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涉及到的湖泊有哪些?
構造湖
是在地殼內力作用形成的構造盆地上經儲水而形成的湖泊。其特點是湖形狹長、水深而清澈,如雲南高原上的滇池、洱海和撫仙湖;青海湖、新疆喀納斯湖等。(再如著名的東非大裂谷沿線的馬拉維湖、坦噶尼喀湖、維多利亞湖)構造湖一般具有十分鮮明的形態特徵,即湖岸陡峭且沿構造線發育,湖水一般都很深。同時,還經常出現一串依構造線排列的構造湖群。
火山口湖
系火山噴火口休眠以後積水而成,其形狀是圓形或橢圓形,湖岸陡峭,湖水深不可測,如長白山天池深達373米,為中國第一深水湖泊。
堰塞湖
由火山噴出的岩漿、地震引起的山崩和冰川與泥石流引起的滑坡體等壅塞河床,截斷水流出口,其上部河段積水成湖,如五大連池、鏡泊湖等。
岩溶湖
是由碳酸鹽類地層經流水的長期溶蝕而形成岩溶窪地、岩溶漏斗或落水洞等被堵塞,經匯水而形成的湖泊,如貴州省威寧縣的草海。威寧城郊建有觀海樓,登樓眺望,只見湖中碧波萬頃,秀色 迷人;湖心島上翠閣玲瓏,花木扶疏,有水上公園之稱。
冰川湖
是由冰川挖蝕形成的坑窪和冰磧物堵塞冰川槽谷積水而成的湖泊。如新疆阜康天池,又稱瑤池,相傳是王母娘娘沐浴的地方。北美五大湖、芬蘭、瑞典的許多湖泊等。譚老師地理工作室綜合整理
風成湖
沙漠中低於潛水面的丘間窪地,經其四周沙丘滲流彙集而成的湖泊,如敦煌附近的月牙湖,四周被沙山環繞,水面酷似一彎新月,湖水清澈如翡翠。
河成湖
由於河流擺動和改道而形成的湖泊。
它又可分為三類:
一是由於河流擺動,其天然堤堵塞支流而瀦水成湖。如鄱陽湖、洞庭湖、江漢湖群(雲夢澤一帶)、太湖等。
二是由於河流本身被外來泥沙壅塞,水流宣洩不暢,瀦水成湖。如蘇魯邊境的南四湖等。
三是河流截灣取直後廢棄的河段形成牛軛湖。如內蒙古的烏梁素海。
海成湖
由於泥沙沉積使得部分海灣與海洋分割而成,通常稱作瀉湖,如裡海、杭州西湖、寧波的東錢湖。約在數千年以前,西湖還是一片淺海海灣,以後由於海潮和錢塘江挾帶的泥沙不斷在灣口附近沉積,使灣內海水與海洋完全分離,海水經逐漸淡化才形成今日的西湖。
潟湖(xì hú)
是一種因為海灣被沙洲所封閉而演變成的湖泊,所以一般都在海邊。這些湖本來都是海灣,後來在海灣的出海口處由於泥沙沉積,譚老師地理工作室綜合整理使出海口形成了沙洲,繼而將海灣與海洋分隔,因而成為湖泊。
功能
1、具有防洪的功能:潟湖可宣洩區域排水,因而很少發生水災。
2、保護海岸的功能:由於外有沙洲的阻擋可防止颱風暴潮侵蝕沖刷海岸。
3、是天然的養殖場:潟湖是魚、蝦、貝和螃蟹的孕育場,也是鄰近漁民的天然養殖場。
4、由於潟湖外側往往有沙洲作為防波堤,其內風平浪靜,因此有時可以改建為人工港
著名的潟湖:七股潟湖、戈佐內海、科勒潟湖
中國的河流和湖泊:外流區和內流區
界限:北段大致與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線一致(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祁連山的東端),
南段大致與200mm等降水線一致。
外流區:面積佔全國2/3,水量佔全國95%以上;
內流區:面積佔全國1/3,水量佔全國不到 5%。
結論
中國以外流區為主,絕大多數河流在東部外流區;內流河在西北內陸。
·長江與黃河水系的界線:巴顏喀拉山、秦嶺。
