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潤和市場,面對恆河兩岸這片廣袤的土地,蘋果選擇了前者。
根據外媒TechCrunch的報告顯示,從去年第三季度開始,印度就已經正式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二大智慧手機市場(僅次於中國)。並且,當全球主要智慧手機市場都開始出現飽和甚至下滑的時候,印度市場依然保持著較高的增速。
資料顯示,印度市場去年一共銷售了1.24億部智慧手機,同比增長了14%。根據IDC的統計資料顯示,在全球前20個表現最好的智慧手機市場中,印度的增速排名第一。另外,Counterpoint Research的調研結果表明:在2017年,有7千萬印度人首次使用智慧手機,而印度的智慧手機使用者數量也在這一年躍升至3.7億。
面對這樣一座不斷“膨脹”的金礦,全球智慧手機企業都在瘋狂加碼。但是作為行業的翹楚,蘋果反而離印度越來越遠……
印度使用者“愛不起”蘋果
9月12日,蘋果在喬布斯劇院正式釋出了今年新款的iPhone系列。在整體升級幅度有限的情況下,新機的價格卻創下了新高。其中,入門定位的iPhone XR售價高達750美元,旗艦級別的iPhone Xs Max售價更是高達1099美元。
這樣的價格在其他市場或許不會“嚇跑”忠實的果粉,但是在印度市場,蘋果的logo可就沒有那麼大的魅力了。2018年Q2以後,印度市場正在迎來新一波換機潮,幾乎所有廠商都都試圖透過這波浪潮收割更多的使用者。為此中國品牌OPPO、小米等更是推出了全新的子品牌來拉新,但是這波從功能機向智慧機轉化的換機潮,可能將和蘋果擦肩而過。
根據調研機構Counterpoint公佈的資料顯示,2018上半年iPhone手機在印度銷量不足100萬臺,市場份額僅有2%。而根據彭博社的報道稱,今年上半年蘋果印度市場已有多名高管相繼離職,最主要的原因正是蘋果的出貨量在當地市場持續萎靡。
造成蘋果在印度市場失寵的主要原因,是iPhone相對於其他智慧手機品牌高昂的售價。大家都知道,每年釋出的新款iPhone由於各國稅收政策差異,導致在不同地區的終端售價也大相徑庭,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身邊不少人喜歡買港版、日版iPhone的主要原因。而印度相關稅收政策對當地蘋果使用者並不友好,去年 12 月,為了保護電子產業,印度宣佈提高電子產品的進口關稅,其中手機進口關稅由 10% 提升至 15%,今年這一比率又增長到了 20%。
這也導致幾乎“完全進口”的iPhone在印度國內售價高昂。以去年蘋果的旗艦機型iPhone X為例,蘋果官方的售價為999美元,但在印度市場的終端售價卻高達1400美元。據統計,印度市場的iPhone X終端售價在全球所有銷售地區中位列第二。目前,美國市場起售價為749美元的iPhone XR在印度的零售價為7.69萬印度盧比(約合1065美元),這道門檻明顯限制了不少當地使用者。
與這樣高昂零售價相對應的,是印度市場使用者的羸弱的購買能力。資料統計,今年三月印度智慧手機市場的平均單機售價約為10000 盧比(約合942元人民幣),而iPhone動輒高達1000美元(約合72500盧比)的售價考驗相當於是普通使用者七倍的勇氣和財力。
另外,同為高階市場競爭對手的三星,由於透過在印度本土建設工廠,採購印度本地零部件,從而避開了很多稅費,使得三星的旗艦機型在印度本地售價比海外市場還低。以128GB版本的Note 9為例,該機在美國的零售價為999美元,而在印度只需要940美元。
當然,印度使用者的最愛還是中低端機型,而這一市場則被主打價效比的中國手機廠商佔據。根據IDC公佈的印度市場今年二季度手機銷量排名來看,小米、vivo、OPPO分別位列印度市場的一、三、四名,市場份額分別為29.7%、12.6%、7.6%。
面對這種尷尬境地,蘋果也曾嘗試做出過一些改變。去年中旬,蘋果針對印度市場採取的“低價”策略,是重新將2014年釋出的iPhone 6機型重新升級銷售,售價約等於人民幣2800元。今年初,蘋果又在印度市場加大了iPhonee 6S 和 iPhone SE的生產規模。但是,這些便宜的老舊機型並沒能緩解蘋果在印度市場的尷尬,整體市場表現依舊堪憂。
蘋果能否等來印度消費升級?
對於印度市場的頹勢,究其原因還是價格,這一點蘋果應該比誰都明白,但是它卻心有餘而力不足。因為在蘋果的萬億市值背後,業績和利潤的壓力是外界難以想象的。特別是在全球絕大多數智慧手機市場已經接近飽和、蘋果銷量已經受到衝擊的當下。
根據counterpoint的資料顯示,去年8388元起售的iPhone X用了將近十個月的時間,完成了6000萬臺的出貨量。而這一成績,四年前的iPhone 6只用了6個月時間。在銷量增長陷入停滯的同時要保證相近的利潤,蘋果只能選擇增加單品售價。
這種以價換量的方法確實獲得了一定效果。資料顯示,過去一年雖然iPhone X由於高售價導致整體銷量放緩,但是在發售十個月內其所帶來的整體收入卻與當年iPhone 6的營收相差無幾。從公司整體銷量來看,過去9個月,iPhone的全球銷量幾乎與去年持平,但是依靠漲價,蘋果的總營收卻實現了15%的增長。另外,由iPhone提價帶來的ASP增長,也顯著提升了蘋果股價的漲幅,一舉幫助蘋果突破了萬億美元市值。
對此,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師也表示,考慮到DRAM記憶體晶片和NAND快閃記憶體芯片價格的下滑,iPhone更高的銷售單價也意味著其將會給蘋果公司帶來更高的毛利率。近期摩根士丹利將蘋果股票的目標價上調至247美元,重申增持評級。
所以,現階段從公司經營的角度看,蘋果這樣的做法並沒有錯。與其為了印度市場而在價格上做出大的妥協,不如在其他市場透過提高售價來保證利潤的增長。畢竟,價效比這個詞似乎從來就跟蘋果不沾邊。
暫時放棄印度市場,或許是一個必然的選擇。
但從長遠來看,蘋果的高零售價格也會令其一步步失去印度廣大的潛在使用者。當然蘋果可以透過類似小米、三星等在印度本土製造的方式來降低售價,但這並不能從根本上改變其高售價的問題。現階段的印度智慧手機市場還處於一個萌芽階段,低端機在普及階段一定會是主流,這是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所以,從現在的市場策略來看,蘋果的產品或許真的不適合在當地發力。
或許蘋果是在等待印度市場的消費升級浪潮,當市場走過培育階段,印度使用者更願意接受售價高昂的旗艦手機時,蘋果再去發力也不遲。但是,現在幾乎所有的智慧手機廠商都在盡最大努力將使用者拉入自己精心準備的生態圈中,特別是在所有手機廠商拓展loT生態的當下。一旦使用者完全適應和進入其他廠商的平臺生態圈之後,蘋果再想拉走這些使用者的難度可想而知。
這一點,智慧手機界使用者忠誠度最高的蘋果最為清楚,畢竟它就是生態圈玩法的“祖師爺”。
所以,如果坐視自己的市場口碑和影響力在印度市場逐漸低迷,即便將來印度手機市場進入消費升級階段,蘋果的各種高招還能挽回多少市場份額?對於這個充滿活力的市場,救還是不救,是個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