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茲中國
寶雞出土青銅器與金文精華
-展演時間-
2020年8月14日開幕
-展演地點-
地點:中國國家博物館北8展廳
作為中國人,“中國”二字始終是我們心底最深的情結。
那麼,這個如今在960萬平方公里土地上司空見慣的詞,最早出現是在什麼時候呢?這個展覽會告訴你答案。
展覽簡介
本次展覽精選青銅器文物140餘件,系統展示寶雞及其周邊地區出土青銅器銘文中的藝術、故事和智慧,其中包括一批極具代表性的文物精品。
陝西是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重要發祥地之一,寶雞是著名的“青銅器之鄉”,出土了大量有代表性的重要青銅器。
中國國家博物館聯合陝西省文物局、寶雞市人民政府共同舉辦“宅茲中國——寶雞出土青銅器與金文精華”展,就是要系統展示青銅器與金文豐富深厚的文化內涵,彰顯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獨特魅力。
展覽大綱
展覽遴選寶雞及其周邊地區出土的青銅器精品143件,其時代涵蓋商周秦漢等中國青銅時代的主要時期。
參展展品均具有非常顯著的代表性,多數展品的等級高、品質好。所有文物中,一級品65件、二級品62件、三級品11件。
第一單元 吉金文字
交相輝映——金文的藝術
吉金文字從商代早中期就已經開始萌生,其後日益繁複、豐富,至秦漢時期仍然廣為流行。在這一千五百年左右的時間內,金文因時而異,因世而異,因地而異,漸次譜寫出早期中華文明的異彩華章。它們既生動反映了中國文字造型和藝術的早期發展歷程,也深刻承載著中國上古社會形態的演變軌跡。
第二單元 鴻功令德
銘傳萬世——金文中的故事
商周秦漢時期,祭祀、宴享等禮儀活動是貴族社會生活中最重要的內容之一。青銅禮器則是參與、見證此類活動最核心的物質文化遺存,承載著政治、等級、禮儀、文化、信仰、審美等多方面的精神內涵。製作青銅禮器時,作器者往往將自己的宗族背景、社會活動、功名利祿、家族榮耀等內容鑄刻於器表,銘以記之,傳之後世。
第三單元 天人之際
智慧存焉——金文中的智慧
從永珍滋生的自然天文,到紛繁蕪雜的社會人文,上古時期的先民們對於天人之際的許多問題都已作出自己思索,得出了自己的答案,並且在天道與人道之間建立了特殊的紐帶。青銅器作為祭祀、宴享的禮儀之器,某種意義上堪稱溝通人與自然的神器,其表面鑄刻的金文則充分體現了作器者對於成就功名、光耀祖先、萬年永寶的躊躇滿志與熱誠企盼。
文物細節
青銅是銅與其他金屬的合金,因器物表面氧化而生成的銅鏽多呈青綠色而得名,又稱吉金,是我國商周時期最具代表性的物質遺存。
因埋藏環境有“水坑”“旱坑”“生坑”等不同,青銅器能結出許多顏色的銅鏽。這些銅鏽不但無損於它們原來的威嚴,反而更增添了滄桑的美感。
何尊
西周早期
1963年陝西寶雞縣賈村鎮出土
寶雞青銅器博物院藏
何尊是西周早期成王時的青銅器,其內底鑄銘文12行122字,記載了成王在其親政五年時,於新建成的東都洛邑對其下屬“宗小子”的訓誥,其中提到周武王在世時決定遷都於洛邑,即“宅茲中國”,與《尚書》中的《洛誥》《召誥》等文獻記載可相互證,起到了證實補史的作用,為西周歷史的研究和青銅器的斷代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銘文中“宅茲中國”,是目前所知“中國”一詞的最早出現。“中國”在這裡的含義,是指西周王朝的成周地區,即“天下”的中心——伊河、洛河流域以洛邑為中心的中原地區 。
結語
透過本次展覽,能切身感受到中國古代青銅器鑄造工藝的精美絕倫,深入瞭解青銅器與金文文化的博大精深,深刻感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精華和道德精髓,進一步堅定文化自信,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匯聚磅礴力量。
展覽資訊
展覽時間:2020年8月14日~待定
開放時間:中國國家博物館開放時間為9:00-17:00,16:00停止入館。週一閉館(節假日除外),夜間場次暫時取消。
預約入館:每日限流3000人,額滿為止,採取全員線上限量預約(http://ticketwx.chnmuseum.cn/yuyue/index),當日16時前可預約7日內參觀,不接受團體預約和現場預約。
限量預約開放期間,觀眾入館須配合進行身份證核錄、出示本人實時健康碼、接受健康監測,未見異常後方可入館。
限量預約開放期間,暫停人工講解服務,觀眾須全程正確佩戴口罩,文明有序觀展。
出品:人民日報社《民生週刊》文旅事業部
總編輯助理/文旅事業部主任:郭拴敏
編輯:宋盈瑩
責任編輯:李雪
宣告 :人民旅遊致力於智慧財產權保護,尊重權利人的版權,部分圖片來自網際網路,我們無法核實其出處,難以取得權利人的許可,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絡,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或溝通許可事宜。
聯絡電話:010-65363014
【來源:人民旅遊】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