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牛津大學早期臨床資料顯示新冠疫苗能誘導免疫反應

由 慕容亦凝 釋出於 科技

7月20日,牛津大學新冠疫苗1/2期臨床試驗初步結果發表在醫學雜誌《柳葉刀》,顯示黑猩猩腺病毒載體疫苗安全,並能誘導免疫反應。

牛津大學的這項疫苗研究由英國製藥公司阿斯利康支援,不過臨床資料公佈後,阿斯利康股價盤中大跌超過4%。

這項隨機對照研究對1077名18至55歲的健康志願者進行疫苗接種,試驗於4月下旬至5月下旬在英國的五家醫院進行。結果顯示,新冠疫苗在28天內引起了抗體反應,並在14天內引起T細胞免疫反應。

“抗體和T細胞反應是免疫系統兩種不同的發現和攻擊病毒的方式。”研究的主要作者、牛津大學教授安德魯·波拉德(Andrew Pollard)在一份宣告中表示,“這一疫苗旨在激發兩種免疫反應,以便當病毒進入體內時攻擊病毒,並且當細胞被病毒感染時可以攻擊感染的細胞。”

波拉德教授還表示,這意味著人體的免疫系統能夠透過疫苗的訓練記住病毒,當病毒再次攻擊人體時,能夠識別這種病毒,從而對人體形成更加長期的保護。

但他承認,仍然需要更多的研究來確認疫苗是否真正能夠起到保護作用,以及對人體的保護能夠持續多久。

另一個好訊息是,在早期臨床試驗中,沒有報告與疫苗有關的嚴重不良事件。疲勞和頭痛是最常見的不良反應。其他的副作用包括肌肉疼痛、疫苗接種部位疼痛、發冷和發燒等。

與牛津疫苗的資料幾乎同時在《柳葉刀》釋出的還有陳薇院士團隊和康希諾研發的AD5腺病毒載體疫苗的2期臨床資料。資料顯示,4月11日至16日之間,針對508位疫苗接種者的研究表明,AD5疫苗是安全的,可以誘發免疫反應。

《柳葉刀》在配發的一篇評論文章中稱,疫苗的研究資料是萬眾期待的。兩項研究結果都支援3期臨床試驗的開展。在3期臨床試驗中,必須在更大規模的參與者群體中測試疫苗,以評估其療效和安全性。

評論指出:“腺病毒載體疫苗能夠產生體液、細胞和先天反應,具有很大的潛力。但儘管兩項疫苗試驗都顯示了成功的希望,試驗規模仍然很小,因此結論應該謹慎解讀。”

評論還強調,目前正在開發的所有疫苗都還有很多未知因素,比如老年人和其他特定人群(如合併症患者等),他們通常被排除在早期臨床試驗之外。這就需要更加務實而且大規模的3期臨床試驗回答更多的問題,以解決亞組的療效。

這些問題包括:老年人接種單劑量是否足夠?是否需要加強劑量?兩劑治療方案的反應時長和抗體的下降率是否不同?臨床保護是否需要細胞介導反應?是否需要按年齡、性別或者種族來劃分宿主特異性的免疫原性?T細胞反應是否與體液的滴度有關?孕婦是否會有特定的不良事件等等。

一位研究埃博拉病毒的專家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現在仍然沒有看到任何一個疫苗的資料顯示對新冠有完全的保護作用。所有的資料都只顯示產生了部分的保護作用,對減輕疾病起到一定效果。”

他還指出,如果我們可以知道與疫苗保護作用相關的免疫功能是什麼,那麼就可以免除一些科學家所提出的在人體進行攻毒挑戰試驗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