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因位於太行山的西邊而得名,山西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有達到3000多年的歷史,被譽為“華夏文明搖籃”,素有“中華古代文明博物館”的稱號,總面積達到了15.67萬平方公里,山區面積佔了全省總面積的80%以上。
五臺縣處於山西省境內東北處,隸屬於山西省忻州市,五臺縣位置偏北,地勢又高,氣候寒冷,素有“華北小興安嶺”之稱。五臺山位於山西五臺縣東北部,又稱作清涼山,是我國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稱為“金五臺”,又因為無座山峰環抱而成,又稱為“五臺山”。
五臺山是中國唯一青廟和黃廟交相輝映的佛教道場,相傳是文殊菩薩的道場,最鼎盛時期是在唐代。根據《古清涼傳》的記載,整個五臺山寺廟達到了三百多所,現存寺廟47處。五臺山現如今的寺院有:顯通寺、菩薩頂、塔院寺、黛螺頂四個重要寺廟。
據說在唐朝,皇帝為了凸顯強大,每次都會帶很多使者前往五臺山進行避暑,祭拜上天,當時唐朝外交繁榮,許多不少來自印度、日本的使者就到過五臺山禮佛,也有許多外地的遊客會到五臺山來進行祭拜,在古時候,五臺山的名聲就已經享譽了國內外。
五臺山是佛教的第一聖地,從古至今一直受人追捧,許多人都會前往祭拜。據說天竺高僧來到五臺山,發現了釋迦牟尼佛所遺留的足跡,又因為山勢與印度的靈鷲山相似,而文殊菩薩也在此顯現,所以在此處建立了寺廟,起名為靈鷲寺。
五臺山的顯通寺寺五臺山的第一大寺廟,菩薩頂是五臺山規模最大的黃教寺院,據說是文殊居住的地方,塔院寺是大華嚴寺的塔院,因大白塔而得名,黛螺頂被稱為“小朝臺”。這四個五臺山的著名景點,都有著不一樣的故事,他們都象徵了五臺山的文化歷史。
中國第一大佛教名山:一度受人追捧,如今香火更加旺盛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676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