虜的俘虜。俘獲的韃子兵被鐵鏈鎖在一起,關在村中的大廟裡。提審韃子兵的起義軍首領住在一路相隔的路北小村裡。每次提審,士兵都要到頭領的住地去取鑰匙,一來二去,大莊就被叫成了鎖韃莊,小莊就被叫成了鑰匙莊。

邦均,一個有故事的古鎮

(三)燒鍋趣事相傳邦均老街上舊時有“老隆泰”“恆隆泰”“隆泰昌”“隆泰和”“隆和成”“龍泰永”“隆泰長”“萬恆泰”八家燒鍋(釀酒的作坊),所釀“高粱燒”醇香綿長令人回味無窮。據老人講,邦均釀酒和一位徐姓舉子有關。當年這位舉子進北京參加考試,因無錢打點主考官,結果名落孫山。自己感覺無顏再見家鄉父老,於是便信馬由韁地來到了邦均。到了邦均街西口,因為口渴就到街口一棵老槐樹下的茶棚裡喝茶。茶水下肚,水的醇厚甘甜立刻引起了自小出自釀酒世家徐舉子的興致。說來也恰巧,茶棚也正準備售賣,於是徐舉子就用僅有的錢盤下了小店。利用院中的井水和北山產的高粱釀起酒來。這一年,在盤山行宮的乾隆皇帝騎著驢,化裝成客商來邦均微服私訪,行至槐樹下,下驢品酒,一下就被酒的清香醇厚吸引了,心下里將它定為玉液瓊漿。回到京城後,就派人下旨令老闆常年進貢。由於得到了乾隆皇帝的賞識,小酒館變成了大燒鍋,一簍簍御酒整日裡車拉馬馱運往皇城。邦均酒有了名氣,提酒客商自然來往不絕,一些有見識的人於是就投資興業,邦均燒鍋由一家變成了八家。老人說老隆泰掌櫃的很善飲酒,一次能飲一提壺(約現在2市斤)而不醉。這就應了那句隔著門縫吹喇叭——名聲在外。一日,從縣城來了一個騎馬官員進店要與掌櫃斗酒。二人各要了一提壺酒,二人落座後,夥計端上兩小碟鬼子姜鹹菜。官員模樣的人搖手示意不要鹹菜,順手從口袋中摸出一根洋釘子(現在的鐵釘)放在桌上。掌櫃的喝一口酒就捏起一小段鹹菜放在口中,而官員模樣的人則是喝一口酒就吮一下洋釘子。二人只幾口便將一提壺酒喝光。官員模樣的人起身哈哈大笑,一邊向外走一邊說:“掌櫃酒量令在下佩服,唯一不足就是費菜。”  有一年,隆泰永掌櫃的老伴兒醃了一罈子雞蛋,準備給老頭子做下酒菜,沒成想回了一趟孃家,罈子扣沒蓋嚴,滲進了一些雨水,結果雞蛋醃臭了。老太太心疼歸心疼,但還是無奈地將這一罈臭雞蛋倒在了院後的大坑沿兒上。她的舉動恰恰被一個拾糞的老頭兒看見了。老頭別無所好,平日裡喜歡到隆泰永的櫃檯上喝上二兩。他見紅通通的雞蛋丟在坑沿兒實在可惜,就盡數撿進了自己的糞筐。背到家裡,稍作清洗,煮熟了,磕開一嘗,竟有臭豆腐般令人回味的清香。於是,每次去隆泰永櫃檯喝酒,老頭兒都帶上一個臭雞蛋做下酒菜。一來二去,掌櫃的見老頭兒吃得香甜,喝得盡興,情不自禁討了一口臭雞蛋品嚐,這一嘗不打緊,立刻被臭雞蛋的美味吸引了。於是,答應老頭兒,只要他每次帶一個臭雞蛋給自己,那麼,老頭的酒錢就全免。打哪兒起,老頭兒每天帶兩個臭雞蛋來喝酒,老哥倆就站在櫃檯邊,一口臭雞蛋,一口酒,喝得那叫個融洽。可是,臭雞蛋的個數是有限的,最後一天喝完酒,老頭兒告訴掌櫃的,明天就沒臭雞蛋了。掌櫃的很納悶,一詢問,老頭兒說出了事情,掌櫃的這才恍然大悟,原來吃的是自家的臭雞蛋,喝的也是自家的酒。與酒有關的故事還有一個。相傳,一個江洋大盜從北京逃出來,途經邦均,急匆匆闖進一家飯館,張口就向掌櫃的高聲詢問有無水油(豬腸子上掛的大油)。掌櫃的見來人相貌兇惡,不敢怠慢,連忙上前答道:“有。”大盜於是讓掌櫃的趕快給他煮上一掛。也不待涼透,三下五除二,大盜吞光水油,灌下一提壺酒後拋下銀兩便走。大盜走後不久,兩名官差趕到,問掌櫃的大盜用了何飯,掌櫃的如實回答,差官頓足道:“不追了。”原來,據說水油既解渴又解餓,一掛水油能使人三天三夜不用進飲食,當然差官再也無法追上。

