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甘嶺孤膽英雄楊國良——跨越半世紀的追尋

王成,一個響亮的名字。在《英雄兒女》的銀幕上,高喊著,“為了勝利,向我開炮!”

從此,世界記住了上甘嶺那場戰爭和視死如歸的英雄。

來自重慶市大足區回龍鎮的楊國良,是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也是這場戰爭中的英雄之一,他孤軍奮戰拉響爆破筒,與敵人同歸於盡。

三年前,楊國良的老戰友王爾昌從上海回到大足定居,執著尋找楊國良的故居和足跡,這段塵封60餘年的英雄事蹟終被重新開啟。

上甘嶺孤膽英雄楊國良——跨越半世紀的追尋

時隔71年,發小楊雲凡看到楊國良照片。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陳星 攝

英雄故里緬懷戰友

大足區回龍鎮水鴨村,是戰鬥英雄楊國良的故里。

今年85歲的王爾昌,祖籍在大足區,曾參加過抗美援朝,和楊國良是老鄉。戰場上,兩人素未謀面。

在上甘嶺戰役中,楊國良孤軍奮戰,拉響爆破筒火線與敵人同歸於盡的英雄事蹟,一直激勵著他前行。

“只知楊國良是大足人,具體在哪個地方不得而知。”從部隊轉業後,王爾昌一直定居上海。尋找楊國良的故里,是他多年的心願。

2016年,王爾昌決定回到大足,探尋英雄的足跡。在當地政府的支援和幫助下,他終於找到了楊國良的老家,讓他激動萬分。

上甘嶺孤膽英雄楊國良——跨越半世紀的追尋

楊國良(左)和堂弟合照。通訊員 鄧潤 攝

6月18日清晨,85歲的王爾昌從大足城區出發,坐上通往水鴨村的車,他想再次去緬懷戰友楊國良!

王爾昌穿著舊軍裝,佩戴著軍勳章。此刻,他難以抑制激動的心情。

天下著小雨,上山的路崎嶇坎坷,王爾昌顯得精神抖擻。

到達楊國良的母親墳前,王爾昌挺直身軀,敬了一個莊嚴的軍禮,這個姿勢他保持了一分鐘。

“難忘一九五二年,冰雪覆蓋五聖山;連長命令楊國良,帶領戰友上前線;驚天動地楊國良,二十四歲獻忠誠……”

這是一場跨越半個世紀的時空對話。

墳前,王爾昌眼裡閃著淚光,唱起了雄壯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

此刻,激揚的歌聲在空曠的田野裡迴盪。他深情地緬懷著戰友,他希望戰友能聽到歌聲,聽到家鄉人民對他的思念。

上甘嶺孤膽英雄楊國良——跨越半世紀的追尋

楊雲凡講述與發小楊國良的往事,一度哽咽。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陳星 攝

為了71年前的約定

時光回溯,記憶的閘門開啟。

1948年冬,龍盤山下,嫩芽如針的草尖,已然感知到春天的氣息,一點點拱破冰封雪凍的大地。

20歲的楊德佩(楊國良原名),找到年長自己5歲的發小楊雲凡,“我要改名國良!學習英雄饒國樑,幹一番大事業!”

饒國樑,是反清革命志士,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是大足人。

“饒國粱,楊國良……這名字,好!”楊雲凡沉吟片刻,與楊國良當即定下賭約,看誰能闖出一番事業。

懷揣著萌芽的希冀,楊國良告別了體弱多病的父母參軍。

1949年冬,時年21歲的楊國良與當時只有14歲的王爾昌,一同編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二軍,兩個原本素不相識的人,因為戰爭,有了關聯。

上甘嶺孤膽英雄楊國良——跨越半世紀的追尋

王爾昌找出從軍時的證件,勾起諸多回憶。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陳星 攝

王爾昌清晰地記得,那是1950年冬,他跟隨部隊翻過重慶沙坪壩歌樂山,乘坐大木船,沿著長江三峽,抵達武漢後,再乘坐煤罐車一直到華北平原。經過嚴格的軍事訓練,第十二軍從華北乘坐煤罐車開往東北。

