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項立剛:大陸為什麼沒有臺積電

由 習國防 釋出於 科技

臺積電近日公佈11月份業績,合併營收1248.65億元新臺幣(約合289.6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5.7%、環比增加4.7%,營收已連續18個月同比增長。臺積電7nm技術自2018年4月量產以來,已經為數十家客戶的數百種產品生產超過10億顆的晶片,成為5G產品的重要支撐力量。於是,在圍繞晶片領域破解“卡脖子”難題的討論中,一個疑問出現了:為什麼大陸沒有出現臺積電這樣的企業?

今天的世界是一個精細分工的世界,基本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和地區能把所有的產業的整條產業鏈都做下來,在一些領域有別的國家和地區比我們強,這很正常,也是經濟規律的一部分。

在電子資訊產業起步時,企業基本是自己做全產業鏈。當時,實力雄厚的巨頭如飛利浦甚至自己既做晶片又做光刻機。隨著產業越來越成熟,技術要求越來越高,產業化分工也就愈益明顯,在這個過程中,擁有龐大市場腹地的國家和地區,就會更多向終端產業發力,因為終端市場更大,機會更多,回報更高。而缺少市場腹地支援的企業,就會向上遊退守,用技術和壟斷地位形成壁壘,從而獲得商業回報。

作為資訊科技產業後起者的中國,是選擇首先在終端產業有所作為,還是要突入高技術上游,答案很清楚,首先進入終端產業。中國市場大,機會多,可以在終端市場有所作為,逐漸積累實力,提升技術水平及各方面的能力,再向上游發展,一點點去做配件,在配件領域有所作為,再向材料等更上游發展。

因此,無論是國家規劃和企業行為,都不太可能把晶片製造這種上游領域作為最初就進入的方向。即使偶爾有企業因為各種原因進入上游市場,也會面臨較大的困難,一個典型的例子是京東方較早進入顯示屏這個上游市場,因為進入過早,下游本土客戶缺少競爭力,很難爭取到國外使用者,在最初的10年內幾乎一直面臨著虧損狀況,這在當時遭到了經濟界的廣泛批評,不斷被經濟學家拿來作為國營企業做不好高科技的例子,是“扶不起的阿斗”。一直到國產終端產品全面崛起,電腦、手機領域廣泛採用了京東方的屏,它才一躍成為世界一流顯示屏製造企業,年盈利70多億元人民幣。

臺積電1987年成立時獲得了臺當局巨大支援,透過30多年的積累,逐漸成為世界少數幾家晶片代工企業之一。最初晶片產業普遍採用IDM模式,集晶片設計、製造、封裝和測試等多個產業鏈環節於一身,這種模式投入大,風險大。後期晶片設計和代工分開的模式為晶片產業發展提供了更多機會,讓更多沒有製造能力的企業也可以加入到晶片產業,提供更多產品。臺積電就是最早切入這個領域作為Foundry(代工廠)模式存在,擁有較大的先發優勢。因為具備先發優勢,發展戰略清楚,注重不斷地技術更新,終於獲得今天這樣的優勢地位,甚至在很大程度上超過美國的晶片製造企業。這樣一個高投入、高集中度的行業,具有天然壟斷的屬性,一旦佔據了優勢地位,如果先發企業不犯錯誤,後進入的企業很難超過。

大陸在晶片製造領域是後起者,早年政府沒有將其作為未來發展重點。大陸晶片代工的企業客戶不多、資金不足,發展速度慢。如2000年成立的中芯國際,無論在資金、技術還是生產能力上都和臺積電有較大差距,在很大程度是錯過了最佳時機。

不過美國的科技戰客觀上給大陸提供一個發展晶片代工企業的機會。科技制裁的結果,讓整個中國產業界明白,必須要在這些上游產業建立起防線,否則很容易被人“卡脖子”,全社會在發展戰略、政策、資金、人才上開始給予晶片產業較大投入,刺激了中國在晶片製造領域的發展。

近年來,中國在晶片設計領域已經取得較大進步,華為海思、紫光展銳等多家的企業晶片設計水平逐漸與世界一流看齊,不但是中低端晶片,中高階晶片也有了較大突破,這意味著中國自己的晶片製造企業不會再沒有客戶,投入只要形成生產能力就會有回報。

更為重要的是,透過近十年的發展,中國企業在終端領域取得了長足進步,電腦出貨量已經是全球第一,手機的出貨量同樣佔據了世界絕大部分份額。只要在技術上達到要求,國產晶片就不愁沒有市場,這就為大陸的晶片代工企業提供了巨大市場機會,讓他們敢於在新技術上投入,有了市場和資金,技術突破就有了支撐。

總之,大陸之所以沒有出現臺積電這樣的企業,是因為後發的原因及市場規律。然而市場規律同樣也會給大陸未來締造出臺積電一樣的企業提供機會,因為今天無論是國家安全、產業格局還是發展機會,都到了中國在晶片製造領域有所作為的時候。我們已經在晶片設計和製造領域廣泛發力,在儲存晶片領域取得突破,從市場佔有率為0很快達到了5%以上,技術水平也居世界前列。中芯國際這樣的代工企業也在高速成長,未來5年,晶片代工企業的實力會迅速增強,形成技術突破,搶佔全球市場。(作者是資訊消費聯盟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