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14日,正陽門箭樓,遠處的永定門城樓清晰可見。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
北起鼓樓、鐘樓,南至永定門,全長7.8公里的北京中軸線,曾被建築大師梁思成比喻為一幅畫卷。“北京獨有的壯美秩序就由這條中軸的建立而產生”。
北京市從2011年啟動中軸線申遺工作。過去五年,中軸線申遺進入快車道。
2013年1月29日,鼓樓旁邊的鐘樓灣衚衕甲90號北,正在拆除。李飛 攝
以中軸線申遺保護為牽引,相繼啟動百餘項文物修繕工程,帶動大批重點文物、歷史建築騰退,強化文物保護和周邊環境整治。
近年來,已完成鐘樓及鍾架、鼓樓擎簷柱,景山興慶閣,太廟享殿東、西配殿和寢殿東西配殿、世廟北牆,社稷壇中山堂、宰牲亭、壇牆和壇門,正陽門箭樓等文物古建的修繕工程。
2013年12月27日“,北京市少年宮”摘牌,標誌著壽皇殿古建築群移交景山公園。經過4年規劃修繕布展,該處於2018年底對外開放。新京報記者 薛珺 攝
2018年年底,經過4年修繕,景山公園壽皇殿建築群再次向公眾開放。作為中軸線上第二大建築群,也是景山古建築的核心區域,壽皇殿的開放,使景山公園完整地展現在公眾面前。
據介紹,壽皇殿修繕過程中,除了研究文獻資料、圖紙、圖檔,一批20世紀初的老照片成了重要參考,修繕人員詳細比對每一張照片和歷史資料,盡力還原,做到每處修繕都有據可循。比如殿外月臺地面的鋪磚,根據歷史照片顯示,是用二城樣磚,按城磚陡板斜墁的方式鋪裝,修繕中遵循此法,實現了“磨磚對縫”嚴絲合縫。
2021年10月14日,正陽門箭樓,工人在鋪磚。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
2021年10月14日,正陽門箭樓,工人在對地面磚縫進行“勾縫”。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
作為中軸線上的重要遺產點,2020年10月,正陽門箭樓修繕啟動,物件包括箭樓城臺、浮雕、窗眉、室內木構件油飾、屋面等。修繕中,每一處都堅持原材料、原形制、原工藝、原做法,最大限度保留歷史資訊。
2021年4月28日,慶雲寺,2021年“大都工匠”文物古建修繕技能技藝大賽決賽現場,獲勝工人拿到獎狀和獎牌。 新京報記者 王嘉寧 攝
目前,正陽門箭樓已完成古建修繕任務,正在進行安防、消防、供暖及電力改造等配套服務設施與安全系統提升,預計最快2022年年底向公眾開放。
北京中軸線遺產保護中心主任關戰修向記者介紹,正陽門城樓的修繕也將啟動。“城樓牌匾周圍的油漆彩畫,和歷史上資訊不太一樣,此前專家也進行過多次討論,這次修繕準備把它修改過來。”
2021年10月14日,正陽門箭樓,工人在給內部的柱子上漆。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
今年年初,太廟、先農壇、先蠶壇等文物古建修繕方案獲得文物部門批覆,將進行區域性修繕和保護。
北京市文物局黨組書記、局長陳名傑表示,目前,北京中軸線申遺文字已經正式報到國家文物局,正在接受國內外專家的評審。未來,中軸線會更多地融入市民的生活。北京市將利用完成修繕的鐘鼓樓、正陽門、永定門以及騰退後的先農壇等,不斷改善周邊環境,逐步創造條件向公眾開放。
記者 薛珺 浦峰 王嘉寧 展聖潔
編輯 劉晶 張湘涓
校對 楊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