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13日,由中國科協科普部主辦、果殼承辦的“我是科學家”第21期演講及特別場活動成功舉辦。
第21期“到野外去!”也是“我是科學家”2020年的第一場演講。5位演講嘉賓分別從植物演化、猛禽監測與保護、氣象、火山與地質研究等角度,為觀眾分享了野外科研工作的發現及背後的故事。中國科協科普部科普資訊化處副處長劉俊出席活動。
和往期不同的是,本場演講活動不設現場觀眾,而是透過線上直播的方式在網路實時傳播,吸引了超過300萬位熱愛科學的觀眾線上觀看,並在直播間踴躍提問,嘉賓也耐心隔空解答。
演講嘉賓。左起:顧有容、鄧文洪、董穎、季建清、卞贇
首都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教授、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顧有容分享的題目是《綠絨嵩、雪兔子、龍膽……為什麼高山上花朵更迷人?》。顧有容的主要研究物件是高山植物,“因為高山植物都美,尤其開花的時候特別漂亮。”
高山上環境比較極端,不僅紫外線強,還有低溫和大風。演講中,顧有容展示了許多高山植物的照片,並解釋了其性狀的原因:高山植物藍紫色花朵相對較多,是因為合成了較多的花青素以減少陽光的傷害;花朵往往大而豔麗,是靠消耗積累已久的資源吸引昆蟲傳粉……“植物之美本身就是科學問題。”
演講嘉賓顧有容:《綠絨蒿、雪兔子、龍膽……為什麼高山上花朵更迷人》
顧有容在演講中介紹,馬先蒿屬是他近幾年比較感興趣的類群,因為其形態多樣性較高,有助於理解植物與極端環境的協同進化過程。“看到一種特殊生物的時候,能夠有能力回答它為什麼長成這樣,這就是我眼中的科學之美。”
北京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鄧文洪演講的題目是《猛禽守護生態系統,而我想守護它》。鄧文洪對野外的興趣,源於本科期間一次在大興安嶺對黑嘴鬆雞的調查。“我第一次看到鳥類還有這麼嚴格的社會等級,讓我真正接觸到動物世界的神奇。”
猛禽是鄧文洪重要的研究物件,“簡單來說,猛禽就是吃肉的鳥。”演講中,鄧文洪結合自己的科研經歷,著重介紹了攻擊性強的灰臉鵟鷹和領地性強的長尾林鴞。他指出,猛禽其實離人們並不遠,北京就是一個遷徙通道。
演講嘉賓鄧文洪:《猛禽守護生態系統,而我想守護它》
作為生態系統中的關鍵類群,猛禽對動物群落有很強的調控作用,同時影響著生態系統的物質迴圈和能量傳遞。為了更好地守護猛禽,鄧文洪每年春季和秋季都會在猛禽遷徙必經的百望山和望京樓等地進行監測,目前已經堅持近十年。“人類是大自然中的一員,不能凌駕於其他物種之上。”
在題為《追風、逐雨、趕沙......逆行,是為了讓更多人免受災害之苦》的演講中,中國氣象局高階工程師卞贇分享了他的“追風”經歷。卞贇出生於氣象世家,剛加入中國氣象局時,他更想當一名預報員,把脈天氣、診斷未來。結果,誤打誤撞走到臺前,成為了追風記者,報道氣象災害。
“我追過很多次颱風,去的最多是蒼南縣,幾乎每一次都是嚴重的水災,並伴隨山體滑波、泥石流等次生災害。”除了追風,卞贇也追沙塵暴、追凍雨、追強對流天氣等各類氣象災害。在報道中給公眾科普氣象知識,傳播些防災減災的技巧;同時藉助災害天氣事件進行一些科學資料收集,用於氣象科研。
演講嘉賓卞贇:《追風、逐雨、趕沙……逆行,是為了讓更多人免受災害之苦》
