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車問世已經有一些年頭,不少消費者也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買到了自己的心頭之好。但電動車有一個極大的缺陷,那就是受制於電池技術目前發展的瓶頸,遇到低溫環境電池的電量就大幅度縮水,因此很多車主就在吐槽,一到冬天自己的電動車就變成了“電動爹”,不僅不能開空調暖風,而且原本標準續航五六百公里的車,冬天就只能跑三百多公里,里程縮水近一半。那麼電動車主怎樣做才能夠保證自己的日常出行呢?
我們首先要了解,低溫環境對於電池來說非常致命,現在電動車常用的磷酸鐵鋰電池、刀片電池以及三元鋰電池,都會隨著溫度的降低而降低活性。具體表現就是電池的輸出電勢降低,輸出大電流的能力減弱。同時電池負極覆蓋的SEI膜,是電解液與負極材料初次接觸時產生的一層鈍化膜,這層膜能夠保證電池負極不被電解液過度腐蝕,同時又能夠讓鋰離子順利的進出。當溫度降低後,電解液的活性降低,同時電池內的電阻增加,因此導致鋰離子透過SEI膜也變得更加困難。
同時冬季空調的使用也會導致電動車的續航里程下降。目前來說,市場中的電動車在空調配置上通常有兩種,一種為電阻絲空調,就和我們生活中用的電吹風一樣。另一種是熱泵空調,就是利用壓縮機將車外環境中的熱量交換到車內。其中,電阻絲空調的造價更低,因此大部分車型都採用此種方式,但該方式用電量更大,更容易對電池電量過度消耗。
除此以外,冬天寒冷的環境也會讓車輛的輪胎更加僵硬,橡膠失去彈性。如此一來車輛前進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就會導致電池電量進一步縮水。其實不僅僅是電動車,燃油車冬季的油耗更高也和輪胎變硬有很大的關係。橡膠回彈變慢,彈性勢能釋放不徹底,因此這一部分的能量就會反映在能耗上。
其實無論是什麼品牌的電動車,在冬天都會有或多或少的電量縮水。車主要做的就是相比於夏天,要更好地做好自己的出行規劃,及時關注自己車輛的剩餘電量情況。如果小區樓下或公司停車場有充電樁,儘量在電量還剩30%左右時就進行充電,因為冬天的續航里程相比於其他時候下降的更快,儀表盤顯示的電量和真實電量之間還有個差別,需要大家根據自己的駕駛體驗來總結經驗,及時補電。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