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迅達 機器人出列 搶灘全球市場

利迅達 機器人出列  搶灘全球市場

    利迅達推出的高爾夫球頭打磨機器人系統。企業供圖

    7月10日,星期五。這天一早,佛山市利迅達不鏽鋼裝置有限公司、廣東利迅達機器人系統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霍錦添,就踏上了去北方的航班。

    他此行的目標,是太原鋼鐵集團(下稱“太鋼”)近幾年研發出的新品——抗菌不鏽鋼。

    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帶有健康理念的產品瞬間走紅,霍錦添沒少接到下游客戶對抗菌不鏽鋼材料的需求。帶著需求,他與太鋼不謀而合,雙方有望在佛山建立一個戰略合作的實體,共同推出新型抗菌不鏽鋼及加大太鋼產品在華南地區的市場佔有率。

    與此同時,霍錦添集中精力打造的新跑道——機器人產業也在積極應對新挑戰。目前,公司正在緊抓重型汽車等行業的新需求,讓更多的機器人裝置走出國門。

    ●南方日報記者 羅湛賢 王謙

    服務“宅經濟”

    不鏽鋼行業現韌性

    讓霍錦添有合作底氣的,首先是來自下游行業對抗菌不鏽鋼的需求。

    “疫情發生後,我收到一些客戶的諮詢、詢價,尤其是在廚具、餐具和醫療器械這些行業,應用還是很廣泛的。”霍錦添說。

    而需求,則來自不鏽鋼下游應用行業在疫情當中展現的韌性。成立於1991年的利迅達,下游客戶主要包括大型工程、鐘錶料、水槽、廚具、電梯、汽配、家電和醫療器械等。疫情當中,海內外的“宅經濟”,讓水槽、餐廚具、小家電等產品需求大漲。

    “應該說,不鏽鋼行業受到疫情的影響並不大,即使整體略有下滑,幅度也在5%左右。而家居用品、廚房用品、水槽、醫療器械等,需求更是不降反增。”霍錦添說。

    同時,抗菌不鏽鋼材料,成為市場新的“必爭之地”。“疫情可能也就是幾個月時間,就看誰能更快速地推出抗菌的產品,或許誰先推出,誰就可以成為‘網紅’爆款。”霍錦添說。

    成立於1991年初期的利迅達,最初從事鋼鐵進口貿易及國內銷售。2003年開始,為滿足客戶需求,公司投資興建了不鏽鋼大型加工中心。經過十多年發展,利迅達已經成為華南區域裝置最先進、加工與銷售能力最強的企業之一,也是山西太鋼、張家港浦項、青島浦項、上海寶鋼、崑山大庚華南地區戰略合作伙伴,月代理銷售冷、熱軋不鏽鋼板過萬噸。

    這就為利迅達搶抓抗菌不鏽鋼材料推廣機遇創造了優勢。霍錦添透露,早在2005年,公司就與太鋼建立了合作關係,如今已經成為太鋼在華南區域的總代理。未來,雙方有望在佛山建立一個戰略合作的實體,利用利迅達的生產加工平臺、管理團隊和營銷渠道等,共同推出新型抗菌不鏽鋼及加大太鋼產品在華南地區的市場佔有率。

    “太鋼早在幾年前就研發出了這種新品,在品質等方面都具有優勢。而在疫情發生後,其他的鋼廠也在加快研發抗菌不鏽鋼,我們更要加快與太鋼的合作步伐。”霍錦添說。

    直面“天花板”

    機器人產業逆勢突圍

    在傳統不鏽鋼業務尋求新突破的同時,近年來霍錦添集中精力打造的新跑道——機器人產業也在積極應對新挑戰。

    作為佛山最早一批機器人企業,早在2008年金融危機之時,霍錦添就敏銳地意識到中國製造“人口紅利”消退的轉折,用了3年時間“燒錢”6000萬元,果斷進軍機器人整合系統領域。

    此時,一場機器人變革正在中國製造業興起。2013年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市場。站在風口之上,2014年以後,搶得“頭啖湯”的利迅達實現了厚積薄發。僅2014年產值就同比增長了幾倍,銷售收入突破1億元。

    然而,經過了6年的高速增長後,國內機器人產業開始觸碰到“天花板”。根據國家統計局的資料顯示,2018年9月,國內工業機器人產量首次轉入負增長。

    在霍錦添看來,機器人產業收縮很大程度上受下游需求影響。其中工業機器人應用量最大的汽車行業逐步探底,尤其是近年來國內乘用車進入負增長,拖累了工業機器人產業的整體發展。