·長江與珠江水系的界線:南嶺。·太平洋水系與印度洋水系(瀾滄江與怒江)的分水嶺:怒山。主要河流及其水文特徵
Ⅰ.外流河的水文特徵:因為外流河的補給水源是雨水,所以其水位變化深受季風氣候影響。夏季風盛行時,隨雨帶由南向北推移,河流水量大增,水位上漲,形成汛期。隨冬季風的加強,雨帶南撤,水量減少,水位逐漸下降,河流進入枯水期。南方河流汛期長,北方河短,汛期由南向北逐漸變短。北方河流冬季結冰,越向北冰期越長。
Ⅱ.內流河的水文特徵:∵西北內陸降水稀少,氣候乾旱,河水主要來自高山冰雪融水。夏季,冰雪融水最多,山地降水也較多,河水增多;夏季過後,河水逐漸減少,甚至斷流。∴內流河多屬季節性河流。有顯著日變化。
Ⅲ河流的地區差異:在地圖中找到下列河流,並認識它們的水文特徵。秦嶺——淮河一線劃南北方。
附1:塔里木河:最大內流河,新疆人民“母親河”,天上、崑崙山冰雪融水,現調博斯騰湖水補給。
附2:在地圖中找出下列分水嶺或河流發源地的名稱:松遼分水嶺、太行山、秦嶺、大別山、南嶺、武夷山;唐古拉山、巴顏喀拉山;天山、崑崙山、祁連山。
附3:河流水文特徵分析:
①徑流量大小(以雨水補給的河流,看降水量的多少;流域面積大,一般流量大)。
②水位季節變化(決定於河流補給型別,以雨水補給的河流,水位變化由降水特點決定;冰川融水補給的河流,水位變化由氣溫特點決定;地下水湖泊補給的河流,徑流季節變化小)。
③含沙量(決定於流域內地面植被狀況)
④結冰期有無或長短(最冷月月均溫0℃)
⑤水能(由流域內的地形坡度,河流落差,是否峽谷,河流水量大小)。
湖泊的分佈
⑴青藏高原湖區:世界最大的高原湖泊群,青海湖(青,最大咸水湖,湖西有鳥島)、納木錯(最高,藏)。內陸湖面積減少的原因:全球氣候變暖,氣候更加乾旱,降水少,蒸發強;引河水灌溉,注入湖泊河水少。
⑵東部平原湖區:主要在長江中下游平原、淮河下游和山東省南部。有洞庭湖(湘)、鄱陽湖(贛,最大淡水湖,4-9月為汛期;譚老師地理工作室綜合整理10-3月枯水期,沿岸多湖灘、草洲、沼澤溼地、淺水湖泊,成為候鳥越冬地)、太湖(澙湖、蘇南)、洪澤湖(蘇)、巢湖(皖)等。外流湖面積減少的原因:泥沙淤積,圍湖造田。
[問題探究]:為什麼內流湖多為鹹水湖,外流湖屬淡水湖?答:因為內流湖湖水流不出去,水分不斷蒸發,鹽份不斷沉澱下來導致鹽份越積越多,成為鹹水湖.外流湖與外界水系相溝通,水不斷更新,鹽份沒有沉澱下來,水所以不鹹。
【資料擴充套件】湖泊的分類:
·從湖泊水文和化學特性分:鹹水湖(如裡海、鹹海、巴爾喀什湖東部、死海等);淡水湖(如貝加爾湖、洞庭湖、興凱湖等)。在潮溼氣候區,多形成水量豐富的、河湖串通的淡水湖,在乾燥氣候區,多形成水淺的和無排水口的鹹水湖。
·湖泊的成因型別:構造湖(如貝加爾湖、死海、坦噶尼喀湖);海跡湖(如裡海、鹹海);冰川湖(如青藏高原上的多數湖泊、北美五大湖區、芬蘭的多數湖泊);火山口湖(白頭山天池);堰塞湖(鏡泊湖、五大連池等);風蝕窪地湖(如我國內蒙古、新疆乾旱地區的一些湖泊);牛軛湖等。
長江的概況;水系及水文特徵;
經濟意義;開發利用和治理
Ⅰ.長江的概況:
⑴全長6300千米;流域180萬km2;水量10000億m3;源於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各拉丹東;注入東海。
⑵幹流經過11個的省級行政區:青藏川滇渝,鄂湘贛,皖蘇滬。
⑶長江依次經過的峽谷和地形區:一二級階梯的虎跳峽;二三級階