邦均,一個有故事的古鎮

(四)武家趣聞相傳,邦均一戶練武的人家給兒子娶了一房媳婦,那時候男女青年婚前是不能相見的,全憑媒妁搭橋撮合,年輕後生仗著自己有點武義,決定給新婚媳婦一個下馬威。晚上進了洞房,仗著酒氣橫挑鼻子豎挑眼, 小媳婦初到婆家門沒搭理丈夫,但男人的喋喋不休最終讓她忍無可忍,於是回了兩句嘴。這下男人可找到了藉口,揮拳就向單薄的新媳婦打來。可讓他萬萬沒想到的是,新媳婦是個深受家傳的武功高手。四兩撥千斤的招式使出來,新郎官三下五除二便被收拾的服服帖帖,不敢造次。後來,新郎官陪媳婦回門,四下無人的時候和自己的老岳父述說了此事。老岳父也沒啥正行兒,在女婿耳邊這般這般的傳授了一番。回到家裡,新郎官按照岳父說的偷偷操演了幾次,覺得沒問題了,一天早晨,就假裝恩愛地說給媳婦梳一梳頭,小媳婦也沒當回事,坐在梳妝檯前毫無戒備。新郎官抓住小媳婦的頭髮就得了手,直打到小媳婦求饒。以後,但凡頭髮被丈夫抓住,小媳婦總會吃虧。後來,小媳婦一尋思,便想到了肯定是老父親幫忙搞的鬼。有一次,老父親前來看她,她就動了心思。好吃好喝招待完父親,就安排父親午睡。老爺子醒後,她謊稱老爺子頭髮亂了,自己要幫老爺子梳梳頭。老爺子一時也沒意識到,順從地坐到了梳妝鏡前。梳子篦著頭髮很是舒服,老爺子不禁閉上了眼,忽然頭髮根一緊,老爺子覺得事情不妙,猛一睜眼,見女兒攥住自己的頭髮,揮拳向自己打來。老爺子也不慌,待到女兒的拳頭離自己還有寸許,手輕輕一個反轉,就破解了女兒的招式。新娘子哈哈大笑說:“我知道了,我知道了。”站在一旁的新郎臉色一下子就綠了。不過,夫妻倆後來相敬如賓,互相切磋武藝,小日子過得很是愜意。新媳婦怕自己寂寞,於是就把自己的妹妹說道了離自己不遠的西潘莊周家做媳婦。這個小妹可不一般,在家和父親學得一身好功夫,可外表文文靜靜的,給人一種弱不禁風的感覺。那時候,女人都時興纏足,小妹憑著一雙三寸金蓮走起來,更是風擺荷葉般讓人憐惜。這年秋後,小妹到後院的場院看傭工們收豆子。忽然起了暴天,黑雲從西北滾滾而來,眼看著垛在場院中的幾十袋黃豆就要遭雨淋。傭工們連忙兩個人一組吃力地往倉房裡抬。小妹見狀,挽了挽衣袖,輕盈地走過去,一手抓住一個口袋嘴兒,連一個起字都沒喊,兩個加起來足有三百斤的口袋就輕飄飄地被提起來。兩腳如風,幾個來回就在大雨下來之前將豆子口袋全部拎進了倉房。兩旁的傭工看得目瞪口呆。傭工中原有一名距此不遠大狼寨的山賊臥底,他回山後,將此情形向頭領一說,頭領就打消了去周家劫財的念頭。

