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魯中山區的小城博山是中國最早生產琉璃的地方。在池上鎮店子村一家手工藝琉璃作坊內,煙熏火燎,一派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圖/文 江浩)
博山,雖然只是山東魯中山區的一座小城,但卻是中國最早生產琉璃的地方,被譽為“中國琉璃之鄉”。散發著800年古韻的博山琉璃手工藝,從元代起就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傳承著。在池上鎮店子村一家手工藝琉璃作坊,500多平方米的作坊內煙熏火燎,一派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這裡光線黯淡設施簡陋,然而出產的琉璃工藝品卻都是按國外訂戶的要求製作的,是要漂洋過海的。圖為一位藝人手持“吹棍”旋轉高溫中的琉璃來造型,達到自己想要的形狀。(圖/文 江浩)
工作時,三十多名藝人圍在一個爐溫高達1500攝氏度的大料爐前取料。每人將一根長約1.7米的“吹棍”(空心鐵桿)伸進爐中,蘸取不同色彩的高溫玻璃溶液形成料泡後,迅速回到自己的座臺。
爐前取料的藝人們,被高溫和強烈的火光刺激,眼睛眯成了一條縫。
琉璃從高溫爐中慢慢抽出,拉出一條條金光閃閃的火絲。
根據個人創作構思,採用“吹、塑、展、粘、捻、拉”等技藝,只見一雙巧手變換著用鉗子、夾子、剪刀、鏟子,對高溫熔化後軟乎乎的琉璃進行拿捏造型。圖為藝人用嘴對著空心鐵桿吹氣,玻璃料即被吹成一個球形。藝人手中的“吹棍”如同魔術師舞動的魔棒,神秘的琉璃戲法變幻莫測。
琉璃造型的過程可謂瞬息萬變,藝人們必須爭分奪秒趁熱打鐵才能順利完成。如果冷卻了就要在溫爐中加溫,如果凝固了就不能再次塑造了。因此把握火候和準確造型是一門過硬的技術,這也是琉璃藝人的基本功。圖為琉璃在料爐加溫後,藝人一邊小跑回工作臺,一邊迅速修飾加溫後的琉璃。
不合格的琉璃作品只能成為廢品,因而世上沒有兩件一模一樣的琉璃作品。圖為一名藝人站在石墩上,透過空心鐵桿吹氣。鐵絲網罩控制琉璃的造型。
藝人用手託著一厚疊用水蘸溼了的報紙,在琉璃上不斷滾摸造型,最後將一些預先燒製好了的花草、動物等配件組合於琉璃上再進行燒製、填料程式,製作成預想的樣子。
熾熱的琉璃有時成了藝人抽菸的火柴。
藝人整天與火打交道,難免被燙傷。
十幾位藝人冒著被燙傷的危險,用鐵鉤將漏底的爐子拉出來,一個多小時才能完成。由於24小時不停爐,更換爐內漏底的小料爐,只能在滾滾熱浪中進行。
中午時,爐邊的午餐散發著香味。
三名藝人靠在放琉璃顏料的石臺邊吃午飯。
29歲的女藝人畢曉玲在爐窯邊溫暖午休。
72歲的王先海再也幹不動製作琉璃的活了,只能負責拾撿現場廢棄的琉璃,每月1200多元的收入,他感到很知足。
藝人們用過的鞋子和手套不計其數。
下班後,藝人們洗去全身的汙垢。
熊熊的烈火,使得作坊裡常年有著酷暑般的溫度。也正是這高溫,才能將粗糙的沙礫溶成細膩的琉璃。為消除高溫產生的熱應力,琉璃作品需放進退溫爐自然降溫,三天後才能取出成品。
經過打磨,一件高1.5米的琉璃作品《天鵝湖》婀娜多姿,栩栩如生。
很難想象得到,一件件高雅的琉璃藝術品就是在這樣簡陋的作坊內完成的。藝人們在高溫烘烤之下,在燙傷的威脅前,汗水滿面,才能將炙熱的琉璃如蛹變蝶那樣羽化成仙,成為一件件流光溢彩的藝術品。看著從火爐中分娩出來的“新生兒”,藝人們總是懷著一種特別的感情,因為他們賦予了琉璃新的生命和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