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快遞進村“最後一公里” | 大家談

電商助農、網上購物、直播銷售……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普及,農村地區的消費潛力不斷釋放。然而由於農村物流體系建設相對滯後,快遞進村難成為一個制約短板。國家郵政局近日印發《關於開展“快遞進村”試點工作的通知》,以此帶動全國“快遞進村”工程更快、更好推進。本期大家談,我們邀請三位專家學者,與讀者一起探討。

——編 者

貴在因地制宜

趙國君

快遞進村,對於推進農產品進城到戶、工業品下鄉入村,促進城鄉商品流通、拓展農村消費,促進鄉村振興具有重要意義。實際上,早在2014年,國家郵政局就啟動了“快遞下鄉”工程。儘管快遞服務網路覆蓋率不斷提高,但快遞進村仍面臨一些難題,運營成本高是主要障礙。

啟動試點工作,消除快遞進村的難點,因地制宜是關鍵。各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資源稟賦、區位交通等因素各不相同,這就決定了推進快遞進村,必須統籌規劃、因地制宜地探索適合本地農村電商發展的模式。惟其如此,才能實現快遞進村、長久駐村。

因地制宜推進快遞進村,需要在資源統籌基礎上完善提高。有關硬體並非都需要新建,現有農村代收點、便民超市等都可以利用起來,加強規範化建設;在軟體配套上,要最佳化農村電商運營環境,做大農村電商業務量。同時結合本地實際,推廣郵快合作、快快合作、快交合作、快商合作等多種模式,提升本地寄遞能力,形成發展的長效機制。

(作者為北京郵電大學郵政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打通快遞進村“最後一公里” | 大家談
圖片源自網路

與電商協同發展

鄒旭鑫

快遞與電商的發展相互依賴、相輔相成。然而農村地區居住分散、鄉村道路建設落後、物流配送效率低下等問題,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農產品上行進城和工業品下鄉進村的雙向流動,制約了農村電商的發展,電商發展的相對落後又進一步導致了農村快遞的發貨需求低,直接影響了快遞公司在農村的網點佈局和建設。

破解這一發展困境,須將農村電商線上發展與農村快遞物流線下體系最佳化相結合,這離不開政策的撬動和引領。政府部門應透過資金扶持、稅收優惠、人才引進、加大物流基礎設施建設等方式提供政策支援,最佳化農村地區電子商務和快遞物流的發展環境和運營條件,鼓勵企業增強科技創新能力,大力推廣無人車、無人機等新技術手段的應用,培育特色農產品網銷品牌,打通農村快遞物流的“最後一公里”。

(作者為北京物資學院經濟學院講師)

打通快遞進村“最後一公里” | 大家談
圖片來源:中新網

形成協作合力

張 昊

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普及,網上購物也日漸成為農村風尚。但由於快遞無法直接到家,村民只能前往數公里外的鄉鎮或縣級配送點自取。城鄉間快遞業發展不平衡,客觀造成農村地區生產生活相對不便。

究其原因,農村居住密度較低,交通條件有限,快遞企業需要更大的成本投入。特別是在發展初期,使用者使用習慣尚在培育之中,業務量難以達到規模經濟;加上農村快遞發件量少,返程運輸空載率高,企業也可能會面臨虧損。

依託現有資源、深入開展合作,是拓展業務、突破瓶頸的有效辦法。一方面,可以在縣或鄉鎮一級建立規範、統一的協作機制,推動業務整合、削減運營成本。另一方面,應充分發揮農村小賣部的作用,減少投入成本。這一過程的關鍵在於建立有效的業務合作模式並不斷最佳化。政府則應注意統籌快遞、電商、冷鏈等政策,形成合力、做大規模,促成業務模式的形成。

(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副研究員)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312 字。

轉載請註明: 打通快遞進村“最後一公里” | 大家談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