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日本政府決定將福島核廢水排入大海中以來,全球多國的反對浪潮就從未停止,但儘管如此,日本政府卻仍然腆著臉狡辯“那些水喝了也沒事”,並堅持要在兩年後,開始排放核廢水。但事實果真如此嗎?大量科學研究證明,即便是經過處理的核廢水,也仍然含有很多無法去除的放射性殘留物質,而人類如果長期暴露在這些放射性物質下,將會產生難以估量的嚴重後果。
此外,有專家曾指出,這些含有放射性物質的核廢水一旦排放入海,將在10年後蔓延至全球的海域,到那時,全世界都將為日本的這一荒唐行為付出慘重代價。這番言論並非危言聳聽,據海外網12月15日報道,近日,日本研究人員最新研究就發現,2011年福島核電站發生事故後,其洩露的放射性物質已經一路浩浩蕩蕩抵達北冰洋。
據日本媒體訊息,在福島核洩漏事故發生約10年後,北冰洋首次檢出了放射性物質銫134,雖然目前檢測到的水平還只是微量,但研究推測,放射性物質銫134目前正繼續向北冰洋中心區域蔓延,與此同時,放射性物質銫137同樣也已經流入北冰洋。
就在上個月初,日本專家研究發現,曾在2011年福島核事故中洩漏的放射性物質銫137,已經蔓延至美國西海岸,之後放射性物質銫137將會隨著洋流繼續北上,再經過太平洋流回到日本東北部沿海,這一過程大約需要7-8年的時間。不少網友對此諷刺,銫137歷經數年,像迴旋鏢一樣扎向美國和日本自己,最終害人又害己。
這項研究結果也表明,短短10年時間,核廢水中的放射性物質就已經蔓延的如此之廣,如果日本不顧國際社會的反對,堅持把福島核廢水全部排入大海,將會造成怎樣的後果,日本政府這種不負責任的行為實在是令人膽寒。
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此前在回應相關問題時表示,放射性物質銫137在10年內擴散至北冰洋的結果,再次說明日本處置福島核廢水的決定,並不是自己的私事,而是關乎著全球海洋生態環境和人類健康,汪文斌警告稱,太平洋不是日本的“下水道”,日本如果與國際社會無法充分協商達成一致,絕不得擅自啟動核廢水排放入海的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