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公園成市民休閒健身的好去處 新民晚報記者 周馨 攝(下同)
秋高氣爽的長假,去公園搭個帳篷、玩個飛盤,已被很多人列入計劃。據市綠化市容局資料,2011年上海有城市公園153座,2021年城市公園數量已達532座。“十四五”期間,本市每年將新增公園約120座,到2025年上海公園數量將達到1000座以上,實現“千園之城”的構想。
開啟圍牆、免費開放、拓展功能、夜公園輪番登場……10年來,上海公園越來越多的同時,品質也越來越高。“推窗見綠,出門進園”成了都市生活中最美好的事之一,逛公園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也更強烈。
開啟圍牆 美景“走”了出來
晨光初露,有著百年曆史的中山公園被車水馬龍“喚醒”。自從9月8日開啟圍牆後,原本“深藏不露”的華東地區最大懸鈴木、銅頂、音樂臺等都露出真容,與城市公共空間相融。萬航渡路人行道被移至公園內,勾連起了貫通中山公園、蘇州河的慢行系統。
圖說:復興公園“破牆”露景 新民晚報記者 周馨 攝
10月中旬,和平公園也將開啟圍牆,與附近街區融為一體。天寶路大門被替換為24小時開放的口袋公園,新港路沿線圍牆也被拆除,以綠植、水溪為天然阻隔,繪就濱水林蔭的畫境。“太期待和平公園全天開放了,以後吃好晚飯就去逛逛。”市民金先生說。
不僅公園開啟圍牆,社會綠地也正被鼓勵推動著向市民開放。上海展覽中心拆掉圍牆,徐家彙體育場的綠化空間開放為徐家彙體育公園,復興中路與瑞金二路街角的上海市民防辦配套綠化被共享為“民防苑”……專家曾表示,利用遙感技術觀測發現,中心城區有53塊具有開放價值的單位附屬綠地,佔地面積約43萬平方米。今年7月,市綠化市容局局長鄧建平透露,到2025年,本市計劃實現100個以上的機關、企事業等單位附屬空間開放,開放綠地100萬平方米以上,改造成40個以上口袋公園。
要實現“城在園中”,就要讓美景“走”出來。從破牆透綠,到開啟圍牆,10年來,更多綠意撲面而來。所有的“開啟”,背後都蘊含著對“公園城市”理念的理解,以及提升市民“綠色獲得感”的善意。
品質提升 告別“千園一面”
數量做加法的同時,“千園一面”的情形在做減法。增添體育場所,融入藝術元素,疊加紅色資源,混搭童趣文化……10年來,“公園+”多功能疊加理念逐漸落地,公園不再是“幾棵樹、幾塊草坪、幾張凳子”的傳統設計,而被賦予更多內涵,秀出“個性美”。
圖說:東安公園打造成為戲曲主題公園 新民晚報記者王凱 攝
以各具特色的“橋”而聞名的閔行華翔綠地公園,今年新增了“新虹壹棒棒球中心”,兩片棒球場可滿足不同年齡段青少年正規賽事及成人慢壘賽事。“公園+紅色文化”“公園+科普”則為復興島公園和楊浦公園添上了迷人色彩,復興島公園內神秘的“白廬”,是上海市第五批優秀歷史建築。去年,白廬向市民打開了大門,成為楊浦濱江黨群服務站之一。
“公園+”,還有更廣闊的空間。去年,上海7個區的16座公園及3座市屬公園,與本市8所院校簽訂了戰略框架協議,為今後“公園+體育、文化、音樂、藝術、戲曲、紅色資源”等多元化發展奠定了基礎。“公園增加了文化元素、藝術特色,市民就能感受藝術之美和人文薰陶。學校則能發揮專業學科的優勢,師生也有了社會實踐的平臺。”上海戲劇學院黨委書記謝巍說。
開門辦園 聽從百姓建議
在物理上“開啟大門”的同時,在理念上“開門辦公園”,也是增加市民獲得感的重要舉措。10年來,很多新公園在方案規劃時就召開徵詢會,老公園改擴建時,也認真聆聽周邊群眾的建議。
環城生態公園帶就是一例。去年9月,一場市民“金點子”徵集活動針對環城公園帶展開,4123條建議涉及總體規劃、主題功能、目標人群、服務設施等4方面。之後的每一座“環上”公園在動工前,都有居民徵詢會環節。寶山豐翔智秀公園本來想打造“秀場”概念,但百姓希望保護林帶結構,方案就此更改。閔行梅隴段環上公園原本只考慮到增加座椅,老百姓提出後,又增添了兒童遊樂設施。“管理部門不能過多做主,要‘老百姓覺得’,而不是‘我們覺得’。”上海市公共綠地建設事務中心主任周華傑說。
老公園的改建和管理,更是與居民息息相關。朱小俊家與閘北公園僅一牆之隔,以前小區深受園內噪聲汙染的困擾,公園改建後,遵從居民建議將廣場移到遠離居民樓的區域,又透過增加禁音帶形成天然屏障,多年噪聲擾民迎刃而解。2019年,朱小俊主動報名擔任閘北公園“市民園長”,一年有285天都在公園巡視,成為遊客和園方溝通的橋樑。“公園要接地氣,真正為遊客服務。透過社會共治能提升‘親民度’,真正做到人民的公園為人民。”他說。
新民晚報記者 金旻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