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京杭大運河最末端的石拱橋,康熙、乾隆常來看它~

由 許愛花 釋出於 休閒


拱宸橋,為古代南北運輸幹線之京杭大運河末端的最後一座石拱橋,三墩聯拱呈駝峰形的橋身,成為古運河終點的象徵。此橋為三孔石橋,長92.10米,中孔橫跨16.5米,橋寬5.9米。

古代,大型帆船能順利透過中孔,為江南大運河碩果僅存的二座古橋(另一座為塘棲通濟橋)之一,被史學家譽為“平原航道橋樑的典範”。


此橋初建於明崇禎四年(1631),清光緒十一年(1888)重建,幾度興廢,依然巍峨高大,氣魄雄偉,成為杭州北郊的重要標誌。“拱宸”之意,漢語中“拱”字為“拱手作禮”,(古人雙手相合向對方表示敬意);“宸”為帝王居住之所。

清代的康熙、乾隆二帝南巡,龍舟順京杭運河到達杭州地面,此橋呈拱形高築於京杭運河之上,迎面而立,象徵著臣民對君王的拱迎與敬意,橋邊築有“接官亭”,大船就在此靠岸,人稱“拱埠”,為西湖旅遊迎送商客之所,也是漕運(江南糧、布、絲、茶、鹽等物產裝卸)的碼頭。


拱宸橋背靠城區,朝北對著杭嘉湖平原,車馬輻輳,商貿繁榮,向有杭城北大門之稱。拱宸橋處於素有魚米之鄉稱譽的江南水鄉,河網密佈,直視千里沃野,周邊地方盛產稻米,也是傳統棉產區。


橋身兩側有四幅楹聯,可惜年代久遠,痕跡極為模糊,只能認出“離武林門十里”等數字,楹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被人用水泥封住的。橋上的“吳王靠”,用石塊鑿成,市民大多喜歡在橋上納涼休息,年久歲長,早已磨得精光鋥亮。舊時,貫通南北的大運河到達“拱埠”,也就到達了終點。大批南北貨物就在這裡轉運,從拱宸橋到武林門一線,車水馬龍,商鋪客棧連成一線,湖墅向有“十里長街”之稱。米市巷的米市;賣魚橋的魚市;倉基巷的糧庫等等,杭嘉湖的農副產品大多也在這裡集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