邦均,一個有故事的古鎮

(五)同仁堂名號之爭提起北京的同仁堂樂家老店,恐怕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然而提起邦均同仁堂恐怕就沒有幾個人知道。可是,事實上邦均同仁堂要比北京同仁堂早上好幾十年。話說,有一年,李蓮英隨慈禧和光緒皇帝去東陵祭祖,官隊穿行邦均老街,李蓮英瞄眼瞟見街北一家藥鋪上高懸著“同仁堂”的字樣,當時他也沒做聲。回到京師後,他找來北京同仁堂樂家掌櫃的,詢問有無在邦均開有分號。樂家掌櫃的將頭搖的像撥浪鼓似的,口口聲聲說絕無此事。樂家掌櫃回去後立刻派夥計到邦均核實此事,果然如李蓮英所言。樂家平時就和李蓮英有來往,於是,就藉著李蓮英的威勢來邦均興師問罪,口口聲聲要當地官府查封邦均同仁堂。邦均同仁堂掌櫃不服,提議翻看老賬簿來驗真偽。樂家人回京取來賬本,邦均同仁堂也取出賬本,經過三方查驗,邦均同仁堂始創於明隆慶元年(1567年),北京同仁堂始創於清康熙八年(1669年),邦均同仁堂比北京同仁堂足足早了四十二年。北京同仁堂在鐵證面前只得認輸。後來在官府協調下,邦均同仁堂做出讓步,更名為“在德堂”,北京同仁堂付給轉讓費千兩白銀,此事才算了結。據人考證,邦均同仁堂是戚繼光手下軍醫官孫氏後人一手建立的,後來,在抗日戰爭中,“在德堂”一度成為盤山抗日武裝的秘密診所。