為什麼一定要去現場追風?卞贇的解釋是:很多人尤其是內陸居民,很難想象氣象災害有多嚴重,說再多不如親眼所見。近距離拍攝災害現場,可以讓公眾更直觀瞭解到氣象災害能達到多麼惡劣的程度,並透過科普幫助大家避免可能的風險;同時,這些資料也能用來輔助科研。“這樣,以後再遇到類似情況,透過這些科普資訊的傳遞,能夠在每一次大災中哪怕多挽救一條生命,我覺得就是很有意義的一件事情。”
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教授季建清帶來題為《為什麼火山是永恆的話題?它關乎好奇心、重生和時間》的演講。在他看來,火山與人類休慼相關,“火山噴發釋放出的水和各種成分的氣體,構成了水圈和大氣圈,並深刻地影響我們的環境。”比如1815年坦博拉火山噴發,導致1816年整個北半球經歷了‘無夏之年’,農作物減產。
火山噴發導致周圍生命的毀滅,但毀滅後,沉降的火山灰又會給生命輸送新的養分。“火山物質是生命不可或缺的營養,世界上幾乎所有活動火山,或是近期有噴發的地區,都是生命聚集和繁茂之地,比如我們東三省的黑土地。”
在有文字之前,人類遭遇的災難無從記載。季建清老師介紹,火山年代學可以根據沉積於各個地層的火山灰,判斷火山噴發的年代,匹配火山事件與環境災難。“我們去野外,採集火山樣品,在室內做實驗,反覆測試檢驗,精益求精,就是希望在時間上,把我們感受的環境變遷、生生死死、社會動盪與火山噴發對應起來——進而,理解過去和現在。”
演講嘉賓季建清:《為什麼火山是永恆的話題?它關乎好奇心、重生與時間》
在題為《如何讓綠水青山,真正變成金山銀山》的演講中,中國地質調查局地質環境監測院地質遺蹟調查監測室主任董穎分享了她建造地質公園的故事。“發現地質遺蹟里美的景觀,鑑評其科學價值,提出可保護開發利用的方式,這就是我的工作。”
建立地質公園,也推動了公眾對地質科學的認知。“比如,一開始,薊縣剖面在普通人眼裡就是一個地層或者一塊岩石,但地質學家看來,它代表了8億年前海洋形成的古地理環境。”
演講嘉賓董穎:《如何讓綠水青山,真正變成金山銀山?》
“在我眼裡,每一塊岩石都是有生命的。”在董穎眼中,她的工作充滿創意,可以把地質遺蹟變成公眾眼中的詩和遠方,“大家對精神世界的追求越來越高,我們需要發現更多詩和遠方,把美麗、知識、文化帶給大家。”
在隨後的特別場中,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地球科學與資源學院副教授邢立達帶來題為《追尋恐龍足跡,窺見遠古時代的恐龍畫卷》的演講,分享了他研究恐龍足跡的故事。與刑事偵查中的足跡鑑定類似,恐龍研究者也能透過恐龍足跡得到資訊。“恐龍足跡研究的是恐龍的生前事,能帶給我們古行為學的知識。”
“之前我想研究恐龍化石,但後來覺得足跡也很有意思,很多資訊可以互相彌補。”邢立達曾兩度在重慶綦江錯失恐龍足跡發現的機會,那裡也是他研究開始的地方。演講中,邢立達介紹了他研究的有趣足跡,並解釋了其中蘊含的資訊。
演講嘉賓邢立達:《追尋恐龍足跡,窺見遠古時代的恐龍畫卷》
邢立達還介紹了在四川昭覺礦區的研究經歷。他不僅在廢石堆找到了翼龍足跡,還在礦區爆破間隙發現了中國第一道確鑿的恐龍游泳跡。“我們古生物研究者最大的享受就是它的未知,每天都可能增加一個新的認識,這種更新迭代的速度是其他學科遠遠比不上的。”
演講結束後,中國科協科普部科普資訊化處副處長劉俊為現場科學家頒發聘書併合影留念。
中國科協科普部科普資訊化處副處長劉俊為現場科學家頒發聘書
未來,“我是科學家”系列演講將會持續舉辦。“我是科學家”內容平臺將聚集更多科學家、科技工作者,一同探索科普之路,建築完善的科普傳播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