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爾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蒙古黃榆樹林
巴彥敖包生態度假村全貌
科右中旗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文/於艦勐 圖/畢力格 梁永峰
極目青天日漸高,玉龍盤曲自妖嬈。夕陽斜照在蜿蜒曲折的霍林河上,波光粼粼,草原上籠罩著金色的寂靜,不時傳來鳥兒清脆的鳴囀。遠處山巒披上晚霞的綵衣,那天邊牛乳般潔白的雲朵,也變得火焰一般鮮紅……科右中旗這片美麗的沃土,猶如一幅美麗的畫卷。
近年來,科右中旗將生態建設擺在首要位置,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文明理念和底線思維,以綠色發展為導向,將生態文明建設與脫貧攻堅結合起來,打好生態保護、生態農業、生態旅遊“組合拳”,走出了一條以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生態+制度” 綠色發展是導向
科右中旗是興安盟唯一的牧業旗,幾千年遊牧生活的記憶深深烙印在這片土地上,但長期的放牧對生態也造成了不良影響。科右中旗清醒地認識到,只有採取最堅決的態度、實行最嚴格的制度,才能為中旗這抹“綠”提供可靠保障。
多年來,科右中旗實行以禁牧、禁墾、禁伐為主要內容的“三禁”工作管理辦法,分時段、分割槽域開展禁牧工作,以“每日必巡查、早晚必突擊”的方式,依法懲處偷牧、夜牧等行為。成立由“三禁”聯合執法工作組,對全旗12個蘇木鎮進行24小時全覆蓋巡查,嚴厲打擊偷牧、亂砍盜伐行為。同時,嚴格按照以草定畜、草畜平衡的原則,科學確定草場載畜量。按照各蘇木鎮規劃區面積確定相應牲畜數量,從而有效保護草原生態平衡,提高草原資源綜合利用水平。中旗委、政府圍繞“三禁”實行最嚴格處罰、最嚴厲的責任追究,紀檢監察機關、組織部門和政府有關監管部門各負其責,形成合力、追責到底,形成有力震懾。
中旗在“重拳出擊”的同時,探索更多“良性執法”途徑,確保禁牧順利進行:對有濫放牧行為的沒收牲畜,用以換取與牲畜同等價值的飼草料作為補償;對養殖戶制定補助政策,幫助解決飼草不足問題。此外,提供金融信貸、科技推廣、衛生防疫、市場開發等諸多服務保障,讓養殖戶“心不慌”。
現如今在“南三蘇木”,經常能夠看到散著綠葉的錦雞兒、沙棘在一片沙陀地上隨風搖曳,顯露出勃勃生機。這裡很多地方都曾是寸草不生的沙丘,因為多年放牧,加之乾旱少雨,周圍植被遭到嚴重破壞,土地開始沙化。自從實施禁牧、圍封草場以來,植被開始有所恢復,現在的錦雞兒、沙棘已有半米高,生態狀況呈現持續向好態勢。
讓草原復綠,讓農牧民增收。近年來,科右中旗採取退耕還林、退牧還草、劃區輪牧、封山禁牧等系列“禁牧”措施,推進舍飼養殖、飼草種植加工;實行“草配套、種養結合”的生態迴圈發展模式,探索經濟高質量發展與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之路,使草原綜合植被覆蓋率提高到63%。
禁牧之下,如何探索出一條讓草原增綠、牧業增效、百姓增收的發展之路?中旗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扭住做大“牛文章”的戰略定位,探尋高質量發展的科學路徑。以百利舸扶貧產業園區為發展基地,引進山東省陽信鴻安集團廣富畜產品有限公司、陽信億利源清真肉類有限公司、內蒙古儈牛犢牛物聯網服務有限公司等龍頭企業和20多個嘎查集體經濟組織,搭建起肉牛“種養加銷”全產業鏈。
