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網上傳開的訊息,華為內部正式釋出公告稱,華為消費者BG CEO、華為常務董事餘承東將兼任華為雲與計算BG總裁。原華為公司高階副總裁、雲與計算BG總裁侯金龍擬任命數字能源董事長。“目前是兼任雲與計算的負責人,但是內部任命還沒有正式發文。”華為內部員工表示。
而在此前華為內部網站心聲社群刊發華為智慧汽車部件業務管理的決議,也是將智慧汽車解決方案BU(IAS BU)的業務管轄關係從ICT業務管理委員會調整到消費者業務管理委員會,同時任命餘承東為智慧終端與智慧汽車部件IRB(投資評審委員會)主任。
華為先是將智慧汽車BU交給餘承東負責,為什麼此次華為雲與計算BG核心管理崗位人選又是餘承東?
首先,據華為多位內部人士表示,此輪雲與計算部門的調整已開始數月,管理崗的候選人也有多位,但是餘承東的呼聲最高。“生死存亡,能者上,或許還有機會把其他業務做大做強。”我們要知道,在華為公司內部,可謂是精英人才雲集;多少高學歷層次的人想進華為工作都只能是一輩子都無法實現的夢想,而進入華為工作的人,個個才華橫溢,聰明智慧,一般是輕易不會服人的。既然餘承東在華為呼聲最高,顯見他的才能和人品等得到了華為精英們的認可和肯定。道理說來也簡單,當士兵們都對自己的將軍感到服氣,樂意聽從將軍的調遣,全軍將士上下便很容易團結一心,配合默契,那麼其戰鬥力將是非常強悍的,或說可以發揮最強的戰鬥力。
第二,眾所周知,出生於1969年的餘承東,畢業於清華大學,碩士。自1993年加入華為以後,歷任3G產品總監、無線產品行銷副總裁、無線產品線總裁、歐洲片區總裁、戰略與Marketing總裁、終端公司董事長及消費者BG CEO等職務。自他加入華為以來,便一直在華為工作。華為創立於1987年9月,至今大約33年;餘承東1993年加入華為到今天,差不多就幹了28年。餘承東不僅是那個願意陪著華為一起走過風風雨雨的其中一個人,也是非常懂華為的其中一個人。他能在華為一直堅持幹到現在,高薪待遇什麼的倒是其次,最關鍵的應該是他對公司的熱愛。一個對公司忠誠度極高的人,值得擔負重任,特別是公司在處於艱難甚至生死攸關的時期。
第三,華為先是將智慧汽車BU交給餘承東負責,如今又讓餘承東負責雲與計算BG,在某種程度上應該是希望他能帶動智慧汽車、華為雲複製華為手機在市場上的成功——華為手機中國市場第一,全球市場前三。華為是家科技巨頭,網友們都經常討論華為的技術多麼多麼棒;但華為還是一傢俬營公司,公司要在市場長期生存,立於不敗之地,必須努力賺錢才是正道。而不只是一味強調核心技術。以前,以智慧手機為核心的華為消費者BG,為華為貢獻了巨大的營收和利潤,由於晶片供應受阻,在華為拆分了榮耀後,手機業務前景仍是不明,華為需要找到新的營收增長來源。智慧汽車BU、雲與計算BG在增長上都面臨不小的難度。更何況,華為已將智慧汽車和雲計算上升到了關鍵的長期性戰略層面上,不容失敗。
第四,在近日,華為心聲社群釋出了《任總在企業業務及雲業務彙報會上的發言》。任正非認為,華為雲最終還是為客戶提供服務,產品和服務是基礎,不要硬塞一堆“土豆”給別人,“以客戶為中心”依然是問題的本質。做不成事不要老折騰組織,不要以為一折騰就靈,一個組織能否統一,關鍵在於靠打勝仗來牽引。行政主官不要干預技術決策,最底層的技術架構需要高手,不要動不動就換人。華為要抓應用生態建設,要像亞馬遜一樣建立大生態,沒有應用,華為雲就可能死掉。很明顯,任正非對於華為雲的現狀很不滿意,華為雲需要換人,需要找能夠帶領團隊不斷打勝仗的將軍,從而推動華為雲在市場中不斷突破,不斷增長,並走出屬於自己的一條路。餘承東因此增任雲與計算BG總裁,很可能是他之前不曾想到的。
華為雲當前面臨的市場壓力大?
