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嬉遊
朋友們,最近我琢磨出了個找旅遊目的地的好方法,就是找各省市交界處的“混血”城市,因為特殊的地理位置,一般這樣的城市都很好吃,像是之前寫過的梧州(廣東、廣西交界處)兩廣的味道就都能吃到。
而前段時間我去了趟恩施,發現地處湖北、湖南、重慶交界的恩施,既有各種“碳水炸彈”組成的過早,又兼具了湖南、重慶的麻辣,同時,土家族自己的美食也非常能打。
就連常見的玉米、土豆、豆腐在恩施人手上都跟施了魔法似的,香到我每天在那都要多幹兩碗飯。
好吃也就算了,恩施處處還都是絕美的景色。別的城市可能也就一兩個代表的景點,而在恩施即使你不去特地打卡景點,這兒看不盡的山川、雲海、梯田,讓人感覺彷彿穿梭在桌布之間。
去恩施最好的季節其實是夏天,在大家只能呆在空調房裡續命的時候,恩施人的夏天卻是在平均氣溫22.1度的“天然空調房”裡度過的,可以說是絕佳的避暑聖地了。話不多說,跟我一起在恩施把肚子和眼睛都餵飽吧!
恩施怎麼就這麼好吃啊!
土豆 炕土豆 / 炸土豆 / 洋芋飯
對於恩施人來說,土豆早已經嵌入了他們的日常生活。畢竟這兒的土豆本身就自帶buff。不僅品種老(解放前就在種的馬爾科種),而且高山種植,晝夜溫差大,有利於澱粉的積累。
再加上會吃的恩施人一琢磨,吃土豆的花樣也就多了起來。先說說炕土豆。炕其實是介於煎與炸之間的一種做法。要先在平底鍋裡放油,再用小火慢炕,不時翻動,炕到土豆表皮金黃,稍微有一點點焦的時候剛剛好。最後放薑末、蒜碎、孜然粉等調料就好。這樣做出的炕土豆綿軟又入味,想想都覺得香。
和炕土豆比起做法更加粗暴的炸土豆我也很喜歡,整理圖片的時候甚至都忍不住咽口水。
炸土豆就是把土豆剝皮後直接油炸,沒什麼技術難度,但這土豆里加的調料真的太合我胃口了,炸到酥脆的土豆外皮吃起來酸酸辣辣的令人上頭,而內裡卻又還是軟綿的土豆香,反差的口感和味道太有記憶點了。
在恩施,洋芋飯也是很常見的吃法,這種碳水加碳水的硬核搭配,竟然也很好吃。它最地道的做法是要用柴火灶先將土豆炕到半熟,再加進米飯和水一起燜熟。這樣做出來的土豆輕輕一壓就碎了,當土豆香氣和米飯相融在一起,有一種原生態的甜味。兩樣這麼平凡的食物搭在一起後,竟然激發出了新的好味道,論吃確實不得不服恩施人啊。
豆腐 豆皮 / 合渣 / 神豆腐
作為豆製品狂熱愛好者,我原以為豆腐這種東西早已被開發到窮盡了,沒想到恩施人還是有自己的巧思。
武漢的豆皮是在當地過早的必吃。在恩施其實也有豆皮,做法卻完全不同。
雖說兩者開始都是先把黃豆大米磨漿,但恩施豆皮卻不像武漢那種方方的造型帶餡兒的,而是用漏斗將米漿一圈圈滴漏在平鍋上,烙成如米粉一般粗細的條狀。這樣做出的豆皮既可以幹炒也能做成湯麵。反正配上高湯和各種臊子後,那叫一個香啊。
推薦店鋪:光頭炸醬麵、石磨手工豆皮
豆皮我覺得作為早餐正合適,而中午的話還是得吃“懶豆腐”。
“懶豆腐”又叫合渣,我猜叫這名字大概是因為它的做法簡單又百搭。合渣既不用過濾,不用壓榨,一般也不用點滷,只要把黃豆磨成漿後再和白菜泥混合在一起,接著加各樣的食材,邊煮邊攪拌,就能成為一道可口的下飯菜。
在恩施做合渣最有名的店就要數張關合渣了,它家是把合渣煮好後點滷變得稍幹,再加鮮湯配豬肉、仔雞、雞蛋等做成合渣火鍋。把煮到入味的合渣拌進飯裡,一起入口,米香、豆香和醬香便會在嘴巴里打架,就算再沒胃口,就著這一鍋也能幹完一碗飯。
而且在張關合渣店裡點一份合渣還會送各種小菜,幾十塊錢就能得到滿滿一桌,這份量兩個人吃我覺得都足夠了,我邊吃邊羨慕恩施人。
