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大飛機沉浮錄—麥道之後,再次錯失MPC75客機

關於國產大飛機的研製,一直存在很多的爭議,例如干線與支線之爭、對外合作與自主研製之爭、上飛與西飛之爭等。其實,不管什麼爭論,都能反映出我們某些觀念意識的陳舊。我們只管造出飛機,但忽視了商業航空與軍用航空的巨大區別,商業航空不在於採取何種形式,而在於我們是否能夠在專案中起到主導作用,是否能夠做到降低成本滿足客戶的需求。

早在我國和麥道合作之前,國內還有一個飛機合作專案,那就是MPC75中型噴氣式支線客機。這個專案是西德MBB公司發起的。該公司本來就是生產飛機的公司,二戰後只能生產飛機配件。為了與法國平起平坐,西德要單幹,但畢竟自己也是空客大股東,不好意思明目張膽再開發一款窄體幹線客機,於是將明顯具有幹線潛力的MPC75打著支線飛機的幌子。飛機自然需要市場,那麼急需建立自己民機生產線的中國,成了最佳合作物件。

據資料顯示,MPC75本來是採用3 3座位模式的,但為了提供比大型幹線客機更為舒適的乘坐環境,減少了一個座位,改為3 2座位模式。正常載客量為85人,選用高密度佈局時載客為102人。

該機型還分兩個型號,基本型和增程型,基本型航程為約3000千米,增程型達到5000千米。基本型的航程足夠國內民航使用了,中國從最東到最西也就5000千米,中間停留一次中轉加油,足夠覆蓋了。

增程型號已經可以覆蓋除了超遠端洲際航線外的所有航線。而適航證的問題,有了德國的加入,歐洲的適航證就相對容易一些。如果採用3 3座位,然後加長几米,那麼完全就可以做到130-150座了,這就達到幹線客機的標準了。這可比現在的ARJ21支線客機怎麼看都強得多了。

可以說,MPC-75飛機是一型較為先進的飛機,重量較輕、舒適性好,在航空市場領域具有較強的競爭優勢,這也是我國在運10下馬後再次進入噴氣客機制造領域的一次絕好機會,但最終還是失敗了。其原因眾說紛紜,有人認為是被麥道專案干擾的,也有人認為是空客公司施加了較大壓力,反正MPC-75專案最終夭折。

那麼,我國從MPC-75專案中學到了什麼呢,那就是國內設計師第一次接觸到了“現代民機設計思路”。當時,我國在14個工程技術與管理專業領域參與專案的預發展工作,主要內容包括:飛機初步設計工作、專案計劃與控制、製造工藝與生產準備、適航鑑定與質保準備、市場和銷售活動、產品支援準備、產品核算與財務分析等一整套現代商用飛機設計管理體系,這些都是我們在MPC-75專案中所學到的,並且應用在了運7-200A支線飛機的設計中。

1989年至1992年,我們按照涉及飛機設計的8個方面,32個專業成系統地組成了176人的人才隊伍前往德國,完成技術轉讓合同的轉讓內容,這也是當時科技人員出國規模最大的一次。在MPC75專案期間,德國人靠計算機程式設計畫圖,7天就能拿出一個設計方案,我們靠人工描圖,要一個月才能拿出一個設計方案。而到了後來的AE-100專案時,我們的設計人員也能做到一個星期之內拿出一個三維設計方案。

總之,國外的先進經驗令國內設計人員感覺耳目一新,那種感覺就如同聽慣樣板戲的人第一次聽見了鄧麗君的歌聲!我們終於明白了商用飛機應該從哪裡著手,怎樣根據客戶的需求考慮設計上的權衡,同時,我們也透過專案培養出一批技術設計人才,包括後來ARJ21總設計師。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337 字。

轉載請註明: 國產大飛機沉浮錄—麥道之後,再次錯失MPC75客機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