先做個預測:美國擁有的前三強雲服務提供商,是亞馬遜AWS、微軟Azure和谷歌雲。中國將有的前三強雲服務提供商,是阿里雲、華為雲和騰訊雲。
若論市場份額和營收規模,由於阿里巴巴背靠龐大的中國市場,同時也已在海外市場開疆拓土,阿里雲有望超越谷歌雲,坐上全球第三大雲服務提供商的寶座。由此,當前的話,預計未來世界上前三大雲服務提供商將是亞馬遜AWS、微軟Azure和阿里雲。華為雲和騰訊雲可以努力爭取全球第四、五名的兩個位置。
在阿里巴巴已公佈的最新一個財季財報中(2021財年第二季度=2020年第三季度),阿里雲業務營收再創新高,達到21.94億美元(佔阿里巴巴該季整體營收的10%),超過了IBM的16.5億美元,並登上全球第四的位置;亞馬遜AWS依舊在全球遙遙領先,其第三季度營收為116億美元;微軟Azure位居第二,三季度營收59億美元;谷歌雲仍佔據著第三的位置,在2020年第三季度的營收為34.4億美元。
市場研究機構Synergy提供最新的市場份額資料顯示,亞馬遜佔據33%、微軟的市場份額18%、谷歌為9%、阿里5%、IBM接近5%、Salesforce為3%,騰訊和甲骨文各為2%,NTT與SAP各佔1%。雖然全球雲市場規模仍在增長,但一大半的市場已經是被少數幾家巨頭廠商掌握,市場競爭格局幾乎再難有大的變化。
中國雲計算市場,同樣會是大半的份額集中於少幾家巨頭。目前,阿里雲第一,並且仍在努力向前奔跑;而第二名的騰訊雲,似乎比較樂意當個千年老二;相比於騰訊雲,同時具備野心、耐心和實力(資金、技術、人才、客戶、業界口碑等等資源)的華為雲更加值得外界期待,在市場佔有率和收入規模上,華為雲趕超騰訊雲,應該不是很難。
在那篇公開出來的《任總在企業業務及雲業務彙報會上的發言》中,任正非表示:華為不可能簡單採取阿里、亞馬遜等雲計算巨頭一樣的道路,華為沒有那麼多錢,阿里、亞馬遜等廠商有來自股市用不完的錢。華為要找出屬於自己的一條路來,而不是簡單模仿它們。“華為必須構建賣雲服務的能力及支援面向客戶提供雲服務的運營、運維能力。我們向亞馬遜、微軟學習的同時,也要將本身30年的網路積累做成雲服務市場獨有的優勢,開創更大的空間,構建差異化特色。”
任正非還提到:華為是向客戶提供公有云、混合雲和“伺服器+虛擬化軟體”三種產品形態。公有云和混合雲要堅持硬體同構,軟體架構統一;公有云和混合雲要做好客戶選擇,不要試圖滿足所有客戶的需求。基於“伺服器+虛擬化軟體”,聯合合作伙伴,滿足多樣性的政企自建資料中心和IT/OT系統的需求。華為要打造領先的ICT基礎設施,要在聯接、計算與企業儲存和華為雲三方面都取得勝利。在繼續增強聯接的同時,強化軟體力量的建設,構建一個好的華為雲平臺、雲生態,把適合上雲的行業場景牽引客戶優先上華為雲,成為政企上公有云的首選。透過客戶上華為雲,反逼華為的平臺進步。華為要將聯接、計算與企業儲存和華為雲有機融合,構築面向所聚焦的行業場景的行業“智慧體”,助力智慧升級。
那麼,華為雲在收入規模上的目標是多少呢?目前,網路上並沒有可信的官方資料。曾經,在華為第一屆華為全聯接大會上,華為輪值CEO胡厚崑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華為雲計算將為華為貢獻值高達100億美元以上,成為華為下一個戰略和掘金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