邦均,一個有故事的古鎮

(六)美食故事邦均的飲食文化也有很多故事,如今邦均的兩種小點心——“一品燒餅”和“子火燒”已經成了“津門老字號”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號食品。相傳,乾隆三十九年,乾隆去東陵祭祖回來,駐在了盤山行宮靜寄山莊。一日,遊覽山玩水吟詩作對盡興了的乾隆皇帝回到行宮用膳,一見御廚擺上的還是老一套,立刻就沒了胃口。善於察言觀色的和珅早再次之前就做了功課。從東陵回行宮的路上,他就著手派人回薊州蒐羅當地特色的小吃。當他品嚐了來自邦均的口感鹹甜,脆而不硬,酥而不綿,口感細膩,餅陷清香的一種小燒餅時,立刻眉開眼笑,彷彿一下子看到眼前平鋪出了一條升官發財的大道。於是,他假做戰戰兢兢的樣子進獻了這種小點心。乾隆品嚐了一口這種外形扁圓,裹滿芝麻的小燒餅,立刻龍顏大悅,讚不絕口。此時恰逢大臣為平定南方大小金川叛亂有功的傅恆請功,乾隆隨口說了句“好,夠一品”,於是這種小燒餅就得了“一品燒餅”這樣響噹噹的名號,並定為皇家貢品,讓邦均年年進貢。由於乾隆皇帝喜歡,於是,一些皇親國戚大臣富戶也爭著以吃一品燒餅為榮。一品燒餅從此名聲大震,越來越紅火。和珅因進獻有功,倍受乾隆皇帝賞識,漸漸登上了政治舞臺。 邦均另外一種小點心“子火燒”的由來也是有一段歷史故事的。相傳,滿族人也同我們漢族人一樣祈求人丁興旺。我們漢族人的傳統是為新娘子在入洞房準備煮的半生不熟的餃子,詢問新娘子生還是不生,新娘子只要答“生”,就會換得一家人的歡喜,得到一個好彩頭。生在關外的滿族人將餃子替換成了一種叫“餑餑”的白色點心,其寓意都是一樣的。這種“餑餑”有個吉利的名號叫“子餑餑”。邦均處於滿漢融合的交界地,後來當地的漢人有的就用紫色的餑餑寓意婚後的子孫滿堂,日子紅紅火火。乾隆皇帝聽聞後龍顏大悅,為了促進滿漢的文化融合,就結合兩個民族的不同叫法,將“子餑餑”改名為“子火燒”。再後來,邦均的糕點師傅們用小磨香油和麵,用椒鹽為餡料,製作出如算盤珠大小的子火燒,越發貼切它的名號。這種小巧玲瓏的美食,乳黃噴香,松酥綿軟,口感極佳,深得嘉慶皇帝的喜歡,嘉慶皇帝先後來薊州十二次,每次都要吃子火燒。這樣“子火燒”和“一品燒餅”就成了京東風靡一時的麵食小吃。邦均還有一種美食叫碗坨兒。這種美食原不是邦均獨有。話說,一個在邦均經商的山西老客,從老家帶來一個小徒弟,老客很是吝嗇,每年只給小徒弟一個大洋的工錢。小徒弟為了出人頭地,一方面認真學藝,一方面一個銅板也不捨的花。每到年終就將一年勞作得到的一個大洋存到櫃上。一晃幾年過去了,掌櫃的有一次資金週轉出了點小問題,就想借用小徒弟的錢。小徒弟很是聰明,提出入股分紅的要求。掌櫃的爽快地答應了。後來掌櫃的買賣越來越好,小徒弟的分紅也越來越多,攢夠了一定的錢,小徒弟就單另開了一間店鋪,經營米麵糧油。這一年,他從老家進了一批蕎麥,準備磨面售賣,偏巧夏來暴雨如注,田裡的晚秋庒稼苗都被泡死了,水退後再補種已經為時晚已,就在大家無望之時。平時裡飽受大家幫助的小徒弟主動拿出生長週期短的蕎麥,低價賣給大家補種,沒成想,秋後果然蕎麥大豐收。可新的問題又來了,蕎麥粉粘性小,和不成面,烙不成餅。於是,小徒弟將從老家學來的手藝傳授給大家。他教大家將蕎麥麵和成糊狀,盛入碗中,上屜蒸熟晾涼,脫碗而出的麵餅勁道而堅挺,人們就給它起了個“碗脫兒”的名號,後來又有人據其形叫它“碗坨兒”。切成小塊的碗坨,淋上山西陳醋,拌上蒜汁、辣椒油,味道頗為受用。邦均地處半山區,盛產芝麻,後來,聰明的邦均人又在調味中加入了芝麻醬,使碗坨兒的味道越發獨特,逐漸成了具有邦均特色的一道美食。

邦均,一個有故事的古鎮

遠去的歷史漸漸積澱成記憶,給邦均這個古鎮鍍上了一暈暈佛祖般的光環,故事本來就是故事,你信它有它便有,你信它無它便無,就如同邦均街後牛頭山旁的扳倒井,有人說它是唐王李世民為便於飲馬,下旨後,井自己傾斜而成的,也有人說,它原本處於向斜構造的出水口所成,但不管哪一種說法,井水全然不管,照樣清、照樣甜、照樣流。邦均也如它一樣,它就是一方淨土,依然存在著,孕育著自己的故事,隨著歷史漸行漸遠……

邦均,一個有故事的古鎮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7675 字。

轉載請註明: 邦均,一個有故事的古鎮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