梯的三峽。依次經過青藏高原、
橫斷山區、雲貴高原、四川盆地、巫山、長江中下游平原。
⑷在圖中早出長江上中下游分界線名稱:湖北宜昌、江西湖口。
Ⅱ.水系及水文特徵;
⑴長江的水系構成:上游:雅礱江-攀枝花;岷江(有支流大渡河)-宜賓;-嘉陵江-重慶;烏江-涪陵;中游:湘江等洞庭湖水系-岳陽;漢江-武漢;-贛江等鄱陽湖水系-江西湖口、九江;下游:京杭運河-江蘇鎮江;黃浦江-上海。
⑵長江不同河段的名稱和特點:
A.上游(湖北宜昌以上):
①沱沱河:長江正源。
②通天河(至玉樹):流淌於起伏和緩的青藏高原,河谷寬坦,流速緩慢,兩岸草灘茫茫,是良好牧場。
③金沙江(至宜賓):奔流於山高谷深的橫斷山區,第一二級階梯交界處,落差大(3000多米),江流湍急,水能十分豐富。“長江第一灣”在雲南麗江。宜賓以下始稱長江:進入四川盆地,接納眾多支流,江面展寬,流量大增。宜賓-宜昌稱川江,奉節-宜昌又稱峽江(第二、三級階梯交界處)。
B.中游(湖北宜昌-江西湖口):地勢低平,河道蜿蜒,水面寬闊,流速銳減,荊江有“九曲迴腸”之稱,易發生洪水災害。中游支流、湖泊眾多,南北對稱,正常年份對幹流有天然調節作用。
C.下游(江西湖口以下):江闊水深,地勢更趨低平,江面更為開闊(入海口80千米)。兩岸水網如織,湖泊星羅棋佈,水鄉澤國。
Ⅲ. 長江的經濟意義
⑴“黃金水道”:長江自古以來就是我國東西航運大動脈,長江航線具有運量大,投資省、成本低等優點。其航運條件優越:干支流通航歷程達7萬餘千米,貨運量佔全國的60%;幹流橫貫東西,支流溝通南北;很多河段江闊水深,終年不凍,宜賓以下四季可通航。
·發展長江航運意義重大:∵流域內資源豐富,工農業發達,人口稠密,城市眾多。可江海聯運、水陸聯運,既溝通內地和沿海,又聯絡南北廣大地區。
⑵長江水能資源蘊藏量豐富:佔全國的三分之一。葛洲壩水利樞紐是長江上第一個大型水利樞紐,三峽工程,到2009年建成將安裝70萬千瓦的發電機26臺,年發電量846億千瓦時,比當前世界上最大的巴西伊泰普水電站還大40%。將原來只能通航到重慶的船隻從1000噸提高到5000噸。使“黃金水道”長江,在我國經濟建設中更加發揮其重要作用。
⑶長江三峽由哪三個峽谷組成?形成的原因是什麼?三峽的落差不及橫斷山區,為什麼水力資源非常豐富?答:西陵峽(鄂)、巫峽(鄂-渝)、瞿塘峽(渝)。∵巫山地區地殼不斷上升,長江不斷下切形成。雖然三峽落差只有100-200米,但水面狹窄、水流湍急,在四川盆地有剛剛接納了許多支流,水量猛增。
Ⅳ.長江的開發利用和治理。
⑴長江的綜合開發:修水電站,開發水能;發展長江航運,發揮黃金水道的作用;利用豐富水資源發展農業灌溉;利用湖泊、水庫、河道發展漁業。利用長江岸線資源,加快長江整治,加強對長江資源的保護,開發沿河灘塗,科學合理開採江砂資源等內容。
·沿途重要城市:攀枝花、宜賓;重慶;宜昌、武漢;九江;蕪湖、馬鞍山;南京、南通;上海。
·流域內主要水電站:四川:雅礱江上二灘、大渡河上龔嘴、湖北:幹流上三峽(建設中)、葛洲壩,清江上隔河巖,漢江上丹江口;陝西:漢江上安康;湖南:沅江上五強溪,湘江上東江。
⑵長江的主要危害是:洪水災害。防洪成為綜合治理長江的首要任務。
治理措施:
①加固荊江大堤;
②興修分洪、蓄洪工程;
③修建裁彎取直工程,重點治理荊江河段;
④建設三峽工程;
⑤建造長江中上游防護林工程,搞好水土保持。
·為什麼說“千里長江、險在荊江”?
