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博物識珍|融水苗族的民族植物文化

由 無英 釋出於 休閒

包粽子一直是我們端午的傳統,各民族包粽子的材料也是五花八門,有箬葉,有芭蕉葉,有蘆葦等等……讓我們見識到大自然不同植物的妙用。今天,小編將帶領大家瞭解走進融水苗族,瞭解當地的民族植物文化

廣西苗族主要居住在融水、隆林、三江和龍勝4個自治縣,人口約有 47.55 萬(2010 年),他們自稱為“木”“蒙”“達吉”。 [1]自宋代以來,苗族先民就陸續從今天的湖南、貴州等地遷入廣西,直至清代晚期,最終形成了今天廣西苗族的“大分散、小聚居”格局。 [2]

融水苗族自治縣處於雲貴高原東南緣,恰好處在我國階梯地勢第二級與第三級的過渡地帶,地貌多以山地為主,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稱。 [3]這樣人地關係緊張的地形影響著當地居民的生產生活,塑造了在地族群處於既要服從自然,又要改造自然的文化創造過程當中。廣西民族博物館“1 10”工程的融水安太苗族生態博物館保護區便處在這片層巒疊嶂的山區中部,植被以常綠闊葉林、針葉混交林為主,氣候溼潤,植物物種豐富。據調查統計,該地區的高等植物有1702種,隸屬於207科736屬,其中蕨類植物有42科82屬180種,裸子植物有7科14屬22種,被子植物有158科640屬1500種。 [4]豐富的植物資源養育了世代生活於此的苗族人民,同時苗族人民也在漫長的生產生活中積累了認知植物、利用植物的地方性傳統知識,創造出獨具特色的建築、別具風味的食物、別出心裁的裝飾、除病保健的藥材等地方性文化,形成了苗族獨特文化的外在標識 之一。[5]

一、建築用材及文化創造

吊腳樓。當地的苗族多居住在半山腰,為了適應特殊的地勢,他們創造了幹欄式民居建築,俗稱“吊腳樓”。吊腳樓的建築用材極為考究,一般使用材質堅實、紋理通直、耐腐蝕的杉木作為房屋的支架。全屋為杉木結構,不用一顆鐵釘,全靠榫卯銜接,房子通高約10米,進深10米,寬6~14米不等。從結構和功能上看,吊腳樓可分為上、中、下三層,底層較矮,以人能出入不須彎腰為宜,主要用來圈養牲畜和堆放農具等;二層為居住層,房間方位以靠近火塘為尊;第三層為閣樓層,主要用來存放糧食、放置不常用的物品和傢什等。苗家的吊腳樓很好地解決了人地關係緊張的局面,即便在坎坷不平的陡坡也能自如地建房,且人們因地制宜的創造出獨特的房屋結構,規避西南山地潮溼的居住劣勢,達到房屋乾燥通風、避免瘴氣、防範蟲蛇等目的。

杉木搭建的吊腳樓

蘆笙柱。苗族的坡會、蘆笙踩堂、打同年等集體公共活動在蘆笙坪上舉行,而蘆笙柱是蘆笙坪最顯著的標誌。苗族的蘆笙柱臻選當地優質的杉木製作而成,通高十米有餘,柱子至上而下雕刻有野雞、水牛角和龍的立體圖案。在苗族人民眼裡,這些雕刻裝飾有其獨特的象徵意義。傳說遠古時,苗族先民去天上吹蘆笙,返回民間途中不慎摔了一跤,弄丟了蘆笙,最後是白野雞幫忙尋找到蘆笙。為紀念白野雞,苗族在豎蘆笙柱的時候就在蘆笙柱的頂部雕刻其形象,同時小蘆笙上也要插上一支白色的羽毛,以示感恩。再後來,蘆笙柱被水沖走,是水裡的龍王幫忙把蘆笙柱推到岸邊,讓人們得以發現。由於蘆笙柱又大又重,苗族人就找來力氣大的水牛幫忙搬運回家,為了感激它們,在蘆笙柱上雕刻一對水牛角和一條繞柱盤旋的龍王。虛構的傳說故事雖然失去了其科學性,但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了苗族人民視蘆笙柱為無價珍寶的地方性觀念,它承載著族群悠久的歷史文化。

二、食用植物

油茶。清明時節,苗族上山採摘野生茶樹的嫩葉(芽),嫩葉(芽)炒幹後即可儲存,當地人用這種茶葉煮水,加入油炸的米花、花生,蔥、姜、芫荽以及豬肉等,製作油茶,油茶不僅是苗族人民待客的重要飲品,也是他們山地勞作、抵抗瘴氣的功能性食品。

糯米飯。黑飯節,又稱“牛王節”“牛魂節”。四月初八前夕,苗家人上山摘一擔百合花杜鵑大葉(苗語稱“都耶義”)回家,有的也用楓香樹葉,然後將葉子搗碎,加水煮沸,待水變成深黑色後濾去葉渣,最後再浸泡糯米一夜。處理葉渣也有一定的講究,當地人認為四月初八的雨水與葉渣有聯絡,所以葉渣只能扔到房屋位置的下方,不能扔到比房屋高的地方,否則會引來洪水。五月初五過端午節,苗族主要是透過吃黃糯米飯等形式來驅邪,祈求平安。人們採摘一種叫密蒙花(苗語稱“都西協”)的花朵,將其蒸熟曬乾備用。端午節前夕,取曬乾的花朵煮水,待水變為淺黃色後,濾去花渣,再浸泡糯米一晚;端午節當天蒸熟,即得黃糯米飯,當地人認為五月初五這天吃黃色糯米飯身體才會健康。密蒙花是馬錢科的一種藥用植物,用密蒙花染制的黃糯米飯,性涼、芳香,具有清熱瀉火、養肝明目的功效。苗族認為,透過食用染色的糯米飯,能夠消災彌禍、健康平安。

