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沒了P2P生意的陸金所上市還有什麼亮點?

由 司空梓瑤 釋出於 科技

記者 | 吳洋洋

編輯 | 肖文傑

中國的Fintech(金融科技)公司都趕在了今年上市:總部在北京的京東數科、在杭州的螞蟻集團,和在上海的平安集團旗下公司陸金所。與在國內掛牌的京東數科和螞蟻集團不同,陸金所奔赴納斯達克。

陸金所的生意規模差不多是螞蟻集團的1/3。2020年上半年,兩家公司的營收分別為257億元和725億元。除了沒有支付業務,陸金所也像螞蟻一樣主營零售信貸和財富管理兩大類業務,其中零售信貸為主,2020年上半年,零售信貸佔陸金所全部營業收入的比重達到80.8%,財富管理佔據剩餘份額。這個結構與螞蟻的微貸和理財板塊相似。

而且,陸金所在兩項業務上的份額排名都沒有離螞蟻太遠。截至2020年6月,非傳統金融機構零售信貸領域的第一名(49.8%)和第二名(12%),以及非傳統金融機構財富管理領域的第一名(47.3%)和第三名(9%),分別由螞蟻和陸金所佔據。

這種相似性有利於海外投資者將對螞蟻集團的熱情部分投射到陸金所身上,但這兩家公司面向的客群和商業模式完全不同。

就業務佔比最大的消費信貸來說,螞蟻消費信貸中個人貸款的比重高達80.4%,其次是小微商戶的19.6%。從陸金所貸款的客群結構則完全反過來,其69%的資金貸給了小微商戶,並且,這些商戶並不在平安集團的生態裡,需要靠一批線下銷售重新去招募。

陸金所的流量來自三個部分。首先是一支自建的5.6萬人的線下銷售隊伍,接著是4萬人的線上和電銷隊伍(這是平安引以為傲的核心競爭力之一),最後是藉助平安集團原有的壽險代理人體系。2020年上半年,陸金所新增貸款中36.9%的客戶來自於平安。

陸金所將這種模式稱為“貸款領域的O2O”,在發展新客戶,或是為抵押貸款做抵押物評估時,線下隊伍會參與進來。當前,陸金所有19.3%的貸款是需要抵押的,而螞蟻的貸款生意已經完全線上化了。

這種差異來自於兩家公司完全不同的創業基礎。螞蟻起源於支付寶和阿里巴巴,有天然的流量入口和交易資料作為風控手段,這些都是從保險公司內部創立起來的陸金所所不具備的。

陸金所成立於2012年,初創期主營P2P時,陸金所還稱得上是一家時髦的Fintech公司。尤其2014年到2016年間,它是中國最大的P2P平臺。但2019年1月,P2P作為一種高風險“網際網路金融”模式被政策叫停後,陸金所於當年8月停止供給新的P2P產品,此後,它就轉型為如今這種以零售信貸和財富管理為主業的公司。

遠離了P2P的陸金所離流量也越來越遠,生意不再具有網路效應,獲客成本因此變得更高。根據招股書,2020年上半年,陸金所的銷售和市場費用同比增長了21.3%至43億元,在總收入中的佔比由2019年同期的30.3%提高至 33.6%。獲客費用是銷售市場費用的主要組成部分,根據中泰證券的測算,2018年至今陸金所零售信貸業務的獲客成本約為4000元/客。

與此同時,其新客戶數量並沒有同步新增。相反,2018年至2019年,陸金所新增信貸借款者的數量從280萬人下降到了210萬人,2020年上半年,新增借款者數量又進一步下降到了100萬人。

隨著網際網路上的個人使用者逐漸遠離陸金所的App,陸金所的風控師想要用資料為借款者建模的想法也越來越不實際。中泰證券推斷陸金所在疫情期間的逾期情況較為嚴重,根據是2020年上半年,陸金所在財務報表上列出了11.5 億元的信貸減值。

陸金所唯一超越螞蟻的地方可能在於其夠高的息差。根據招股書,陸金所存量無抵押合同和有抵押合同的年化率分別為29%和17% 。與之相比,螞蟻集團微貸使用者的借貸費用僅為13%~14%。

陸金所在招股書中稱:傳統金融機構在資料驅動的風險評估能力上有不足,貸款一般發放給有較長經營史和充足抵押物的借款者;網際網路科技金融平臺更聚焦於小額和短期的貸款。而陸金所模式可以彌補傳統金融機構和網際網路科技金融平臺的這些不足之處。

高息差對利潤率是好事,但它帶來的困擾更多。直接結果就是復借率低,公司需要不斷開拓新使用者,獲客成本因此將長期居高不下……這不是一個良性迴圈。

長期看,陸金所繼續從事貸款生意的資金來源也是挑戰。2017年,其資金主要來自P2P和消費金融公司。P2P生意倒下後,陸金所的資金來源就變成了銀行和信託公司,主要合作銀行是平安體系內的平安銀行以及渤海銀行等。2020年上半年,陸金所新發放的零售信貸中的60.6%來自於銀行資金,38.7%來自於信託資金。

另一個令人不安的訊息是,赴美上市之際,陸金所的高管團隊又變動了。近一個月左右,陸金所國際首席技術官盧峻、首席市場官潘飈和首席合規官徐風雷相繼離職。

本文版權歸第一財經所有,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翻譯。

常點在看,更及時獲取資訊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