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混合雲第一股”青雲科技過會,A股自主可控再添新軍

由 許愛花 釋出於 科技

上交所科創板股票上市委員會召開今年第71次審議會議,北京青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青雲科技”)IPO獲得透過,意味著A股將迎來首家主打混合雲業務的企業。

在雲計算發展早期,企業的上雲需求的確曾被“兩分化”:想要彈性靈活、價效比高,上公有云;想要保障安全合規、業務穩定,上私有云。但是隨著企業上雲實踐的進一步深化,人們發現業務需求並不總能用“非公即私”來解決。大多數企業想要的是兼顧穩態業務與敏態業務,在安全合規和整體TCO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這就誕生了兼具公有云和私有云優勢的混合雲。

全球雲管理服務廠商RightScale的報告顯示,在全球企業中,使用混合雲的比例由2018年的51%增長到2019年的58%,而中國通訊研究院資料顯示,2019年中國企業採用混合雲的比例僅為9.8%。

從海外雲計算巨頭的發展路徑看,主打混合雲的微軟Azure近年來營收增速持續超過主打公有云的亞馬遜AWS,市場份額不斷提升。

由此可見,混合雲在全球範圍內都是大勢所趨,國內混合雲市場仍有巨大的發展潛力。

但是,混合雲的實現有很高的技術壁壘。它需要系統化的架構設計,以及工程化的交付方案,使用者在公有云和私有云上的使用體驗與管理機制應當一致。

國內大多數私有云是基於OpenStack開原始碼打造,由於系統頻繁升級、元件持續疊加,在混合雲複雜的業務環境裡,其研發和運維就會顯得更加吃力;有的廠商則是因為早期技術路線選擇的問題,在公有云和私有云產品上採用了不同的技術架構,導致混合雲推出時無法做到一致管理、一致體驗。

經過多年的摸索,行業內已經認識到公有云和私有云一體化的架構,才是混合雲的未來。青雲科技正是國內最早進入混合雲領域的公司。

2012年,黃允松、甘泉、林源三人合夥創立青雲科技。2014年,公司就針對混合雲的特點,確定了公、私一致架構的技術路線,彼時,在雲計算巨頭裡,也只有微軟釋出了混合雲戰略。

聚焦於混合雲的青雲科技重點向銀行、保險、交運、能源、政務、教育、醫療等行業拓展。以下為 部分典型客戶:

青雲科技同時佈局公有云和私有云市場,形成公私一體化的混合雲戰略,與此前上市的優刻得和金山雲產生了顯著差異。

要獲得嚴肅政企客戶的青睞,光有混合雲還不夠,隨著外部環境的變化,自主可控的重要性也日益凸顯。

和大多數雲計算廠商採用OpenStack開源技術不同,青雲科技在IaaS層獨立設計產品架構,自主編寫核心底層程式碼,自研P2P機器人資源排程架構、大規模軟體定義網路架構技術及智慧路由學習演算法、本地優先模式分散式儲存架構等一系列底層技術,具有完全的自主性。

在PaaS層,公司自研了其中的RadonDB資料庫、物聯網與邊緣計算平臺,意在融合雲計算和傳統物理環境,定義了更加廣義的混合雲。

青雲科技還積極與國產自主可控廠商實現適配,目前已完成與華為鯤鵬、中科海光及瀾起科技津逮國產處理器及相關伺服器的相容適配,與中標麒麟、麒麟信安和統信UOS國產作業系統的相容適配。

此次青雲科技上市計劃募資11.8億元,分別用於雲計算產品升級、全域雲技術研發、雲網一體化基礎設施建設和補充流動資金。

【來源:雲頭條】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