    不過,下行中亦有向上的機遇。在龐大的汽車自動化應用市場中,重型汽車還有較大的發展空間。“在新一輪基建熱潮之下,重型汽車的需求量會大增,而且與乘用車相比,更新換代的週期更快,對生產自動化的需求也更大。”霍錦添分析。

    相比起乘用車,重型汽車的供應鏈體系較為開放,早在幾年前,利迅達就開始與全球最大半掛車橋製造商——富華機械建立合作。東風汽車、一汽重卡、濰柴發動機等國內知名企業也在運用利迅達的機器人,為汽車零部件去毛刺、裝配、打磨,實現減員增效。

    作為國內打磨拋光行業領頭羊,利迅達憑藉多年技術的深耕,填補了國內打磨拋光機器人領域的標準空白。其中在“力控強度”和“位移補償”兩個關鍵效能指標,與同行業水平相比工作效率提高50%以上,產品合格率提高30%,為產品應用提供可靠技術支撐。

    霍錦添認為,作為民企,除了價格上有優勢外,更重要的是利迅達在汽車以及其他一般工業領域積累的技術經驗和應用解決方案更豐富。

    而在一般工業領域,機器人應用市場亦不乏一些細分需求的增長。“疫情期間,人們都被迫在家裡做飯,小家電及餐廚具製造領域‘機器換人’的需求依然保持較好的態勢。”霍錦添說。

    主動“走出去”

    助力中國智造佈局全球

    憑藉著產品良好得到效能和可靠的品質,利迅達的機器人業務不但在國內市場“攻城略地”,還強勢挺進海外市場。

    最近,霍錦添正在忙於為兩批裝置做最後除錯,隨著疫情的好轉,預計下月就可以正式出口到東南亞。“如果不是疫情的影響,我們的出口業務會發展得更快。”

    早在5年前,隨著國內人力成本上漲,在利迅達駐紮的大本營珠三角,不少企業開始向東南亞、北美等地設廠。利迅達再次捕捉到這一次機會,成功開啟佛山拋光打磨機器人在海外的市場,向墨西哥出口了數十套自動化拋光打磨裝置。

    近兩年來,隨著國際貿易摩擦加劇,為了規避出口風險,國內企業向外擴張轉移的趨勢越來越明顯。“我們合作的一箇中山的工廠,因為水槽遭遇美國反傾銷,他就將中國工廠複製到海外,在歐洲設兩條線,在北美設兩條線,全部上自動化。”霍錦添介紹,在此帶動下,近年來公司每年出口業務均保持20%—30%的增長。

    利迅達機器人的出海經歷,正是中國製造從引進來到走出去的一個典型。當初,霍錦添曾冒著風雪到義大利尋求引進先進拋光打磨自動化技術合作。如今,經過多年的積累,憑著機器人衝向國際的利迅達,也建立起中國智造的海外優勢。

    在他看來,國內整個機器人自動化技術和方案已經成熟,將其搬到國外,成本要比在海外操作要大大降低。

    霍錦添預測,未來中國將從產品走向世界到製造業商業模式走向世界,越來越多中國製造企業到海外設廠,形成研發銷售總部放在國內,製造生產放在海外的全球產業鏈新格局。利迅達機器人將加大研發,努力實現整個車間的智慧化生產,幫助客戶把工廠輸出到海外。

    “我們的目標已經不僅僅是多賣幾臺機器人,而是幫助中國製造在全球進行再定位。”對利迅達的國際化前途,霍錦添信心滿滿。

    ■手記

    讓中國的機器人走遍全球

    提到機器人,或許有人會第一時間聯想起發那科、庫卡、ABB、安川電機這“四大家族”。這些業內龍頭,常常以令人炫目的“黑科技”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然而,常常被人忽略的是,論及機器人應用場景的豐富性與可能性,中國必定是全球第一。

    五金機械、家電3C、紡織服裝、陶瓷餐廚……有多少“中國製造”擅長的行業,幾乎就有多少個機器人的應用場景。而隨著5G、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技術的進步,以及人力成本不斷攀升,機器人在國內應用場景只會逐步增加。

    巧合的是,國產機器人業務的發展史,也是一部中國產業不斷升級、自動化程度逐步提高的演變史。從最初為廚具、家電、日用品等企業提供鋼材,再到為他們同時提供鋼材和加工鋼材的機器人,利迅達的機器人,正是這個演變史的最好註腳。

    今天,隨著中國製造業不斷走出去,利訊達也得以走出國門,迎來更廣闊的發展機遇。我們期待,隨著中國製造業的全球再定位,中國造的多種多樣的機器人,也可以走遍全球。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3260 字。

轉載請註明: 利迅達 機器人出列 搶灘全球市場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