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耕與遊牧,華夏大地上衝突千年的歷史程序

兩千多年的華夏大地上,兩大政權之間的碰撞佔據了歷史程序的潮流,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之間的衝突中,伴隨著民族之間的融合。衝突、融合、再衝突、再融合,在融合的大趨勢下,衝突不斷,為何千年來無法消除之間的衝突?

農耕與遊牧,華夏大地上衝突千年的歷史程序

風景優美的華夏大地

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之間的衝突由來已久,在夏商之初,黃河下游的農耕民族中已經出現了"四夷"的說法,即東夷、北狄、西戎、南蠻。我們所熟知的烽火戲諸侯(真實性有待考量)就是記載西周被犬戎所滅的故事,在《詩經》中亦有兩大政權的對抗記載,此時的遊牧民族時常入侵對農耕民族已經存在了威脅。在春秋戰國時期,秦國、燕國、趙國與北方遊民民族有接壤的三個國家紛紛修築長城抵禦遊牧民族的進攻。

在歷史上,有許多大規模的抗擊遊牧民族的記載,比如秦始皇修築萬里長城、漢武帝與匈奴的戰爭、唐太宗與突厥的戰爭、朱元璋與蒙古的戰爭,這些都是農耕民族對遊牧民族取得勝利的戰爭,當然也有遊牧民族逐鹿中原,建立政權之時。其實,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有著天然的界限,那就是以秦朝的長城為界,也是半溼潤地區與半乾旱地區的分界線。

農耕與遊牧,華夏大地上衝突千年的歷史程序

萬里長城

肥沃的土地與天然的草場,使得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生活方式的存在差異,遊牧民族放牧,天氣對他們影響不大,只要水草肥美,牛羊也就肥美,然而農耕民族呢?由於生產技術的落後,靠天吃飯成了農耕民族的現狀,如何才能擺脫天氣的束縛,減少天氣對於農業生產的影響呢?那就是加快技術的發展,這樣一來,農耕民族生產技術領先於遊牧民族,特別是生活物資的領先使得遊牧民族不得不用暴力手段奪取。

秦朝統一中原六國後,北方的匈奴也完成了整合,邊境地區的衝突在所難免。根據《史記》記載,秦始皇32年,由於謠傳"亡秦者胡也"的說法,再加上匈奴的威脅,秦始皇決定出擊匈奴。

因發卒五十萬,使蒙公、楊翁干將,修築城,西屬流沙,北擊遼水,東結朝鮮,中國內郡挽車而餉之。——《史記》

農耕與遊牧,華夏大地上衝突千年的歷史程序

秦朝軍隊

這是中原政權第一次有史以來對農耕民族對遊牧民族第一大規模的用兵的記載,在電影《英雄》中我們也可以看出此時秦軍戰鬥力之強,是匈奴無法抵禦的,秦軍輕鬆擊潰了匈奴,並且將河套地區佔領,為何秦始皇不再往北擴充套件了呢?因為再往北不適合種莊稼了,因此也不用繼續北征了。

當然,如果農耕民族在與遊牧民族戰爭中保持常勝態勢,沒有任何消耗的話,遊牧民族也早就被打沒了。之所以兩大政權戰爭能夠持續千年,根本原因是農耕民族在戰爭中也付出巨大代價。不論是鼎盛的漢朝,還是強大的唐朝,亦或是不屈的明朝,在與遊牧民族的戰爭中,雖然佔據優勢,將遊牧民族打的潰不成軍,但戰爭帶來錢糧、人口等的消耗也是經不起長時間的折騰,隋朝就是一個鮮活的例項。

農耕與遊牧,華夏大地上衝突千年的歷史程序

遊牧民族

高句麗是存在與我國東北地區和朝鮮半島的遊牧民族,很多朝代都有與其發生戰爭的記載,其中隋朝與唐朝規模最大。隋煬帝楊廣曾經派出百萬雄兵遠征高句麗,三戰三敗。據記載,隋煬帝第一派出113萬多人征討高句麗,為了運輸糧草等,還徵調了200萬多萬的民夫,即便是如此規模的征討也沒能消滅高句麗,反而是隋朝國庫空虛,國內起義導致滅亡。

打下合久必,每一個強大的王朝都有沒落之時,當農耕民族建立強大的王朝沒落時,反而是遊牧民族鼎盛時期,元朝是這樣,清朝也是這樣。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間的戰爭也促使民族間不斷融合,農耕民族先進的生產力不斷被遊牧民族吸收,使得兩大政權之間生產力的差距不至於成為"不可逾越的鴻溝"。

農耕與遊牧,華夏大地上衝突千年的歷史程序

龐大的明朝疆域

生產力的落後,也是科學技術的落後,在漢唐時期的記載中,由於農耕民族武器的先進,經常能夠看到農耕民族以少勝多的案例。當然,民族融合是不間斷的,科學技術交流也隨之發生,農耕民族的武器先進性隨著交流也逐漸縮短,甚至遊牧民族在武器方面的研究都有超過農耕民族之時,比如南宋末年的成吉思汗,在戰爭中,成吉思汗軍隊經常是屠城,但一般不會殺工匠,使得元朝的武器不亞於宋朝,這也是元朝能夠有如此大疆域的原因。

這裡不得不提及騎兵的一個重要工具——馬,遊牧民族先天就是放牧民族,有著精良的馬匹和馴馬技術,但在馬鐙發明之前,對於騎兵的要求很高,沒有馬鐙配合下,騎兵只能靠自身的腿部力量來駕馭馬匹,如果在手拿武器,比如弓箭、長矛等需要雙手或者笨重武器時,雙方交戰中很容易從馬上墜落下來,這樣的現狀直接限制了遊牧民族的戰鬥力,當然限制最嚴重的還是農耕民族,畢竟他們沒有先天天賦,如果沒有騎兵的加成,根本不是遊民民族騎兵的對手。馬鐙發明後,農耕民族先天性的"缺陷"就被修復,能夠更好駕馭馬匹,才有了李陵5000騎兵斬殺匈奴萬人的恐怖戰力。

農耕與遊牧,華夏大地上衝突千年的歷史程序

有馬鐙的馬

說了這麼多,總結其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千年的戰爭原因最主要的還是生存問題,不論是農耕民族的擴張,還是遊牧民族的南下,與生存息息相關。從竺可楨先生物候學研究得出的結論可以知道,中華五千年的文明可以分為四個溫暖期和四個寒冷期,溫度的變化嚴重影響作物的生長,寒冷導致農作物的產量下降,影響農耕民族的生產,使得中央政權國力衰退。寒冷對於北方遊牧民族也是一種巨大傷害,溫度低不利於牧草生長,牛羊成片被凍死,為了生計,遊牧民族不得已南下去掠奪農耕民族的糧草,這促使兩大政權的戰爭頻發。我們將溫暖期和寒冷期加上時間軸的話,不難發現溫暖期一般是農耕民族鼎盛王朝時期,比如秦漢、隋唐,而寒冷期則是遊牧民族強盛時期,比如南北朝、南宋等等。

農耕與遊牧,華夏大地上衝突千年的歷史程序

竺可楨先生

農耕民族與遊民民族之間的戰爭都是為了生計,雖然農耕民族人口數量和生產力要高於遊牧民族,但其間的差距還是不足以將遊牧民族徹底消滅,反而使農耕民族在戰爭中將國庫消耗殆盡,因此兩大政權的戰爭持續了千年之久。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278 字。

轉載請註明: 農耕與遊牧,華夏大地上衝突千年的歷史程序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