鐵腕治沙,換來天更藍、水更碧、空氣更清新。截至2018年底,科右中旗沙化土地面積明顯減少,草原綜合植被覆蓋率提高到63%,森林覆蓋率提高到18.05%。環境空氣質量持續改善,優良天數達332天。
“生態+旅遊” 八方遊客慕名來
蜿蜒流淌的霍林河兩岸,坐落著大大小小的蘇木、嘎查,額木庭高勒蘇木巴彥敖包嘎查就是其中的一個。她靜靜依偎在霍林河的臂彎裡,整個嘎查的農牧民享受著河水的哺育,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過去,這裡的生活並不富裕……隨著旅遊業的繁榮發展,巴彥敖包嘎查也逐步跟上時代潮流,以發展旅遊為契機融入了發展大潮。
“我總能在微信朋友圈看到這個度假村,很多朋友來過這都說挺好的,我就帶著家人過來溜達溜達。真沒想到在家門口還有這麼好玩的地方,這裡不僅有好吃的,還有多種娛樂專案,今天還真是沒玩夠,以後有時間還準備帶家人過來玩。”家住巴彥呼舒鎮的都書全意猶未盡地說。
2017年7月,巴彥敖包嘎查成立總資產逾2000萬元的科右中旗巴音敖包生態度假村有限公司,並建立了科右中旗唯一一座鄉村民俗館和2400平方米的現代設施農業採摘觀賞園。依託肉羊、肉牛、本地雞、河魚綠色養殖基地,建設花卉觀賞區、水果蔬菜採摘園、蒙古包餐飲區、野外游泳池和兒童樂園等多功能場所,全面發展鄉村旅遊,把嘎查打造成集“自然—生產—休閒—娛樂—教育”於一體的綜合服務型旅遊觀光度假村。
巴彥敖包嘎查黨支部書記張軍介紹說,巴彥敖包生態度假村不僅吸引了遊客,壯大了集體經濟,還給貧困戶提供了就業崗位。每年村集體都會給每戶貧困戶發放1690元的分紅,還免費給村民繳納養老保險和合作醫療,給大學生提供5000元至15000元的補助。度假村目前年收入達200萬元,今年僅端午節一天就接待了12000餘名遊客,收入20餘萬元。巴彥敖包嘎查透過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和農業旅遊,徹底改善了當地農牧民的生產生活水平。
10年前,村民吳殿志因打工手部受傷致貧,由於幹不了重活,整日鬱鬱寡歡。得知情況後,黨支部書記張軍讓吳殿志來度假村幹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自從來到度假村打工,吳殿志臉上又露出久違的笑容。吳殿志說:“多虧了黨的政策好,張軍書記待我像親人一樣。每個月工資就5000多元,再加上土地流轉的錢,一年就能收入60000多元,還給我們免費交養老保險和合作醫療。前一陣子我母親治病的費用好幾千,報銷之後才花幾百元。這好日子說來就來了!”
“生態+保護” 萬畝荒山綠起來
記者來到額木庭高勒蘇木甲哈達嘎查脫貧戶李福壯家時,看到李福壯一家人正在裝修房子。雖然天氣有點熱,汗流浹背的李福壯臉上仍然露著笑容。得知記者來意,他指了指房前的水泥檯面說:“這檯面就是因為當年有山洪,怕往屋裡灌水才砌的。”
“當年山洪有多大?”記者問。李福壯說:“幾年前的一場大雨,半小時不到,灌進家裡的水就沒過了膝蓋。倉房裡的糧食都讓山洪給沖走了,玉米地也沖毀了大半。現在好了,好幾年都沒有山洪了,地裡的收成好了,兜裡也有錢了,想改善下生活條件,把房子好好裝修一下。”
帶著“山洪是怎麼樣解決”的疑問,記者隨著甲哈達嘎查書記徐梅花來到附近的山上。放眼望去,山上一片生機盎然的景象,空氣中散發著草木的清香,這裡規則地佈滿了一個個寬約兩米、深約半米的樹坑,樹坑裡種著各種各樣的果樹。
