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作為著名的僑鄉
保留眾多擁有百年曆史的珍貴遺產
古街老巷一牆一瓦
都訴說著舊日時光
新春伊始,集美區開啟了眾多不可移動文物的保護修繕工作,幫助老建築“煥新顏”“獲新生”。
一起到古城牆修繕現場看看
集美后溪村城內社
▼點選影片檢視精彩內容▼
斑駁的石牆,蜿蜒盤踞的古榕樹,在集美后溪村城內社,一座有著三百多年曆史的城門威嚴佇立。村民介紹,這座城門始建於1662年,當年清朝政府採取“禁海遷界”政策,將居住後溪一代的沿海村民往內陸後撤,並在這裡建城,原建有東西南北四個城門及城牆,如今只剩下北面這座攀有榕樹的“拱辰門”留存。
集美區閩南文化研究會會員 王堅峰:
它是目前廈門儲存最完整的一個古城門,1984年被廈門市人民政府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現場,修繕施工方人員正在清理城牆勾縫處的樹根雜草,由於榕樹已在城門石牆上生長了上百年,絕大部分根系已嵌入牆體之中,導致城牆部分石塊鬆動、脫落,對城內城遺址的建築結構造成破壞。此次修繕工作的重點就是,在兼顧保護古樹和城門的基礎上,對城門建築進行保護性修繕。
溪城內城遺址文物修繕施工方負責人 晏雪飛:
我們在保護過程當中,對一些條石先給它編號,再拆卸下來,然後重新歸位,對牆體的一些勾縫採用殼灰,就是用原來的材料重新加固。
接下來,修繕單位還將對城門後方的宮廟進行保護修繕。由於歷經百年風雨,宮廟牆體已產生傾斜,施工方將對傾斜牆體進行糾偏加固並復原宮廟內部的彩繪圖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