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小編嘔心瀝血而作,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文章即將“起航”,希望這次“旅行”能夠給您帶來一點快樂!
青松向為生命力旺盛之標誌;岩石則象徵意志堅定。所以中國傳統文化,無論詩文、書畫,多以松石為題表現堅貞高潔。上世紀60年代出版的名著《紅巖》,以其塑造的英雄形象及傳達的浩然正氣曾影響了幾代人。特別是它的封面,紅色背景,一崖突起,青松挺立,永遠定格在讀者的心中。許多年來我一直感嘆這藝術的創造力。但是,當六年前我在山西霍山腳下見到這塊紅色的岩石和石上的青松時,竟驚得合不上嘴。同行的人也都禁不住大喊:原來紅巖松在這裡!
這棵樹與小說《紅巖》的封面如出一模,幾無兩異。在當地也一直被稱為紅巖松。松下無一抔黃土,樹根就直接紮在懸崖的石縫裡。崖高百丈,通體透紅,如鐵鏽,如古銅。這是一處進山的路口,群峰讓路為壑,水流奔騰成谷,經年的沖刷洗磨竟在谷口切割出這樣一座孤峰絕壁,壁上長松。我們在崖下仰望,白雲來去,一柱接天,勁松凌空。待爬到半山,才發現這座紅色巖崖三面皆空,只留了一條窄窄的石壁與身後的群峰相連,孤巖青松,如天王託塔鎮守著霍山之門。四面雜樹環合,山風呼嘯。我們小心地沿著壁上的小路,擺渡到紅巖之頂,頂不平,錯石斜出,如船頭昂起,僅可容數人。身後萬山如海,綠波滾滾,雲霧蒸騰。松立船頭,枝穗招展,如巨帆,如大纛,破浪前行。是時夕陽晚照,清風入袖,以手撫松頓生獨立天地、視接千載之豪情。
霍山,古人封之為鎮山。鎮者,鎮守、統領、彈壓之意也。當年大禹治水之後莽荒初定,洪流甫退,遍野狼藉,逐封山為鎮,以定天下。據《禹貢》注,霍山時為冀州之鎮。歷代沿革,皇帝祭東、西、南、北、中五鎮之山,霍山為中鎮。明朱元璋稱帝后,又統一欽定五嶽、五鎮之神共享祭祀。現在這塊聖旨碑還立於霍山之門。想來無論是從政治還是地理角度,茫茫大地,江河橫溢,烽煙滾滾,唯有以名山為鎮,方顯出治者的權威,而霍山獨享五鎮之中。
霍山又名太嶽山。山西多山,為一南北狹長地形。東有太行,西有呂梁,如兩道閃電倏然南下,相遇為峰,是為太嶽。這三道屏障圍成三晉大好河山,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不知演出了多少威武雄壯的活劇。往遠處說,最著名的當數李世民從太原起兵問鼎長安。行至霍州,久雨糧盡,李淵決定退軍。李世民大呼:“今兵以義舉,進則必克,退則必散。眾散於前,敵乘於後死亡須臾而至。”李淵父子整軍再戰,大破隋軍,西渡黃河,奠定大唐。史稱霍邑之戰。至今晉祠還存有他手書的《記功銘》碑。
從近處看,抗日戰爭中太嶽山左挽呂梁、右挽太行,巍然抗敵,也是立了大功。1936年,紅軍東渡黃河過太嶽,1937年8月八路軍又在山西建立指揮部,建立抗日根據地。毛澤東運籌帷幄於延安,朱德、彭德懷立馬太行,陳賡將軍則帶領子弟兵神出鬼沒,與敵鏖戰於太嶽。山西是全國八年敵後抗戰的戰略支點與敵後抗日的主戰場。八年間,我軍民的熱血灑遍河川,浸透了黃土,染紅了山崖。就是這次來探訪紅巖松,我們也不忘先去拜謁了山上的烈士墓。這紅巖處眾山腳下,正當大谷之口,為萬川匯注之地,其鮮紅的顏色正是烈士的鮮血經千滲百濾後凝染在石上;而守霍山之門的巖上青松,被歷史的穿堂風,塑造出虯勁的腰身,風雨寫就了它滿臉的滄桑,洗淨了每一根松針。
好一個霍山,好一方紅巖,好一株紅巖上的青松,自大禹治水,到抗日大功告成,不愧為歷史煙雨中的航標,蒼茫大地上的定海神針。
自從第一次見到紅巖松,我就想探究它與小說《紅巖》的關係。當地人堅信那書的封面就是參照了這株紅巖古松。我回京後即到出版社去打聽,但時日太久,已找不到原書的設計檔案。之後又輾轉託問多人,還是杳無音訊。但這毫不影響紅巖松在我心中的魅力,又兩次專門帶京城的朋友去登山拜松,又託林業醫生為它體檢治病。我明白,凡天地間的感人之物,總是有一定的道理,何必去追問是人力所為還是渾然天成?
六年後終於寫下了這一段文字。
(選自《新湘評論》)
歡迎轉發點贊
轉載請聯絡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