答:湖北枝城-湖南城陵磯的長江叫荊江。∵荊江河段特別彎曲,水流不暢,泥沙大量沉積,使河床高出兩岸平地,有長江“地上河”之稱,當洪水來臨,水流不暢易發洪災;船在航行時也易發生事故,∴“千里長江、險在荊江”。
黃河的概況;水系及水文特徵;經濟意義;開發利用和治理
Ⅰ.黃河的概況:
⑴全長5500千米;流域75萬km2;水量只有長江的1/20;源於青藏高原巴顏喀拉山;注入渤海。(黃河還是世界第五長河。)
⑵幹流經過9個的省級行政區:青.川.甘.寧、內蒙古,晉.陝.豫.魯。
⑶黃河依次經過的峽谷和地形區:
·峽谷:一二級階梯的龍羊峽-劉家峽-青銅峽近20個峽谷;二三級階梯的壺口瀑布、三門峽。
·經過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華北平原。流域內有寧夏平原、河套平原、渭河平原、汾河谷地、鄂爾多斯高原等。
⑷黃河上中下游分界線名稱:內蒙古河口、河南舊孟津。
Ⅱ.水系及水文特徵;
⑴黃河的水系構成:
①約古宗列曲,卡日曲;
②洮河;
③湟水;
④渭河(有支流涇河);
⑤汾河。
⑵黃河上中下游的水文特徵:
A.上游(源頭-河口):
①河源段(卡日曲-龍羊峽):流經於青藏高原,河道迂迴曲折,兩岸多湖泊沼澤,河面不寬、河水不深,河水常清、水流緩慢。
②峽谷段(龍羊峽-劉家峽-青銅峽):近20個峽谷,峽谷和川地相間,總落差1300多米,水能豐富。因洮河、湟水的匯入,水量大增,河水變渾。
③平原段(青銅峽後):河床平坦,水流緩慢,泥沙沉積。兩岸有大片河灘平原,如寧夏平原、河套平原(塞上江南)。有凌汛現象。
B.中游(河口-舊孟津):多支流(接納來自黃土高原的渭河、汾河)、多泥沙(90%的泥沙來自中游),落差大、水流急、峽谷多(陝晉交界的壺口瀑布、晉豫交界的三門峽)。
C.下游(舊孟津以下):“地上河”,流域狹窄,支流少。因為流經華北平原,河床寬坦,水流緩慢,泥沙大量淤積,形成地上河,全靠人工築堤束水。山東境內河段有凌汛。
Ⅲ.黃河的經濟意義
黃河的作用(母親河的奉獻):塑造了平原、提供了豐富的水力、引黃灌溉。
黃河流域內,耕地廣闊,人口眾多,是中華民族的搖籃。流域內地下礦藏眾多,上游開發水能,中游煤炭資源豐富,下游石油豐富。流域內雨水少,灌溉是農業發展基礎,也是城鄉居民用水,工業用水的重要來源。(注意:過度開發利用,是黃河斷流的重要原因)。
Ⅳ黃河的開發利用和治理。
⑴上中下游的利用和治理:
·上游:分段治理,層層建壩,梯級開發,興修水庫、水電站,防洪、灌溉、發電等綜合利用。
·中游:治理黃河的關鍵是治沙;治黃之本是搞好中游黃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
採取的根本措施有:大力開展水土保持工作,植樹造林,種草綠化;山坡修梯田,溝壑打壩淤地。
·下游:
①培修加固黃河大堤;
②引黃淤灌;
③修建小浪底水利工程調水調沙。
⑵黃河流域主要的城市:西寧、蘭州、銀川、包頭、太原、西安、洛陽、鄭州、開封、濟南、東營。
⑶主要水電站:青海龍羊峽、李家峽;甘肅劉家峽;寧夏青銅峽;晉豫交界處的三門峽;河南小浪底(小浪底以防洪、防凌、減淤為主,兼顧供水、灌溉和發電),。
【問題探究】劉家峽一帶進行梯級開發的原因及優越性。
答:①∵上下游落差很大,海拔一級一級降低,每級可造一壩。
②梯級開發可最大程度地利用水力資源;黃河泥沙可沿各級水庫逐漸沉積,減少黃河含沙量,利於水土保持;
③因為黃河水量季節變化大,∴上游的水庫蓄水,對下游水量有調節作用,汛期蓄洪,枯水期放水,使兩個水電站全年穩定發電,也可保證下游電站的安全。