“請祖國人民放心,我們中國人民志願軍,是全中國人民的忠實兒女……”鴨綠江邊,在莊嚴隆重的誓師大會上,鏗鏘有力的誓詞,讓王爾昌、楊國良以及戰士們熱血沸騰。

當敵人將戰火燒到鴨綠江邊時,戰士們滿懷熱情,毅然跨過鴨綠江。

在連續18天的行軍中,沿途呈現慘不忍睹的景象,城鄉一片廢墟,到處彈痕累累,哭聲不絕。楊國良義憤填膺,決心與戰友們一道浴血奮戰,好好教訓敵人。

上甘嶺孤膽英雄楊國良——跨越半世紀的追尋

楊國良寫給家人的最後一封信。通訊員 鄧潤 攝

“爸爸媽媽,家鄉土改,我們家分到田地了嗎?共產黨真是及時雨啊,滋潤了翻身農民久旱的日子和心田……”

“為了人民的幸福,為了祖國的和平、富強,我們一定要打勝仗,打敗敵人……”

萬里之外,在敵人的炮火聲中,楊國良枕著鋼槍,拿起筆,給爸爸、媽媽、二叔、么叔傾吐心中的鄉愁和親情,表達對敵人的滿腔憤怒。

此刻,楊國良還不知道,他的父母已經離世。

而當楊國良的家人收到這封家書時,英雄已成永垂不朽的烈士。

戰友王爾昌朗誦寫的《楊國良之歌》,眼裡飽含淚水。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陳星 攝

孤膽英雄血染沙場

血戰上甘嶺,那些氣壯山河的戰鬥場面,銘記在王爾昌的腦海裡。

1952年11月12日凌晨,上甘嶺11號陣地,月光明亮,沉靜似水,一場惡戰即將來臨。

楊國良所在的九連奉命反擊上甘嶺579.9高地11號陣地,前面是20度左右的斜坡,對面是高過陣地的石山。山上是敵軍據點,要守住陣地十分困難。

這是一塊“最難啃的骨頭”。

楊國良自告奮勇,帶領戰士陳宗才、石玉堂,三人守衛在最前沿。其中,陳宗才、石玉堂扼守左右,楊國良堅守正面,把子彈、手榴彈擺好,做好痛擊敵人的一切準備。

凌晨4時許,敵人的炮聲打破黎明前的寧靜,炮火像雨點般向11號陣地襲來,意味著敵人瘋狂反撲即將開始。

敵人的前兩次進攻,均以失敗告終,5分鐘後,敵軍發起第三次進攻。

“人在,陣地在,哪怕只有一個人,一口氣,也要同敵人血戰到底!”潮水一樣湧上來的敵人,被楊國良和戰友狂風暴雨般的掃射擊退。

在激烈的戰鬥中,陳宗才、石玉堂不幸壯烈犧牲。

上甘嶺孤膽英雄楊國良——跨越半世紀的追尋

楊國良的堂弟楊德武在楊家祖屋前講述過往故事。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陳星 攝

此時,楊國良孤軍奮戰。

敵人再度發起衝鋒,楊國良趴在沙土上,食指扣緊機關槍的板機,屏氣凝神。

“突突突突突……”發怒的機關槍,在11號陣地前沿橫掃敵人。

戰火映紅的天空,硝煙瀰漫在陣地上。震天的炮聲在楊國良身邊迴盪。

當約兩個排的敵人,再一次撲上來時,楊國良已經負傷,此時彈藥已盡,只剩一支爆破筒。

面對蜂擁而上的敵人,楊國良靜臥戰壕手拉著爆破筒火線。

20米、15米、10米、8米……

當敵人佔領陣地得意嗷叫時,楊國良一躍而起,衝出戰壕拉響火線,與敵人同歸於盡,譜寫了一曲驚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壯歌。毗鄰陣地的三班長周預聞聲奮起,領兵追擊,一舉消滅殘敵,重新奪回了11號陣地。