大豆做的豆腐大家都吃過,那樹葉做的神豆腐呢?到了夏季,恩施人就會用一種斑鳩柞這種植物的葉子做神豆腐。神豆腐的吃法很簡單,只需要用刀輕輕橫豎劃成方塊,再把一碗拌有蒜泥、辣椒和其它佐料的蘸水,淋在神豆腐上就好。
這樣做出的神豆腐有淡淡的植物香,口感滑溜,再配上香辣撲鼻的蘸水,在盛夏,讓人忍不住就想滋溜兩口。
玉米 苞谷粑粑 / 鮓廣椒
在恩施,苞谷指的就是玉米,而苞谷粑粑就是把玉米泡漲後再磨成漿糊,接著加白糖發酵和上灰面,最後拿粽葉包好蒸熟的一種小吃。
苞谷粑粑入口時,一股自然柔和的玉米香就在嘴中盪開。再細細一品,還能嚐到外層粽葉的清香。它的口感介於發糕和饅頭之間,沒饅頭那麼實,又不似發糕那麼溼軟,剛好處在我很喜歡的臨界點。
賣苞谷粑粑的多是流動小攤,想吃到多少有點隨緣。這些小攤一般都是把苞谷粑粑放進籃子裡再蓋上帕子保溫,所以買到苞谷粑粑後最好趕緊趁熱吃,涼了後的口感就差點意思了。
除了苞谷粑粑外,恩施人還腦洞大開地把玉米磨成粉,混入辣椒碎,加鹽後放入壇中發酵,這就是鮓(zhǎ,醃製發酵食物方法的意思)廣椒。
乍一聽有點黑暗的鮓廣椒用途可多了,簡直就是我等廚房殺手的作弊神器。它不僅可以加進各種菜裡一起炒,酸酸辣辣的口味,自然百搭不出錯。在恩施最經典的就是土家臘肉加鮓廣椒的組合。也可以把鮓廣椒用作蒸肉、扣肉的底料,這樣做出來的蒸肉不油膩,特別爽口。
燒餅
土家醬香餅在全國各地的存在感都很高,但告訴你一個冷知識,在土家族並沒有醬香餅。畢竟恩施這的燒餅早就內捲到不行,光種類都可以細分成:原味燒餅、椒鹽燒餅、肉燒餅、土家燒餅,新派土家燒餅,建始大餅……
而紅遍全國的醬香餅那只是簡化版的,醬料的味道類似,口感卻差了十八條街。只要來恩施吃過這的燒餅,一定會想世界上怎麼會有把燒餅都做得這麼好吃的地方啊!這次我主要和大家說說恩施最常見的土家燒餅和建始大餅的區別。
首先,土家燒餅就像披薩一樣,把醬料和餡料都灑在面上,而建始大餅則會把餡包進麵糰裡。
建始大餅
其次,土家燒餅是會起酥的,類似於手抓餅那種一層層的薄酥,一口咬下去的聲音是“咔滋”。而建始大餅更像縉雲燒餅一樣,皮就是很薄脆的一層,裡面則都是料,咬下去的聲音是乾脆的一聲“咔嚓!”。
土家燒餅
這兩種燒餅要我說還真的分不出哪個更好吃,因為我記得每個都香到我當時不可思議地瞪大了雙眼,那種驚喜感真的太妙了。
推薦店鋪:田燒餅、袁氏老燒餅、老建安燒餅
油香
油香,我覺得你可以理解成恩施版油墩子,但它的內餡可比一般只有白蘿蔔絲的油墩子豐富多了(不愧是我們恩施)。把土豆、香蔥、肉丁、雞蛋等拌上花椒、大蒜、辣椒,舀進大勺裡,再淋上面粉放進油鍋裡炸透,一個香噴噴的油香就做好了。
剛出爐的油香油亮亮的,比我想象中紮實很多,一口咬下去,先是焦脆的油炸表面帶來了最直接的愉悅,緊接著熱鬧的內餡落進嘴中,尤其是裡面肉丁還滲出了醬汁,融進麵粉裡後,那叫一個香,好吃到我都顧不上形象,吃得滿嘴都是油。
推薦店鋪:袁氏油香、眼鏡油香、廖家早點
土家餈粑
在恩施,餈粑是過去土家族拜年不可缺少的禮物,有句俗話還叫拜年拜年,粑粑上前。這裡的粑粑指的就是餈粑。
餈粑的做法很多,但我還是覺得放在烤火爐上烤的最香。只要烤到餈粑表皮微微隆起,差不多就熟了,再把餈粑對摺,往裡面灑進黃豆粉和紅糖就能吃了。剛做好的餈粑韌勁十足,像芝士一樣可以拉絲,入口軟綿香甜,滿嘴都是糯米的濃香。
推薦店鋪:土家手工餈粑、趙記臘味
土家臘肉
來恩施土家臘肉必須得嚐嚐。這臘肉得先醃製到肉充分入味以後再掛到炕房的橫樑上,用深山裡的柏樹枝煙燻上好些天。
洗淨切開後臘肉就是誘人的肉紅色。和鮓廣椒、蒜苗、山野菜啥的隨便一炒,肥潤的油脂便鑽進菜中,一入口瞬間脂香四溢!
