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重遊蓬萊閣
屈指算來,離首次登臨蓬萊閣已40個年頭。那是八十年代, 20歲出頭的我,正值風華正茂,青蔥模樣,在煙臺財政學校上學,放假期間,回長島老家,路過蓬萊,有幸登上蓬萊閣。
那時的蓬萊閣,遠沒有現在這麼多的附屬建築,沿途是一大片開闊地,綠草萋萋,能看到閣外的海岸。從汽車站下車,沿著水泥路面一直往北,要走好幾公里的路程才能到達。道路兩邊是一排排掛著招牌的門面,門前的彩旗迎風招展,大部分是賣旅遊紀念品或開飯店的。旅遊的客人倒是不少,天南海北,操各種口音的都有。
在售票廳買上票,直接攀登到閣頂參觀,還去了田橫山,參觀了海闊天空閣,玩了一些遊樂專案。那時的我,根本不懂蓬萊閣的歷史,充其量是來看熱鬧的,只是粗略地瀏覽了下,根本沒留下什麼印象,更無法領略仙閣文化的底蘊,還有山海文化的厚重。
如今四十年過去了,這一切將重新翻篇。今年的重陽節後,我加入了蓬萊文聯組織的蓬萊閣文創團。我是團中唯一的長島人,長島也稱廟島群島,是八仙過海的發源地。遊蓬萊閣,聽導遊講海市蜃樓,講八仙故事,感覺作為長島人,也沾了一點仙氣,那是相當有面。
蓬萊歷史文化積澱深厚,源遠流長,自遠古就有人類聚居,僅從秦皇漢武來此尋訪蓬萊神山仙藥算起,至今已歷兩千多個春秋。千百年來,一代一代的蓬萊人在創造物質文明的同時,也創造了燦爛的蓬萊文化。
蓬萊文化之所以能獨樹一幟,是因為蓬萊的“天人合一”。蓬萊不僅有依山傍海、地肥水美、氣候宜人等得天獨厚地理位置,還有歷史悠久、內涵豐富的人文優勢。誠如一代文豪蘇軾所言,此地為“山海名邦”,“俗習齊魯之厚,跡皆秦漢之陳”。“五日太守”蘇東坡筆走華章,盛讚蓬萊山海,翰墨流傳,和者日眾,更使蓬萊名聞天下。
蓬萊二字起源於先秦時期虛無縹緲的神仙文化,從秦始皇東巡求藥到漢武御駕訪仙,從白居易“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到“蘇東坡“東方雲海空復空,群仙出沒空明中”,加之傳說中的“八仙過海”與現實中的海市蜃樓,惟妙惟肖地描繪出一個令人嚮往的“人間仙境”。
蓬萊閣,就是蓬萊的代名詞,它坐落在蓬萊城北面的丹崖山上,始建於北宋嘉佑六年(公元1061年),因“八仙過海”傳說和“海市蜃樓”奇觀而聞名四海。它自古就充滿了神秘色彩,是傳說中道教的神仙居住地,而蓬萊、瀛洲、方丈,也被稱為海中的“三座神山”
給我們講解的這位導遊,是蓬萊閣方面推薦的金牌導遊。她侃侃而談,帶領我們一路把蓬萊閣的建築、歷史、人文等,如數家珍般娓娓道來,並重點介紹了蓬萊閣的“鎮閣之寶”,蘇軾的《海市詩》和《書吳道子畫後》,這是被刻在一塊橫石的兩面,故又被稱為臥碑。
蘇軾的《海市詩》和吳道子畫跋的書法骨氣洞達,一氣呵成,頗有“端莊雜流麗,剛健含婀娜”的神韻,是他書法中的精品,而這塊刻石八百年來飽經磨難,劫後餘生,十分珍貴。
蓬萊閣是“中國古代四大名樓”之一,與湖南嶽陽樓、江西滕王閣、湖北黃鶴樓齊名。它的建築面積3萬多平米,整個建築以高閣為主,從山巔到山腳分中東西三個院落,上中下三個層次,依山構成。主要有蓬萊閣、三清殿、呂祖殿、天后宮、彌陀寺等六組建築組成。100多間樓閣殿宇,參差錯落,分佈合理。
“蓬萊閣”三個大字是清朝大書法家鐵保所書。實際上蓬萊閣是隻有2層的建築,規模上遠遠比不上岳陽樓、滕王閣、黃鶴樓,但是名氣不是層數決定的。蓬萊閣裡是精美的“八仙過海”壁畫,畫裡的呂洞賓、張果老、鐵柺李、漢鍾離、曹國舅、何仙姑、藍采和、韓湘子在裡面開會,神聊什麼,天機不可洩露!
