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皆有聯絡”這句經典的哲語相信很多人都聽過。在未涉及量子領域之前,大多數人對它或許並沒有太大的感觸,但隨著人類對世界認識程度的不斷加深,許多人開始對這句話產生新的理解和思考。
“萬物皆有聯絡”,一句異常簡明的話語,瞬間將宇宙萬物捆綁到了一起,讓人從宏大的物質世界中看到了某種內在的聯絡,而最能體現這種聯絡的便是量子力學。
對於科研工作者來說,新生領域絕對是最引人注目的,而新生現象往往是最讓人感興趣的,可要說最讓人著迷和瘋魔的,其實還是那些顛覆認知的物理現象。
作為誕生僅百年的“年輕”領域,量子力學可謂是集寵萬千愛於一身,吸引了大批研究者對其進行探索和探究。
它就像是一片散發出誘人芬芳的奇幻森林,已經將諸多研究者吸引到了周圍,卻緊閉著瀏覽通道的大門。
無奈的研究者們只好在周圍徘徊,偶爾踮起腳尖向內遠眺,想要一睹其中隱藏的神秘世界。偶爾研究者們也會有所收穫,那偶然迸出的魔幻景象,能夠讓一眾研究者如痴如醉。
微觀世界中的物理規律和物理現象,早已經顛覆了我們的認知,將宏觀世界中一切熟悉的規律碾得粉碎。為什麼微觀世界和宏觀世界的物理規律有如此大的差別呢?
比如按照愛因斯坦提出的相對論,光速是世界上最快的,一切有靜止質量的物體不可能達到光速。
可在微觀世界中,這個宇宙鐵律變得好似一句玩笑,因為超光速現象隨處可見,愛因斯坦也曾對此苦惱不已,為此將半生精力放到了尋找大一統理論上。可讓人遺憾的是,直到愛因斯坦去世也沒有完成這個心願。
問題來了,微觀量子世界中的超光速現象是什麼呢?可能很多朋友已經想到了,沒錯,就是被愛因斯坦稱為“幽靈般的超距作用”的量子糾纏。
量子糾纏可以說是量子力學中最廣為人知的現象。簡單來說,對於互為糾纏狀態的兩個粒子,只要改變其中一個粒子的狀態,另一個糾纏粒子也會做同樣的改變,中間沒有任何延時,也不受距離的限制。
有意思的是,有研究者發現量子糾纏現象或許並不僅僅存在於微觀世界,整個宇宙中充斥著量子糾纏現象,就像文章開頭那句哲語——萬物皆有聯絡。
例如,在很多時候我們會發現一件奇妙的事情,兩個天南海北的人會不約而同地出現在地鐵、公交、飛機或輪船上。
當然了,如果只是單純的相遇確實沒什麼好奇妙的,可如果他們的樣子、鬍鬚、髮型甚至穿著的衣服都幾乎一模一樣,是不是就很奇妙了呢?這真的是巧合能夠解釋的嗎?
或許我們從量子糾纏現象中能夠窺探一絲端倪:地球上每個人都有一個系統,這個系統中有兩個互為糾纏狀態的個體。
簡單來說,每個人都有一個和自己樣貌相對應的量子糾纏中的“自己”,並且處於相同的頻率中。如果時間足夠長,兩個相同頻率的個體總有相遇的可能。
如果上面的例子是量子糾纏在宏觀世界的表象的話,那麼下面的例子肯定更能體現量子糾纏的奇妙性。
可能許多人有過這樣的經歷,當你正在想念或想到某人的時候,突然就會接到一通電話,而電話的撥出者就是你剛剛才想到的人。
又或者與知心的朋友在一起時,根本不用過多的交流,兩人都會如心靈感應一樣知道對方所想、所說和所知,甚至就算兩人隔了千萬裡,這種奇妙的感應依然能夠實現。
事實上,不論是幾乎一樣的相貌,還是宛若心靈感應的念頭,其實都是在印證一件事情——萬物皆有聯絡。
宇宙中所有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或者說根本就沒有孤立存在的事物,一切都彼此交融和交錯。
量子糾纏現象的存在,其實又與“頻率共振”有著極大的關係。按照超弦理論,宇宙中的一切都是由振動的“弦”組成的,“弦”不同的振動頻率構成了各種不同的粒子,而這也就是量子糾纏系統存在的基礎。
在頻率相同的情況下,系統中的成員相互糾纏聯絡在一起,而一旦頻率不相同,量子糾纏就會立即失效,糾纏關係發生改變的成員會立即退出系統,並自動尋找新的同頻率系統加入。
所以說,無論是相貌還是所謂的心靈感應,其實本質上都在“頻率共振”的範疇之內,畢竟宇宙萬物從根本上來看就是不同頻率的“振動”。
從這個角度來看,人類在宇宙中或許並不孤獨。之所以沒有發現其他智慧生命存在的痕跡,不是因為他們不存在,也不是因為人類是宇宙中的唯一,而是因為人類還沒有和他們頻率共振達成一致。
總的來說,科學真的是越來越有意思了,不知道你是否曾在現實生活中遇到過另一個“自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