推薦店鋪:趙記臘味、正宗張關合渣
社飯
在春天,恩施人有一樣必吃美食,那就是社飯。因為立春後的第五個戊日,是恩施土家人非常看重的祭祀節日——社日。為了祈福,恩施人都會在這天製作社飯。
社飯裡必不可少的是從田間地頭採摘新鮮的青蒿,一般選的都是嫩芽。這種春日限定的野菜先切成菜丁,再和臘肉、野蒜、糯米混在一起裝進蒸籠,最後用小火慢慢蒸熟,社飯也就做好了。來上這麼一碗鬆軟噴香的社飯,恩施人鮮活的春天才算真正開始。
推薦店鋪:黃家社飯、張家院子
利川根巴涼粉
利川根巴涼粉原料其實是蕨根,做法有些繁瑣。要把蕨根磨成粉末後加入泉水浸泡,充分攪動後再過濾,接著用清水多次沖洗,加水勾芡,讓蕨根粉透過漏瓢製成絲狀,再放進沸水煮熟,最後立馬撈出放入冷水中,才能得到了根粑涼粉的原材料。
有了這根粑涼粉還不算結束,酸水的調製也是很關鍵的一步。地道的利川做法是要用鹽、醋、花椒、蒜泥、辣椒、蔥白等十幾種原料與冷開水混合。
吸溜一口,涼粉一下子就滑進嘴裡,複雜的酸辣味瞬間刺激了味蕾,即使夏天再沒食慾也無法拒絕這樣一碗利川根巴涼粉(一般都是小攤子,就不推薦具體店鋪了)。
格格
格格其實我之前在萬州攻略裡有講過,它嚴格來說應該算是萬州的小吃,但恩施和萬州離得近,在恩施街頭也有不少賣格格的店,這次就簡單介紹下。
格格類似於迷你版的粉蒸肉,主要有羊肉、肥腸和排骨三種。一般格格里都會在蒸籠裡鋪上土豆打底,這樣大火一蒸後,肉香就會滲進底部的配菜裡,入味得很。
推薦店鋪:胡包面、沈格格萬州面
包面
包面的話,我在萬州也吃過。但我覺得恩施的包面還是有些不同的。
這裡用的是微黃色的薄鹼麵皮,相比於萬州的包面要厚些,調料也沒萬州那麼生猛,湯底更清澈透亮些,而且裡面的胡椒粉加得恰到好處,提亮了整個包面的味道。
過去,包面對於恩施人來說只是作為一種夜宵,在晚上才吃。現在倒不分時間了,街上的小店不少都有賣包面的。
推薦店鋪:胡包面、陳老二包面夜市
順便再安利下恩施市區的半閒咖啡。前不久學到了一個詞叫“咖壓”,可以理解成身處在一些裝修考究,格調拉滿的咖啡店冒出的那種侷促感。而這家咖啡店的“咖壓”為零,待著真的好舒服啊!在這能遇到不少躺平的年輕人,大家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天,可以像在家裡一樣癱在沙發上。
店裡的咖啡也很友好。像我這樣的小學雞口味不想喝太苦的咖啡,可以來杯旋轉咖啡或冰淇淋咖啡。尤其是旋轉咖啡很有意思,它把咖啡做成了冰球,再倒入牛奶,隨著冰球的融化,咖啡味道也會有不同的層次。
對啦,店裡還有隻一心擺爛,只想睡覺的小貓可以擼,肉乎乎的,很可愛。
恩施怎麼就這麼好看呢!
