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設拉子的第二天早上,我獨自去了粉紅清真寺,邊走邊問路,到達的時候並不算晚,但也絕對稱不上早。那時粉紅清真寺已經開門,遊客如開閘的洪水一般佔據了清真寺裡最好的光線位置。清一色的中國人!這裡是我在伊朗二十多天裡唯一遇到的中國遊客扎堆的地方。
在設拉子,除了粉紅清真寺,光明王之墓也絕對值得一去。光明王之墓是第七任伊瑪目之子和第八任伊瑪目之兄艾赫邁德的陵墓,據說是因為發現它的時候有一束光從洞穴裡冒出來而得名。進入光明王之墓需要經過一道嚴格的檢查。相機和雙肩包不能帶進去,只能寄存在外面。女性必須穿上穆斯林傳統長袍,把自己包裹得嚴嚴實實。男女分成兩列魚貫而入。
進到裡面有一個大廣場,廣場上有一個噴水池,廣場前面就是光明王之墓的正殿。正殿外面有十根木質立柱,立柱下面是雕花的石欄杆。正殿外面的廣場上到處是人,三三兩兩圍坐在地上,不像是來朝覲的,倒更像是在野營。站在廣場上,可以看到正殿上面的伊斯蘭風格圓形穹頂,穹頂兩邊各有一個宣禮塔。
正殿分為男女兩側,男女必須分開進入自己的那一側。伊斯蘭革命後的伊朗真是一個男女授受不親的國家:男孩子和女孩子要分開上課,在清真寺裡面分開祈禱,就連公交車上都是前後分明的兩個區域。
進入聖殿就像進入一個水晶宮殿一般,讓人目眩神迷。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中央的梨形大吊頂。吊頂四周環繞著綠色的小燈,就像一根根綠藤蔓。每一寸牆面和天花板,都是各種顏色的玻璃小鏡片,小鏡片並非平鋪,而是立體鑲嵌。燈光打在各色玻璃片上,經過複雜的鏡面反射後,整個聖殿顯得亮堂而炫美,夢幻迷離,有如置身所羅門王的寶庫之中。不愧是光明王的聖殿!
到處都是站著坐著跪著的人。信徒們輕吻著室內的每一塊牆面,就如同那是自己的戀人;撫摸著光滑的木質雕花,就像在撫摸襁褓中的嬰兒;還會聽到一些哭聲,循聲看去,真有人淚流滿面,放佛那石棺裡躺著的是自己的親人。有人跪在地毯上,雙手摸著膝蓋,略微低頭,默默祈禱;有人盤腿坐下,對著一個角落,捧著《古蘭經》在誦讀;有人身體前傾,五體投地,揚起兩個小腳板;有人站立著,低著頭,正與安拉進行著一場私密的談話。
在裡面稍坐了一會兒,我就隨著人流離開了光明王聖殿。
宣禮塔傳出唱經的聲音。
設拉子有一位傑出的抒情詩人叫哈菲茲。哈菲茲之於伊朗,就跟普希金之於俄羅斯,李白之於中國一樣。每個俄國人都知道“假如生活欺騙了你”,每個中國人都會念“床前明月光”,同樣,哈菲茲的詩歌在伊朗也是家喻戶曉。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除《古蘭經》外,每個伊朗人家裡都有一本哈菲茲詩集。這句話還有後半句:即使家裡沒有《古蘭經》,也一定會有一本哈菲茲詩集。
我懷著無比仰慕的心情坐了大老遠的車來到了哈菲茲墓園。這其實是一個漂亮的花園,哈菲茲墓在裡面的一座八角涼亭裡。這是一座大理石石棺,墓碑上面刻著哈菲茲的一首抒情詩。八角涼亭周圍的樹木長得鬱鬱蔥蔥,幾株紅花點綴在綠意蔥蘢中,像海菲茲的詩歌般活潑生動。
這裡可能集中了伊朗密度最大的文藝青年。幾個年輕人拿著一本哈菲茲詩集,坐在墓園的石階上唸誦;有人拿著筆在紙上塗塗抹抹,像是在寫詩;也有人在畫畫。我不明白為什麼他們不回家裡去寫詩唸詩畫畫,放佛這裡具有靈氣似的。我想起了很多年前在三蘇祠裡的一口井邊玩耍,有人忽悠我們說用那井水洗手就會文曲星附體什麼的,於是我不但洗了手和腳,還順帶洗了一把臉,把全身都搞得溼淋淋的,就差跳了進去。不過至今還是沒有寫出什麼好文章。
哈菲茲被稱為“設拉子的夜鶯”。這隻夜鶯啼唱美酒、鮮花還有愛情,很多斑鳩聽到了,以為自己也能夠發出那樣的聲音。有一天夜鶯飛走了,只剩下一群斑鳩,斑鳩們嘗試著重複夜鶯的歌聲。普希金是俄國詩歌的太陽,後來太陽落下去了,人們已經習慣了光明,於是天地間又升起了月亮。李白是中國詩歌的神仙,有一天神仙駕鶴西去,留下的盡是凡人。
煙出文章酒出詩。李白斗酒詩百篇。太白先生如果不飲酒,可能也會少了很多膾炙人口的詩篇。大詩人寄情山水之間,悠遊五湖四海,常年跟月亮和酒精為伴,浪漫一生,就連死法都如此富有詩意——喝醉了酒還跑到河裡捉月亮,不知是月亮捉了他還是他抱住了月亮,總之是再也沒有回來了。
讀哈菲茲的詩就像讀李白的詩一樣,會讓人覺得他是個不折不扣的大酒鬼。什麼“來啊,拿美酒來!”、“當我從清真寺來到酒肆”,或者如“昨夜我在酒店裡昏睡後”、“何不暢飲這陳年酒漿”,感覺每一首詩都是泡在酒罈子裡寫的,字裡行間散發著濃濃的酒味。不過,這酒香真的能夠把人醉倒。
半醉半醒之間,我想起了他的一首短詩:
快來,蘇非,讓我們脫掉偽善的僧袍,
把這虛偽的標誌一筆勾銷!
讓我們把給寺院的捐贈捐給美酒,
把那虛偽的僧衣脫下往酒裡拋。
真主的秘密啊就在幽玄的帷幕中,
讓我們趁著酒意揭啟她臉上的面罩。
文:鱸魚正美(微信:luyuzhengmei),公眾號:地圖上的藍眼睛。轉載需聯絡作者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