夏秋時節,登上蓬萊閣,臨閣而立,憑欄沐風,飄浮著座座盆景似的島礁,橫亙在碧波之上,正是“大竹盈盈橫匹練,小竹湛湛浮明珠。”“沙門小島更奇絕,浮屠倒影凌空虛。遠方的天、地、雲、海、島、礁、城、閣,一覽無餘,無處不是景,無處不精彩。正可謂“天海相連無盡處,澄明碧透少雲絲,
放眼於蒼茫的天海間,黃渤二海在此交匯,東西方浪潮角色互換。黃的東海,藍的渤海,涇渭分明,相向而行,可體驗一腳踏兩海的功夫。自有記載以來,從沒聽說過兩海互相侵犯的事情,他們朝夕相處,潮汐相對共生,構築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這片海域不僅是人們捕撈、養殖、觀光的寶地,同時也是風、雨、雲、霧的表演場,時不時上演平流霧、海滋、海市等海上奇觀。
據不完全統計,自有記載以來,此地共出現海滋、海市奇觀達數百次。就在我們登閣的當日早晨,蓬萊閣下的海面上就出現了海滋景觀,這是冥冥中的巧合,還是為歡迎我們到來而上演的戲碼?據導遊介紹,海滋的出現一般是在春秋季,刮一二級的微風,天氣晴朗的氣候條件下才能形成。
而海市蜃樓的形成要苛刻得多,要經過風、光、霧折射等諸多因素作用才可形成,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我國著名散文大家,蓬萊籍的楊朔先生《海市》這篇耳熟能詳的文章,對海市蜃樓有很精彩的描敘:
“只見海天相連處,原先的島嶼一時不知都藏到哪兒去了,海上劈面立起一片從來沒見過的山巒,黑蒼蒼的,像水墨畫一樣。滿山都是古松古柏;松柏稀疏的地方,隱隱露出一帶漁村。山巒時時變化著,一會山頭上幻出一座寶塔,一會山窪裡又現出一座城市,市上游動著許多黑點,影影綽綽的,極像是來來往往的人馬車輛。又過一會兒,山巒城市慢慢消下去,越來越淡,轉眼間,天清海碧,什麼都不見了,原先的島嶼又在海上重現出來”。
海市通常在春夏之交出現,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報道,2005年5月23日16時50分至19時,蓬萊東北海面長島方向,再次出現海市蜃樓奇觀,只見海面半天空赫然出現樓宇、山巒、街道,連山頂上一排排風機,也看得很清楚,令人歎為觀止,歷時之久也為五十年來所罕見。
八仙已然過海去,空留仙境在人間。聽導遊介紹,呂祖殿供奉的是八仙中的“呂洞賓”,人如其名。相傳是夫妻倆志同道合,歸隱在山洞裡,靠開荒種地為生。雖然生活艱難,但二人相敬如賓,共同養育了四個娃,並尊重他們的意願,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充分顯示了道教文化的人性化。
歷史中的八仙有諸多版本,但現實生活中裡是確有真實原型的,並不是小說故事的演繹。
北宋開國第三年起,沙門島(今廟島群島)便被設為朝廷囚禁要犯的地方,凡軍人犯了法,都要發配到沙門島。
如此年復一年,島上犯人越來越多。而朝廷每年只撥給全島三百人的口糧,所以糧食越來越不夠吃。無奈之下,沙門島看守頭目李慶便想了個狠毒的辦法,當犯人超過三百時,就會挑選那些老弱病殘,綁住手腳,一併扔進海里淹死。
如此被殺害的罪犯,兩年內就達七百多人。為了活命,犯人們經常跳海試圖逃跑,但絕大部分都被激流吞沒。
一次,有十多名囚犯得到將要臨到他們的訊息,便鼓起勇氣,偷偷避開看守。有的抱著葫蘆,有的抱著木頭等,總之具有一定浮性的工具跳入海中,往蓬萊方向拼命游去。
從沙門島到蓬萊約十五公里之遙,途中有幾名犯人因體力不支而淹死海中。只剩下八名武藝高強、體格健壯的,憑著一定要活下去的堅定信念,終於游到了蓬萊。這八位倖存者,在丹崖山下的獅子洞內躲了起來。
第二天,漁民發現了他們,當聞知八人是從沙門島游過來的,無不驚奇萬分,嘆為“神人”。此事隨後便在民間傳開,並且以訛化訛,越傳越神,逐漸演變成今天“八仙過海”的故事。
當然了,這種原型的八仙故事,即便確有其事,也不適宜大張旗鼓宣傳,這畢竟不是正能量的東西。針對這些傳說,要去其糟粕,取其精華。使神話故事服務於人民大眾,服務於愛國主義教育,有益於弘揚傳統文化和歷史的傳承。這是我2021年隨同莊志亮老師組織的登州歷史博物館文創團,從給我們擔任解說的張館長口中瞭解到的這些道理。
說實在的,我是海島人,可以說熟識水性,要是在夏季遊個三五千米的,不在話下,可要是在海里長途跋涉,那肯定是不行的。
但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張健就創造了人間奇蹟。2000年8月8日-10日,游泳健將張健橫渡渤海海峽,有許多記者隨船報道了橫渡的過程。當然了,張健畢竟是人不是神,橫渡過程是需要萬全準備的:首先要避開秋風海浪,再是必須有充足的後勤保障,包括跟進的船隻,以及專業的救援力量等。
他從遼寧省大連市旅順口區老鐵山鎮陳岬角下海,到山東省蓬萊市蓬萊閣東海灘上岸,海域直線距離109公里,實際遊程123.58公里,是當年八仙原型遊程的近10倍,即便八仙在世是否也會汗顏,這是不是新時代的“八仙”再現呢?