關於恩施怎麼玩,我覺得首先要對恩施的景點有個基本概念。和桂林一樣,恩施也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但恩施的地勢落差遠比桂林大,景色會更加壯麗磅礴,野性十足,天坑、地縫、溶洞、峰叢、暗河一個連一個。因此,恩施的山山水水就是最值得看的風景。
其實蕾蕾之前寫過一篇恩施的遊玩攻略,我這次就偷懶先概括下她的,再補充幾個景點。
鶴峰屏山峽谷
算是恩施第一個出圈的網紅景點。這兒峭壁聳立,溪流環繞,是照片與實物很相符的“實在”景點。
清江古河床
商業化氣息很淡,到處都是溪流山澗、青苔巨石的,景色非常野生。很適合徒步,難度不高(不使用者外基礎,只要堅持都能完成),風景極好。
鹿院坪
鹿院坪不能算是一個常規的景點吧,現在也不過是一個有十幾家人家的小村莊。這裡有大概500米的垂直落差,經常能偶遇一些谷澗瀑布的景色,有一種不經人工修飾過的自然美。
獅子關水上公路
恩施另一個相當出圈的景點。獅子關的水上公路是真的會“浮動”,表面是木材,下面裝置了大量浮筒。看起來脆弱,但小汽車也能安全透過。
恩施大峽谷
恩施大峽谷是恩施的名片,這裡就像一座露天的喀斯特地貌博物館,有天坑、地縫、絕壁、峰叢、巖柱群、溶洞、暗河等地質景觀 。
土司城
土司城雖然是仿古的建築,但都是按照以前恩施當地的土司規格制式建的,有土司樓、有城牆,是全國最大的一座土司文化建築了。
恩施地心谷
算是很有互動感的一個景點了,景區入口就是鄂西南最長最高的玻璃橋,在谷底還能體驗跳水、水上鞦韆、皮划艇和漂流,全程大概有6公里,好玩的都集中在路程的後半段,喜歡刺激的朋友絕對能玩到嗨。
這裡還有個懸崖玻璃酒店群,直接坐落於垂直高度356米的懸崖峭壁之上,三面環峽的視角,可以說是真•睡在雲端裡。
梭布埡石林
梭布埡石林被稱為世界第一奧陶紀石林,整個石林外形像一隻巨大的葫蘆,四周被翠屏環繞,在裡面行走時彷彿在迷宮裡一樣,來過後,只想感嘆大自然的神奇。
目前開放的有青龍寺、蓮花寨、磨子溝、九龍匯四大景區,其中蓮花寨的景色最精華,有各種鬼斧神工的自然奇觀。
伍家臺茶山
這裡離前面提到的獅子關水上公路很近,如果自駕的話,可以順帶一起玩。伍家臺茶葉在乾隆四十九年間可是得到乾隆皇帝賜匾“皇恩寵錫”。春季來這喝杯貢茶,看看茶山的景色也是愜意的。
至於行程的安排,在恩施想玩得全面且經典一點,至少需要4天才不會覺得太匆忙:
Day1:抵達恩施大峽谷鹿院坪 / 恩施地心谷
Day2:鹿院坪 / 恩施地心谷 女兒城
Day3:女兒城伍家臺獅子關鶴峰
Day4:鶴峰屏山大峽谷/梭布埡石林 返程
如果時間還有餘的話前面可以搭上重慶或武漢一起玩,這兩個城市到恩施都有高鐵很方便,最後回去直接從恩施飛走就好。
///
記得在恩施市區時總會路過恩施的風雨橋。每次經過,都能看到橋上不少人在那坐著聊天,橋下則有些爺叔在游泳,沒人是匆忙的。於是我也便在橋上望著清江發呆了好一會,陽光打在身上舒服到我都想閉眼了。我想即使除去恩施的美食和壯闊的景色,它能讓人心安理地慢下來,這也是值得一來的理由吧。
/交通攻略/
恩施本地就有機場,一般一、二線城市都有直達恩施的航線。重慶、武漢去恩施的高鐵也很方便。
/住宿攻略/
恩施市區,可以選擇武陵國際酒店,新、位置也不錯;恩施大峽谷裡基本上都是民宿,有家清山碧水度假酒店雖然沒住過,但評價不錯;鹿院坪裡的硫年民宿或玄鹿客棧算是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