珠江的概況;水系及水文特徵;經濟意義;開發利用和治理。
Ⅰ.珠江的概況水系由南盤江、紅水河、西江、北江、東江、珠江等構成,流經雲、貴、兩廣,注入南海。
Ⅱ.水系及水文特徵水量很豐富(僅次長江),汛期最長(6-10月汛期),含沙量小,無結冰期,落差大,水能豐富。
Ⅲ.經濟意義珠江流域內耕地、林地面積較大。農作物有水稻、甘蔗、烤煙、黃麻、蠶桑等,熱帶經濟作物有橡膠、油棕等。著名礦區有個舊錫礦、六盤水煤礦、平果鋁礦等。珠江三角洲已形成以廣州為中心,包括深圳、珠海等幾十個中小城鎮在內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成為全國城鎮化水平最高的地區。珠江流域是我國少數民族人口較多的地區之一,以壯族最多,苗族次之。
Ⅳ.開發利用和治理。紅水河一帶實行梯級開發,有天生橋(桂、貴,南盤江)、龍灘(桂、紅水河)、巖灘(桂、紅水河)等水電站。各項水利工程發揮了防洪、發電、灌溉、供水、航運等綜合效益,
【擴充套件知識】
·淮河水系:源於豫、鄂兩省交界山地,流經河南、安徽、江蘇,經洪澤湖分路下洩,大部分透過南面的湖泊和京杭運河在揚州附近注入長江,小部分向東經蘇北灌溉總渠注入黃海。
·海河水系:由北運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南運河五大支流組成,扇形水系,流入渤海。
京杭運河概況。
⑴京杭運河所跨的四省二市(浙杭州-蘇-魯-冀-津北京)和溝通的五大水系名稱(錢塘江、長江、淮河、黃河、海河)。
⑵特點:京杭運河是世界上開鑿最早、最長的人工運河;全長1800千米;現在,江蘇、浙江境內的運河段,仍然是重要的水上運輸線,它的年運輸量,在內河航運中僅次於長江,居全國的第二位。
⑶運輸的貨物:北運:糧食;南運:日用工業品和煤炭。
【知識擴充套件】:
中國古代著名水利工程:湘江、灕江之間的靈渠(桂);四川岷江上的都江堰;新建吐魯番的坎兒井。
中國現代跨流域調水工程:南水北調(東、中、西線);引灤入津,引黃濟青,引黃入晉等。
【南水北調工程】:
⑴利用的原理——利用的原理:水迴圈和水平衡。
⑵三條線概況:東線工程:將從長江下游的揚州附近取水,以京杭大運河為主要輸水渠道,利用現有湖泊、河道、水利設施每年向北方調水。中線工程:從漢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庫取水,利用自然落差,將水送到華北平原和黃淮地區,最後到達天津、北京。西線工程:在最高一級的青藏高原上,從大渡河、雅礱江和金沙江的源頭河段,向黃河上游調水,補償黃河水資源的不足,緩解西北地區乾旱缺水的問題。
⑶比較東線和中線工程的優缺點:
東線的優點:長江下游取水,水源保證;充分利用江蘇已建的江水北調工程及大運河等水道、工程量和投入較少,技術上簡單收效快;可以基本解決天津、河北、山東等部分城市的水資源緊缺問題。它的問題是有水的汙染和供水區偏東,建成後需電力提水,運轉費用較高。中線的優點:引用丹江口水庫的清潔水,供京廣沿線城市,全線自流。問題是:漢水水量有限;年內供水不能持續;沿途無大水庫與之直接相連,調蓄不靈活;丹江口大壩加高和輸水渠沿線需要佔用較多的土地和遷移較多的居民,工程量、投入、移民數都較大。但丹江口水庫大壩加高可提高漢江中下游防洪標準,保障漢北平原及武漢市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