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人工智慧和大資料發展要做增量,而不是取代人類

在今天上午舉行的2020世界人工智慧健康雲峰會專題論壇上,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副院長吳凡和華山醫院教授張文宏,就“AI如何應對全球性公共衛生突發事件”展開了一場精彩對話。兩位專家結合上海抗擊疫情的經驗,認為,人工智慧和大資料的發展是在做增量,而不是取代人類。請聽記者趙宏輝、劉婷發來的報道。

「聽」人工智慧和大資料發展要做增量,而不是取代人類

"人吧,不能什麼事都不做的,全讓機器做,這個不是什麼好事。所以大資料將來的發展,你一定要揪準,有哪些東西會給我們做增量的,而不是來取代我們,我覺得取代毫無意義。"

「聽」人工智慧和大資料發展要做增量,而不是取代人類

聽上去,張文宏似乎又給人工智慧及大資料的發展潑了一盆“冷水”。但實際上,他強調的是,發展人工智慧,不應以“取代和盈利”為目標,要正確理解人類與人工智慧之間的關係:

"大資料的發展必須跟人類的長遠的發展的方向一致。你現在就每一個大資料出來把人給取代掉,然後讓我來掙錢,這種做法全部是錯的。"

吳凡對此表示認同。她說,在上海抗疫的過程中,充分運用了人工智慧和大資料技術,第一時間去追蹤病例和密切接觸者,在感染者和民眾之間挖出了一條安全帶。但同時,人的主觀能動性,依然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聽」人工智慧和大資料發展要做增量,而不是取代人類

"帝國理工就給上海預測了新冠疫情應該是80萬感染者,那本土病例只有341個。差別就在腦袋上,要不然要專家幹什麼呢?比如說上海,不僅用了傳染病動力模型來預測,我們還加了人的社會交往的神經網路模型。所以這些模式的界定,它是需要科學、經驗。"

人類要充分利用技術,但不能迷信技術。張文宏認為,上海乃至全國很多省市抗疫的成功經驗,就在於一個“快”字:

"平臺期一過掉以後,人為的再去做追蹤,事實上你已經沒有機會了。這次防控的核心,它就是快。就像北京這一次一樣的,在早期使用大資料,提供了一個可以操作的時間視窗。"

在談及人工智慧在臨床醫學上的實際應用時,張文宏坦言,目前還存在較多障礙:

"Top的醫生,對你大資料裡面出現的例外情況,按照自己的經驗和邏輯,在自己的腦子裡產生新的資料;現在人工智慧,它只能不斷地學習,但是它很難產生新的一些資料。用為一種輔助診斷。"

兩位專家都表示,未來,人工智慧發展的潛力無限,期盼看到人工智慧、大資料等技術和人類醫生的深度融合,繼而打造一個更完整、更智慧、更高效的公共衛生體系,為全民服務。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939 字。

轉載請註明: 「聽」人工智慧和大資料發展要做增量,而不是取代人類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