從秦始皇東巡求藥到漢武御駕訪仙,還有徐福帶800童男童女東渡日本尋求仙藥。古代的帝王不外乎是追求長生不老,使他們能夠多享受奢侈淫逸的生活。可現實足夠打臉,不但沒達到他們想要的結果,而且許多方士,包括帝王,都因為煉丹中毒而亡。
從這些反面教材,可以得出一些教訓:要摒棄不切實際的想法,不能有過度的追求,畢竟慾壑難填。要腳踏實地,一步一步來實現自己的理想和願望,這是有現實意義的。還有這些神仙文化,雖然能豐富我們的文化食糧和精神視野,也是百花齊放的一朵小花,但不可過度渲染,視角不能只盯住虛幻的東西,而是要化虛為實,豐富人們的精神境界。
在遊覽的閣殿亭中,我更在意與長島有關的內容,畢竟關注身邊的歷史和文化是人的天性。天后宮的媽祖像,就吸引了我的目光,聽導遊介紹,福建湄洲島人林默,因出生直到滿月不哭不笑,被父親起了“默”字。因她從小水性極好,在海上救了好多人,28歲被船上斷裂的桅杆擊中頭部,落水身亡,人行善事,死後為神,當地人為她專門立廟,世代供奉。
媽祖在北方被稱作天后。天后宮主祀女性海神林默。每年的大年初一、十五、十六廟會等吉日,附近的漁民必來天后宮敬奉香火,祈求風調雨順、歲歲平安。我還看到天后宮正殿裡一棵1200年高齡,歷盡滄桑,浴火重生的唐槐,即便空心也能生長,至今依鬱郁蒼蒼,充分說明其生命力之頑強,與媽祖信仰一樣世代共存。
由此聯想到,今年恰逢媽祖娘娘落座廟島900週年,這是不是神助呢?廟島始建於宋徽宗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宗禎元年,崇禎皇帝御賜廟額”,經元、明、清幾朝皇帝冊封,一度被稱為"天下第一娘娘廟"而名揚於世,廟島也因此在長山列島中獨領風騷,成為南北島嶼之間文化交流的中心,故長山列島亦稱廟島群島。
廟島距長島2.5海里,佔地90畝。長島漁民祖祖輩輩敬將廟島稱為“海神娘娘”廟。廟島顯應宮大殿是全廟最大的建築,為硬山式結構殿內,媽祖坐像居正中神龕龍墩上。2002年10月,臺灣信眾護送一黑臉媽祖在顯應宮落戶。這裡常年香火不斷,每年的元宵節和娘娘生日,顯應宮便有萬餘人朝拜。
之所以我會拿蓬萊和長島相較,是因為二者空間相連,山海隔斷。講蓬萊閣神仙故事,離不開長島這個原型。蓬萊和長島一衣帶水,唇齒相依,長島的水、電,居民吃的肉、菜、蛋禽,大部分需要從島外運輸,兩者之間的唯一通道,就是通航的客船。
蓬萊古稱“人間仙境”,長島世稱“海上仙山”,這兩個神仙組合,歷史上曾經多次分分合合。2020年6月5日,撤銷蓬萊市、長島縣,合併設立煙臺市蓬萊區,這兩個兄弟縣市最終又走到了一起。
一上午的採風活動,在文友們咔嚓、咔嚓的拍照中定格。歲歲重陽,今又重陽,重遊蓬萊閣,除了增加歷史的積澱,更昇華了對祖國傳統文化的熱愛,還有時不我待的迫切感!
(部分照片來自長島釋出)
2022.10.10于山東福山
作者簡介:吳剛(露珠), 出生於1964年,山東長島人,中共黨員,現從事稅收工作,愛好文學,擅長古詩及現代詩。現為中國詩歌學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煙臺作家協會會員,煙臺散文學會編委,青年文學家雜誌社理事。2008開始,共創作了900餘篇作品(其中詩歌600餘首)。先後在《青年文學家》雜誌《南方詩刊》《煙臺日報》《煙臺散文》《中國現代詩刊》及系統內、融媒體,發表詩歌、散文等作品100餘篇。
追求:快樂愜意生活,提高創作水平。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尋微信小程式“齊魯壹點”,全省600位記者線上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