徐梅花指了指這些樹坑說,這些就是水平坑。雨水來臨的時候,這些樹坑能夠將雨水存在裡面,再慢慢地滲入地下,既保護了生態環境,又能防止山洪的發生,這可是一舉多得的好辦法。現如今的山上,成片的山丹花、芍藥點綴在綠草叢中。村民對“三禁”工作的開展從以前的不理解到支援,再到如今的交口稱讚,也讓基層幹部感到這麼多年的努力沒有白費。
曾幾何時,科右中旗南部的好腰蘇木鎮、巴彥茫哈蘇木和巴彥淖爾蘇木(簡稱“南三蘇木”),是當地沙化最為嚴重的集中連片區。沙化土地面積佔到了全旗沙化面積的37.5%,生態極其脆弱。而今,經過多年的圍封、飛播造林,“南三蘇木”沙化面積正在不斷縮減,成片的荊棘、楊柴、沙蒿迎風挺立、交相混雜,共同織就成綠色的綢緞,裝扮著這片曾是黃沙的土地。
記者站在巴彥茫哈蘇木哈吐布其嘎查北側的坡地上,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那一株株綠意盎然的沙棘,就像夜空中的點點繁星鑲嵌在沙丘之上。這裡雖然植被並未完全覆蓋,但仍能聯想到當初土地沙化的模樣。
黨支部書記金扎拉嘎告訴記者:“以前有人調侃,說中旗的風一年刮兩次,一次刮半年。颳風時出去眼睛都睜不開,一張嘴就是滿嘴的土,非常影響村民們的生活質量。‘三禁’工作開展以來,中旗的生態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生態+產業” 百姓腰包鼓起來
來到好腰蘇木鎮召沙嘎查,遠遠地便能聽到 “哞哞”的牛叫聲。循著聲音,來到科右中旗馬連種養業合作社,只見一頭頭毛色發亮的西門塔爾牛列隊整齊地在牛欄裡吃著草料。
合作社負責人馬連說:“以前養牛都是散養,看哪有草就把牛往哪趕。附近的草吃沒了就往遠處趕,使草原沙化越來越嚴重。牛沒有了草吃就不長膘,所以養牛不掙錢。現在大家都知道保護環境,不散放牛了,全都舍飼養殖,生態環境也好了。養牛戶每天出去打些草喂牛,牛膘也比以前長得快了。現在我這200多頭牛,一年掙個60萬元左右不成問題。”
一業帶動百業興。隨著禁牧的持續推進,科右中旗圍繞“種養結合、為農而牧、為養而種”,大力發展糧草兼顧型農業和草食畜牧業,擴大“糧改飼”種植面積,透過政策專案補貼、企業帶動、農牧民參與促進飼草料規模化種植,累計實施多年生牧草種植達45.8萬畝、青貯種植達到50萬畝。與此同時,疏堵結合解決秸稈焚燒難題,充分挖掘“另一半農業”的價值,積極探索秸稈綜合轉化利用、生態環保、增值增效的發展新路子,同步推進了農業結構調整、生產方式轉變和生態環境改善。
說起養牛,巴彥茫哈蘇木哈吐布其嘎查脫貧戶包寶音圖的心裡樂開了花。幾年時間,他養殖的西門塔爾牛由4頭髮展到現如今的16頭,日子也從他養牛變為牛“養”他。養牛之後,家裡的年收入從以前的不到3萬元增長到6萬元。按包寶音圖的話說,壓根也想不到能過上這麼幸福的生活。
緊緊扭住做“牛文章”的戰略定位,實施“減羊增牛”總體思路。2018年,中宣部協調引進山東省陽信鴻安集團廣富畜產品有限公司和陽信億利源清真肉類有限公司兩家國內知名肉牛龍頭企業,幫助科右中旗發展肉牛產業。科右中旗制定了肉牛產業種養加一體化專案規劃,爭取三年內實現年交易量達100萬頭目標,使科右中旗農牧民所養的肉牛直接實現本地銷售,增加了農牧民養殖效益。當前,農牧民在旗委、政府的引導下,堅持草畜平衡、減羊增牛、少養精養,不僅草場生息得到恢復,收入也普遍提高。
綠水青山相映成趣,金山銀山聚攏而來。
如今的科右中旗“綠”意濃濃,令人流連忘返。這“綠”,帶來生態文明的滿滿幸福感,迎來綠色發展的滾滾紅利;這“綠”,有傳統的延續和升級,也有新興的希望和未來;這“綠”,是發展的底色,更是振興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