三、藥用植物

深居山裡的苗族人,一旦有所病痛,如感冒發熱、風寒、跌打損傷、蟲蛇咬傷、頭痛等病症,通常是本民族的醫生——苗醫負責診治。苗醫並沒有受過正規的醫學培訓,其傳統醫療知識多是靠口傳心授的方式進行代際沿襲。對苗醫來說,何病用何藥,藥生長在哪裡,都胸有成竹。實際診治時,少則一味藥,多則三、五味,即可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藥材多是現採 用。

簡要介

紹幾種草藥:

馬鞭草科的大青,又叫路邊青,苗語叫“烏醬波”,葉子可以做菜,全株可煮水服用,用於治療頭痛、眩暈症等;

杜鵑花科的滇白珠,苗語叫“孔空”,整株煮水服用,用於治療食慾不振;

水龍骨科的石韋全株,用於治水腫、腎炎、腎結石,孢子葉藥用效果較好;

石松科的藤石松,可治手腳麻木,煮水喝或泡腳;

芸香科的飛龍掌血,主治風溼,與桔梗科的桂黨參共用治胃痛;

桂黨參,當地名為白首烏,單獨或配合其他藥材用,對頭昏眼花、痛風、身體衰弱有極好的療效;

小檗科的豪豬刺,當地叫“三顆針”,煮水服用,可治療腹瀉;

苦苣苔科的螞蟥七,外敷,治燙傷。

四、服飾專用植物

服飾專用植物包括製作布料和染料的植物,以及其他由植物製成的裝飾品。製作布料需要纖維含量高的植物,用得最多的就是蕁麻科的苧麻和錦葵科的棉花,它們是製作傳統苗衣、苗錦的主要材料,過去苗族都是自種棉麻,自收、自紡、自織而成。

棉花

薯蕷科的薯莨,蓼科的蓼藍則是染料的製作原料。蓼藍所制的染料俗稱藍靛,染藍黑色,其做法是先將藍草的葉子放入盛有清水的木桶中浸泡,2~3天后待葉子充分腐爛,水呈深藍色後,濾去葉渣。隨後將生石灰加入水中,並不停地攪拌,直到出現大量綠色泡沫為止。數日後,待藍靛水與石灰充分化合沉澱時,清除上層清水,即得染料藍靛泥。薯莨的塊莖搗碎後,可得一種紅色的汁液,主要用來染紫紅色,此外它還可以作為一種固定劑,與其它染料一起使用,防止布料褪色。

苗族服飾的裝飾品也是琳琅滿目,其中直接用到植物的是禾本科的薏苡和松科的馬尾松,薏米殼、未成熟的松果可作為百鳥衣的裝飾品。除此之外,玉米的種子有時也用於服飾的裝飾。

百鳥衣上的吊飾

五、日常用具用料

苗族的傢俱和勞動工具,如床、桌子、椅子、凳子、犁、耙、鋤、扁擔等,其用材多取自當地的各種喬木,並且這些喬木的枝葉還可作為日常燒火做飯、冬季取暖的柴薪。廚房用具,也有利用植物的,如石松科藤石松的藤、裡白科中華里白的葉柄芯,韌性較好,可用來編織飯盒;葫蘆科匏瓜的殼,形狀合適、堅硬,利於製作米瓢。勞動中,苗族還用棕櫚科棕櫚樹的葉鞘製作蓑衣,作為雨具;除此之外,還有禾本科的箬竹,其葉子透水性很低,用它做斗笠、雨篷的襯墊,防水效果很好。蕁麻科的苧麻,由於纖維拉力大,耐腐性強,韌皮部多被用來做繩索。竹子,屬於草本植物中的特殊一類,當地的竹子有白竹、金竹、都郎(苗語)、都坡(苗語)、都丹(苗語)、羅漢竹、黑竹、火燒竹、都掃(苗族)、毛竹(楠竹)等,其用途較廣泛,尤其是毛竹,苗族用它來製作禾炕、鍋蓋、簸箕、谷簍、刀簍、籮筐、雞籠、飯碗、酒壺、竹蓆、竹筧等生產生活用具,以及地筒、蘆笙、果哈、笛子等樂器。

結語

每一個民族都存在於自然環境之中,民族的生存和發展既要適應自然、服從自然,還要改造自然,這種適應、服從和改造的方式就是文化創造和形成的過程。自然環境中能夠被當地居民納入生產生活系統並加以利用的構成要素,就是自然資源。當地居民利用自然資源帶有一定的選擇性,這種選擇性既決定於當地人在歷史上積累的知識、經驗和技能,在開放的社會環境中,還與當地人向其他民族學習並借鑑知識、經驗和技能有關。環境與文化的關係,可以理解為一定的自然環境孕育了與之相適應的民族文化。但是,人在自然面前並不是完全無所作為的,人的能動性,既表現為能夠利用在漫長的生產生活歷程中積累起來的經驗知識和技能,在自然提供的眾多可能性中做出明確的選擇,又表現為能夠向其他民族學習新的知識、經驗和技能,從而不斷擴大和提高利用有限資源的範圍和程度。因此,族群文化除錯了人與自然環境之間的共處模式,並在歷史長河中不斷得到積累,最終以璀璨多彩的形式被賦予更頑強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