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長江黃河到幼發拉底河,從直立行走到刀耕火種,從茹毛飲血的矇昧時期到古老腐朽的封建王朝,人類已經在地球這顆藍色星球上,默默繁衍了幾十萬年的時間。
在這極為漫長的歲月中,地球一次又一次地護佑著弱小的人類,使得文明的火種得以延續,甚至時至今日燃成熊熊烈火。
然而,隨著文明的不斷髮展,以及科技的不斷進步,人類在生活質量提高的同時,與大自然的矛盾也越來越尖銳。
因為無論是工業生產釋放的附屬物,還是平日生活產生的各種垃圾,都極大破壞了地球原本的生態環境。
更主要的是,隨著人類人口的不斷增加,這種幾乎無法調節的矛盾變得越來越強烈,造成的影響也越來越大。
根據相關機構統計,截止2020年7月9日,全球總人口已達78.12億。在全球諸多國家中,中國以14.12億的人口位居第一,印度以13.96億人口位居第二,隨後則是美國、印尼和巴西。
如此龐大的人口在對環境造成巨大影響的同時,也考量著地球環境的承載力,同時也讓人類面臨一些重大危機,畢竟地球環境是人類生存的根本。
那麼人類未來究竟將會面臨哪些重大危機呢?2020年2月,國際研究組織“未來地球(Future Earth)”對來自各個國家的220位科學家進行了調查,旨在從活躍在發展前沿的人群中找到準確的答案。
經過對答案的彙總,科學家們總結出了人類未來將要面臨的五大危機,分別是極端天氣、生態系統崩潰和生物多樣性損失、食物危機、水資源危機以及全球氣候驟變,並且對此發出了警告。
在220位受訪科學家中,有82位認為,這五大危機極有可能相互作用,從而為人類帶來更大的災難,即便不會像世界末日那麼誇張,也會造成全球性的系統問題,以及所有危機的持續性惡化。
以去年澳大利亞大火為例,大火釋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加速了全球變暖的程序,同時也讓當地水資源和食物緊缺。而大火還破壞了當地的生態、生物的多樣性,減少了當地生態環境抵禦極端氣候和變化的能力,從而導致惡性迴圈的發生。
在給出答案的同時,許多科學家還對這些被提出的威脅進行了進一步的分析。例如美國亞利桑那大學環境研究所主任黛安娜·李韋曼 (Diana Liverman)指出,在過去的一年中,無論是民間調查組織還是專業的研究部門都曾表示,留給人類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時間正在銳減。
因為報告中顯示,2019年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氣體濃度已經超過了415ppm,這遠遠高於300ppm的理想值。而縱覽歷史,2014年至2018年這五年的地球平均溫度,是近一百多年來最高的。
瑞士蘇黎世大學動物學家科妮莉亞·克魯(Cornelia Krug)指出,自人類在地球上燃起第一團火至今,地球上75%的陸地面積已經被人類活動所改變。
在人類的干預下,自然界物種滅絕速度比自然條件下快了1000多倍,所以加緊出臺《生物多樣性保護法案》是應對生物多樣性惡化的有效手段。
而全球變化與地球觀測中心主任齊家國(Jiaguo Qi)表示,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雖然地球人均糧食產量增加了40%,但是飢餓的人口比例卻還在持續上升。
例如2008年世界飢餓人口約為7.85億,而2018年這個數字竟然漲到了8.2億,甚至世界各地平均每天都有2萬多人死於飢餓。
更讓人擔憂的是,由於全球性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的缺失以及人口的不斷增加,世界性的糧食危機還將進一步加劇。
事實上,關於地球環境的問題,早已經得到了不少科學家的重視,這其中就有著名物理學家斯蒂芬·威廉·霍金。
霍金生前曾四處奔走,希望人類能夠將環境問題重視起來,畢竟按照目前的情況來看,地球離開了人類沒有任何的關係,而人類卻根本離不開地球。
不僅僅是呼籲,在結合了當下人類的發展規律和發展速度之後,霍金還留下幾個驚人的預言。
按照霍金的說法,如果人類仍然我行我素的發展,不顧及自然環境對族群的影響,那麼在2215年地球的環境,將會因為人類的破壞開始走向崩潰,這是如果人類還不試圖挽救,那麼2600年地球環境將徹底崩潰不可逆轉。
屆時人類將重新經歷一遍恐龍所經歷的事情,例如全球性的火山噴發、史無前例的海嘯和地震,甚至是根本無法渡過的超長冰期等等。
至於經歷過這一切的地球將會成為什麼樣,距離我們很近的金星環境或許是最好的參考,至少人類是不可能在上面生存。
那麼究竟怎麼徹底解決人與自然,以及發展與環境之間尖銳的矛盾呢?霍金曾指出,想要一勞永逸地解決這個問題,那麼最好的方法就是奔向宇宙,在廣袤的宇宙進行生產生活。
當然了,霍金的想法是非常好的,但是以人類目前的科技水平來看,想要實現這一想法還是不可能的,但是就人類現在的發展速度來看,或許這一天離我們一點也不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