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北水城,
度假養生兩相宜
自古至今,人們渴望透過養生保持身體健康,達到延年益壽的願望從未改變過,不過現在養生有了新搭檔——旅遊,即養生旅遊。這一概念,是由美國醫師 Halbert Dunn 提出,將Wellbeing(幸福)和fit-ness(健康)結合而成。Halbert Dunn 醫生認為自我豐盈的滿足狀況為較高的養生境界。想要實現這一養生境界,那就到江北水城吧,養生養心度假兩不誤。
邊走邊玩,看美景
東阿阿膠城 攝影丨姜凱東阿阿膠世界 攝影丨姜凱聊城是座千年古城,所以訪古是首選。聊城的古城區,至今歷史已逾千年。它四周方方正正,街巷狀若棋盤,面積為 1 平方公里,被面積為 6.3 平方公里的東昌湖環繞。古城漂浮於湖水之上,古樸典雅;倒映於碧波之中,美輪美奐。“城中有水,水中有城,城湖一體,交相輝映”的格局,九州無偶,故名“中華水上古城”。
這裡,十幾處名勝古蹟見證著古城的歷史;復建的城牆及城門、角樓,雄偉壯觀,勾勒了古城的輪廓;15 處匿而復現的歷史建築,遍佈古城的大街小巷;星羅棋佈的雕塑小品,像一顆顆珍珠點綴著古城;5處古典式園林,景色美不勝收;35 處博物館將古城打造成了“微博之都”。
古城正中間是中國十大名樓之一的光嶽樓。光嶽樓是聊城文明古老的象徵,明清兩代,京杭大運河為南北交通大動脈,沿河過往的帝王將相,文人學士多都登臨此樓,憑欄詠月,作詩賦詞。《東昌府志》、《聊城縣誌》及現存碑刻中就記載了120 篇詠贊光嶽樓的詩文。清康熙四次登樓,並題寫“神光鍾瑛”匾,乾隆皇帝九過東昌,六登光嶽樓,並題匾賦詩,將光嶽樓列為南巡三十六行宮之一。
古城四大街的商業業態規劃為“西文、東商;南驛、北食”。“西文”是西大街佈局老文化、老符號,回味老聊城;“東商”是東大街安排老業態、老字號,體驗老運河;橫跨東西,回味聊城過去“老”記憶。“北食”是北大街突出魯菜文化做美食;“南驛”是南大街集中安排休閒娛樂與住宿;縱貫南北,突出聊城今天“新”生活。
從古城慢悠悠出來,直奔京杭大運河的岸邊,因為這裡矗立著一座建築藝術的精華之作——山陝會館。這座會館雖然面積不大,但從開始到建成共歷時六十六年,耗銀六萬零四百六十五兩六錢九分。其精妙絕倫的建築雕刻和繪畫藝術是國內罕見的。
邊學邊看,吃阿膠
攝影丨寧志浩東阿阿膠世界 攝影丨寧志浩相信很多人對東阿阿膠並不陌生,它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可以當作一種休閒娛樂的小零食,解決舌尖上的寂寞,又可以當作是養生保健的產品,讓我們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尤其是冬令進補吃阿膠,已經成為越來越多人滋補養生的第一選擇。
如果以前對於“阿膠”的認識還僅僅停留在“吃”上,那來聊城以後你的認識就需要提高了。因為聊城還有東阿阿膠旅遊景區,在這裡你既可以領略阿膠的原始製造方法,又能看到現代科研技術給阿膠產品的生產帶來的翻天覆地的變化。
如果你先走進包羅永珍的中國阿膠博物館,會發現博物館共分為序廳、歷史文化廳、工藝原料水質廳、百年回想廳、現代小序廳、創業廳、產品廳、榮譽廳、未來發展廳、書畫廳、互動廳、體驗廳等,從古至今將阿膠歷史文化的傳承一一道來,展示東阿阿膠滋補養生的歷史發展過程,重溫那不為歲月所掩蓋的養生智慧奇蹟。
再到阿膠城看看,它會帶你穿越百年,絲絲養生記憶歷久彌新。知名影視劇《大宅門1912》、《雪鷹》、《小白菜奇案》、《茶魂》、《鐵血將軍》等影視劇都是在這裡拍攝,著名演員陳寶國、司琴高娃、侯勇、劉佩琦、何晴等都曾來此演藝。
依山傍水的東阿藥王山要不能錯過,在此領略古韻風流,感受藥王遺德千載遺澤;最後再到黑毛驢繁育中心看看,那茫茫原野上,一群快樂的黑毛驢正盡情歡蹈,阿凡提、張果老與驢兒的故事在身邊訴說。
邊聊邊泡,享人生
阿爾卡迪亞看完美景,品完美食,再泡個養生湯,潤潤皮膚,舒緩一下筋骨,真是再舒適不過了。
在東昌湖畔佇立著一家不錯的溫泉度假村——阿爾卡迪亞,這是一處集“中式園林建築”和“江南水韻風情”相結合的五星級溫泉酒店。
阿爾卡迪亞的御臨泉是採自地下 1800 米的深處,出水溫度 58 度,內含偏矽酸、偏硼酸等等 48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水質細膩,清澈透明,無色無味。其室內外溫泉區域面積近 8000 平米,有香氣馥郁的“百草園”、美容養顏的“四鳳池”、充滿儒家文化氣息的“魯聖八湯”、綿延起伏的“臥龍坡”、富有情趣的“鳳溪雅居”、動感歡快的水上活力陽光區等十二大區域,共 70 餘個具有同養生功效的大小湯池和景觀。
在阿爾卡迪亞泡溫泉,講究挺多,在下池子之前,首先要在淋浴區,把自己洗涮乾淨,穿上泳衣,披上暖暖的浴巾,就可以走向你心儀的池子了。溫泉區的清水池,清澈見底,水汽蒸騰,也有“加料”的池子,飄著沁人心脾的香氣;不遠處還有動感區,池水從背後、腳下不斷噴出,溫軟地擊打在身上,非常舒服。那裡是人氣最旺的地方,歡聲笑語,不絕於耳。室外也有很多池子,空氣更加清新,有的還能照到太陽,躺在溫暖的池水裡,沐浴在和煦的陽光下,看看四周的風景,聊聊天,思考一下人生,細細體味一下這溫潤的感覺,愜意極了。
邊享邊坐,聽梵唄
梵唄寺魚山梵唄是中國漢語佛教音樂的原聲,源於印度宣告學。梵唄,即印度五明之宣告,屬三學的“定”學法門。三國魏太明帝太和四年(230 年)陳思王曹植,嘗游魚山,聞空中梵響,清揚哀婉,細聽良久,深有所悟,乃摹其音節。後魚山梵唄泛指為傳統佛教音樂。
魏晉南北朝時期是中國佛教音樂的創始時期。這個時期印度、西域的諸沙門、居士陸續隨絲綢之路來到中國,形成了初具規模的佛教隊伍。他們到中國的主要任務就是爭取中國統治者對佛教的認識、信任與支援,並擴大佛教的影響。為了使佛教得到更廣泛的傳播,一些貴族人士,試圖用佛教經典講述儒家的道理,使讀者在研讀佛經的同時會通佛、儒兩家,使佛、儒、俗都能各得其所。基於這種思想,中國佛教音樂從此也就不斷地接受改良,同時不斷地創作、補充新的佛曲。而曹植的《魚山梵唄》也正是在這種情況下產生的,並由此揭開了中國佛教音樂史上重要的篇章。
寒意來襲,邊聊邊泡,享人生
邊逛邊嘗,品阿膠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