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秋、國慶假期出遊高峰期到來,不少城市的酒店入住量猛增,價格也直線上漲。有資料顯示,國內酒店的預訂量同比去年增長了400%左右,價格普遍上漲2倍至3倍以上。這讓一些網友感嘆“住不起”。同時,另闢蹊徑尋找更實惠的住宿方式。
正如有媒體報道,近日,有不少網友在社交平臺上釋出“旅遊互換住房”等帖子,尋找與自己旅遊計劃相反的網友,以互換住房,節約開銷。由於價格親民,形式新穎,這種模式吸引了不少年輕網友。有網友稱,互換住房,還能交朋友,這個過程中能收穫很多快樂。
網友釋出的旅遊互換住房帖子。圖片來源:羊城晚報
當然,除了互換住房以外,此前也有網友在假期期間與其他網友互換家鄉特產,以彌補無法親自遊覽品嚐的遺憾。網友稱,互換特產既可以品嚐各地美食,還可以結識很多異地朋友,可謂是一舉兩得。還有人指出,這種共享模式以信任為基礎,以互利為目的,只要把握得當,完全可行。
網友釋出的互換特產帖子。圖片來源:中國消費者報
互換住房、互換特產這類社交模式確實受到了部分人的青睞。不過也要看到,這類模式雖然成本很低,且能讓網友們享受到更為真實的當地生活體驗,但其中的風險隱患也不少,比如陌生人住進家中,出現物品丟失、發生意外等情況,互換特產的對方並未回禮等,這些都是需要面對的現實問題,不得大意。
從法律上說,互換住房、互換特產這類社交模式面臨著哪些風險和隱患?先說互換住房,在重慶市大渡口區人民法院法官劉勳看來,其面臨的第一個隱患是安全問題。從目前看,互換住房一般不需要押金,也不需要簽署任何協議,而普通居民並不具備聯網公安機關查驗其他居民身份的能力,也不具備甄別身份證件真偽的能力,因此住戶也不是必須要登記身份資訊。在這種情況下,讓陌生人進入私人住宅,可能會誘發盜竊等刑事案件,給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帶來風險。
第二是個人隱私洩露的風險。雙方互相交換住處使用,意味著雙方將彼此的真實個人資訊包括姓名、電話、詳細住址、鑰匙密碼等都交給對方去掌握,對方能夠進入自己的私人住處進行住宿,對自己的房間佈局、私人物品等清楚知悉。如果對方隨意翻看交換者的私人物品,甚至拍照錄像上傳網路,無疑會侵犯交換者的隱私權。
第三是易引發民事糾紛。互換住房涉及財物損害等民事問題,如果沒有簽訂規範的書面合同,雙方可能會因為入住的時間、人數、水電、價格等產生糾紛。同時,私人住宅的生活設施可能不同於酒店賓館,也容易發生住戶無意損壞設施的情況,從而引發民事糾紛。
而對於互換特產而言,則可能出現產品質量問題和食品安全風險,如果因食用陌生人寄來的特產導致身體不適,可能還會發生民事糾紛。除此之外,由於互換特產需要向陌生人透露個人地址及聯絡方式,這也涉及個人資訊保護問題。而更值得警惕的是,部分不法分子打著“互換特產”的旗號強買強賣,甚至進行詐騙活動,使原本真心實意的互換活動變了味。
由此來說,看似很美好的互換住房、互換特產,實際上並非想象中這麼簡單。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對待這種現象呢?
河南省南召縣人民法院法官史洪舉認為,既要看到此類社交模式雙贏的社會效果,也要充分認識面臨的法律風險,不能一刀切地予以反對、禁止,要充分理解民生訴求,在如何有效防範各類法律風險上下功夫,同時探索建立符合此類社交模式的法律性操作規程。以互換住房為例,比如可以由網路平臺向互換雙方進行必要的風險提示。房主應認真核實住客的真實身份資訊,簽訂相應的書面協議,對雙方的責任和義務作進一步明確,盡到相應的安全保障義務。此外,如果遇到不誠信的交易行為,應該主動採取措施,保護自己的權益。
互換住房、互換特產這類社交模式從某種程度反映了當下公眾對普惠服務更加多元化的需求。應該看到,隨著當前旅遊業的迅猛發展,公眾旅遊出行的成本在不斷增加,這類社交模式也由此出現。雖然說其能夠互利互惠,且有助於促進各地的文化交融,充分展示家鄉特色,但其中的風險隱患絕不容忽視。對此,需要有關方面認真研判,如制定相關的規則,引導相關行為合法合規,儘可能地降低此類社交模式的風險,同時,引導相關行業的經營者規範經營,強化社會責任,不能眼裡只有利潤沒有消費者,要避免節日變“劫”日。如此,方能讓廣大消費者在此類社交模式中更加安全、更有保障。
最後,法報君提醒欲體驗互換住房、互換特產的網友,要對其保持理性謹慎,在憧憬並享受“詩和遠方”的同時,應確保自己的行為合法合規,並注重自我保護,避免出現不良後果和法律糾紛。
作者|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林楠特 常鴻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