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駕駛可以說是目前的一個熱門詞,任何一個想好好發展的車企,只要稍微跟自動駕駛粘上邊,哪怕是自動輔助駕駛很初級,都會在上面大做文章,似乎自己的企業達到了一個全新的技術研發水平。而部分國人買車,也喜歡買有所謂技術含量的,而自動輔助駕駛技術就是他們的最愛,加上廠家的一系列宣傳攻勢,正符合他們的胃口,從而很快促成一樁樁購車的買賣。
網路圖片
不過,過去很多影片,都反映了自動駕駛的“危害”,比如有車企在“炫技”時,啟動所謂自動駕駛模式,讓前面站一個人,當車輛接近人並達到一定距離時,受感應的車輛就會自動停止,結果有的新車在現場就現醜:把人撞倒了。這樣的影片在網上不算少。
因此,當消費者聽信廠家的宣傳時,不妨先聽聽專家之言,神秘的高階輔助駕駛技術,真的是各汽車廠家的自有技術嗎?如果不是呢?
國內智慧駕駛概念雖然日趨火爆,但在核心技術上顯然不足。中國工程院副院長鍾志華院士在近日演講中就表示,當前我國智慧汽車的產業鏈尚不完整,核心技術的積累也不足。儘管國內許多車企相繼釋出了具備高階輔助駕駛技術的車型,但自主整合能力弱,許多輔助駕駛的配置大多來源於國外供應商。
汽車民生網的解讀是,鍾院士作為智慧駕駛領域的專家,對該領域的情況也最為熟悉,上述講話,我們認為有兩層意思:一是表明我國在高階輔助駕駛技術方面的不足,原因是產業鏈不完整,核心技術積累不夠所致;二是揭露了一個事實,國內汽車廠家釋出的輔助駕駛配置,多數從國外採購回來的。因此,很多廠家在大力推廣自己的所謂自動駕駛技術,很多都是自吹自擂,實際上自己並不具備這方面的能力,拿別人的技術套用在自己生產的車上而已。
我們知道,目前所謂的“自動駕駛”其實更類似於駕駛輔助系統,距離真正的無人駕駛還有一段距離,更多的是實現了減少駕駛員勞動強度、提高駕駛效率方面的作用。國際上也早已為自動駕駛分了等級,車輛必須達到L5級別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自動駕駛。
自動駕駛1-5級:
1級:解放腳
2級:解放手
3級:解放雙眼
4級:解放注意力
5級:無人駕駛
據汽車民生網瞭解,要實現真正的無人駕駛,目前最主要的問題有三個:
一是技術問題。
目前很多具備自動駕駛的相關產品,仍然只能在特定的場景使用,如物流園區、礦山、垃圾回收站、甘蔗地或者測試場地。而真正的上路環境,如高速公路、城市道路等路況是非常複雜的。
目前的自動駕駛仍然面臨很大的挑戰,而首要實現的就是技術上的突破。
二是除了技術水平,自動駕駛仍然面臨著法律風險。
例如,不同國家間對於自動駕駛的測試並不反對,但其規定卻截然不同。像德國對於車隊內車輛跟車的距離要求是50米,而到了荷蘭,這裡變成了行駛3秒鐘的距離,甚至還有國家給出的要求是“安全即可”。因此,法律法規的不統一也是自動駕駛未來發展的障礙之一。
對於當前智慧汽車和現行交通法規的矛盾,鍾院士表示,就標準制定而言,我國目前的標準體系和核心產品標準並不健全,標準制定決定權分散在汽車、交通、通訊等多個不同部門。因此,國內智慧汽車的相關標準與法規尚需進一步完善,但也需要把握好平衡點,標準和法規定太早的話會限制創新,但如果定得太晚也可能阻礙創新。
三是還存在社會接受程度方面的壓力。
我們知道,飛機上實現很高階的自動駕駛已經很多年,但是誰敢坐上一架沒有駕駛員的飛機呢?對於駕駛者而言,是否真的敢完全相信車輛自身的判斷,而放棄對車輛的控制?對於社會公眾來說,是否真的能接受路上的車是自動駕駛開過來的?如果自動駕駛不靈了,發生的問題勢必會形成社會問題,影響著每一個人的出行安全。
鍾志華表示,整體來看,當前智慧汽車的發展也正呈現出四大趨勢:一是普通道路上行駛的智慧汽車聚焦量產;二是出行領域成為智慧汽車競爭的起點;三是基於高等級自動駕駛的礦山/港口運輸、園區物流等,正成為商用車競爭佈局的焦點;四是合作協同將成為智慧汽車整車開發的新趨勢。
因此,不管站在哪個層面審視自動駕駛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都將受到不同的掣肘和阻力,因此,要想完全實現自動駕駛社會,恐怕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