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密克戎出現,讓‘群體免疫’希望渺茫!”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之後,全球的確診病例和死亡病例不斷重新整理記錄。為有效阻擊疫情,各國政府都結合本國實情,制定了一系列防疫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這其中,疫苗的出現無疑給人們戰勝新冠病毒增加了信心。
“遊戲規則”改變
新冠疫苗的出現和推行,給全球抗疫打了一針強心針,很多國家的國民積極接種新冠疫苗,人們彷彿看到了戰勝疫情的曙光。然而,新冠變異毒株的出現瞬間改變了遊戲規則。
從德爾塔到如今的奧密克戎,人們發現隨著毒株的變異,給疫情防控帶來了巨大的不確定性。一方面,伴隨毒株的變異,病毒的耐藥性以及傳播性變得更強,人們感染病毒的機率進一步增大;另一方面,隨著病毒的發展,人們發現已經接種完疫苗的人也接連被確診,這無疑給疫情防控帶來了更大的變數。
專家轉變態度
疫情初期,一些國家的醫學專家對疫情做了推演和預測,並提出了所謂的“群體免疫”這一概念。所謂的“群體免疫”,即當有足夠多的人對某種病毒免疫,就會杜絕該病毒的傳播。按照這一推斷,部分專家大膽預測,一旦超過一定比例的人透過某種方式“感染新冠病毒”,那麼群體免疫就可能實現。這裡需要指出,接種新冠疫苗其實也是某種程度上的自發感染病毒,以達到身體自行免疫的目的。
然而,隨著變異毒株的擴散,無論是面對“新冠肺炎治癒者再感染”,亦或是“疫苗接種者感染”等現象,“群體免疫”這一理論似乎正在被推翻,起碼就目前的實情來看“群體免疫”似乎是個偽命題。
不少先前支援“群體免疫”學說的專家也不得不承認,面對奧密克戎等變異毒株,“群體免疫”變得遙不可及。一些專家更是悲觀地表示:“(英國)絕大多數人,基本上每個人,都會接觸到新冠病毒。”
面對變異毒株以及隨之改變的“遊戲規則”,不少國家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疫情防控措施,這其中部分國家將目光鎖定在我國,希望透過借鑑我國的防控經驗來調整和佈局本國的防控措施。當然,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實際情況,照搬照抄可能太過教條,但是我相信我國的疫情防控模式在防控思路上是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