戰後,中國人民志願軍總部為了表彰楊國良的功績,給他記特等功,並授予“二級戰鬥英雄”的稱號。

上甘嶺孤膽英雄楊國良——跨越半世紀的追尋

志願軍衛生員英伯藻寫給國內同學的信件,表達了對楊國良的敬仰之情。通訊員 鄧潤 攝

楊國良英勇犧牲後,戰友們紛紛給他的家人楊柏林寫信,表達對戰鬥英雄的崇敬心情:“楊國良的英雄氣魄正鼓舞著我們,他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我下定決心,要學習楊國良同志這種為黨、為人民服務的高貴品質。”志願軍衛生員英伯藻給國內同學寫信時,也表達了對楊國良的敬仰之情。

上甘嶺孤膽英雄楊國良——跨越半世紀的追尋

中國人民志願軍英雄名單和特等功臣名單。通訊員 鄧潤 攝

戰鬥英雄永垂青史

“楊國良”這三字銘刻在《大足志》上,永垂青史。

王爾昌回憶,當時全軍都在學習戰鬥英雄楊國良,其精神已深植在他的心中。對英雄精神的追尋他也從未停下。

2016年初,王爾昌帶著“尋找英雄楊國良故里”的心願回到了令他魂牽夢繞的故土。時間過去了六十多年,老家早已不是當年的模樣,英雄楊國良的老家在哪裡?尋找起來並不容易。

輾轉多地,終於有了眉目。2018年10月,他找到了楊國良的故里——回龍鎮水鴨村。

王爾昌飽含眼淚,在楊國良的故居前整整駐足一個小時。

他將“學習英雄楊國良,大足明天更輝煌”的橫幅掛在了楊國良的故居,寄託了思念,也寄託了期望。

九旬老人暮年回憶

6月份的水鴨村,生機盎然,成片分佈的翠綠稻田,與從白色磚房升起的縷縷炊煙融為一體。

龍盤山下,楊國良的故居,如今只剩下孤零零的屋基。房前半人高的野草,守望著沉寂的歲月。當年,楊國良出門的那條小道,依稀可見。

上甘嶺孤膽英雄楊國良——跨越半世紀的追尋

屋基內遺存下來的苔蘚密植的石臼、水缸傾塌的半邊灶臺,和半扇石磨是楊國良在故居留下的唯一印記。

“他就曾坐在這間屋子的門檻上,望著遠方的大地,懷揣著遠大的理想從這裡出發……”楊國良的發小楊雲凡從沒想過,那次從軍前的別離,竟是永別。

當楊雲凡再度聽到楊國良的名字,是在原大足縣政府(今大足區)為其舉辦的追悼會上。

上甘嶺孤膽英雄楊國良——跨越半世紀的追尋

楊家遺留下來的祖屋。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陳星 攝

如今,楊雲凡已經95歲,曾經那個同楊國良一樣意氣風發的少年,皺紋爬滿臉頰。

時隔多年,當再度提到楊國良,老人眼睛裡閃著淚光,難掩內心激動。

“他啊,我們就如兄弟,一起做長工,一起放牛,他是一個有志向的人……”回憶起往事,老人一度哽咽。

上甘嶺孤膽英雄楊國良——跨越半世紀的追尋

大足區一些作家、詩人探訪楊國良故居。大足區文聯供圖 華龍網 發

英雄事蹟代代相傳

英雄浴血沙場,人民沒有忘記。

大足區專門成立“對楊國良予以塑像及舊居修繕工作組”,要將英雄事蹟代代相傳。

今年5月28日,工作組前往水鴨村考察。楊國良烈士塑像和舊居修繕將陸續啟動……

6月16日,大足區一些詩人、作家來到水鴨村,探訪英雄楊國良的故居,進行創作採風,追尋先烈的足跡……

大足區關工委相關負責人說,將充分挖掘楊國良等烈士的英雄事蹟,用好紅色資源,教育引導青少年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永遠聽黨話跟黨走。

60餘年倏忽而逝,戰場上駭人的血跡早已無痕,但砥礪人心的“英烈精神”不會湮滅在如煙的歲月。這種精神不僅僅成為後人的“精神譜系”,更是化作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堅強磐石。

英雄早逝,浩氣長存。來源:華龍網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3637 字。

轉載請註明: 上甘嶺孤膽英雄楊國良——跨越半世紀的追尋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