撐就業,擴規模,微信2019年帶動2963萬個就業機會
今天,騰訊微信與中國信通院共同釋出了《2019-2020微信就業影響力報告》。報告顯示,由公眾號、小程式、微信支付、企業微信等共同構成的微信生態,具有連線超過12億微信使用者的天然優勢,透過創造新型就業崗位、提高勞動者數字技能、促進人才供需精準對接,為國家穩就業提供了重要支撐。2019年微信帶動就業機會2963萬個,其中直接帶動就業機會達2601萬個,同比增長16%。2020年以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微信作為新生產工具,以豐富、完善的生態能力和數字化工具在穩企業、穩就業上發揮了積極作用。
全民數字化就業時代來臨,小程式日活超4億成帶動就業“最強動力”
微信作為數字化經濟的代表,隨著其生態的蓬勃發展,推動了經濟的快速發展,並創造和穩定了大量就業,據測算,2019年微信帶動就業機會2963萬個,其中直接帶動就業機會達2601萬個,同比增長16%,2014年以來年均增長22%,間接帶動就業機會362萬個。
微信就業生態總體呈現出三個新趨勢:
就業生態從數字化崗位向崗位數字化轉變——微信生態不僅催生了專門負責微信公眾平臺、小程式、企業微信、微信支付的服務運營、開發、設計和維護等新型行業崗位,同時也不斷促進傳統行業線上線下的融合,增添了大量數字化運營崗位,推動了各行業從“數字化崗位”到“崗位數字化”的轉變,全民數字化就業時代已然來臨。
從穩定的僱傭關係向按需結合、靈活發散的就業方式逐步普及——微信小程式、公眾號讓勞動者能快速對接供需,微信支付讓人們能夠便捷的獲取勞動報酬,促進了微信就業從“公司 僱員”的僱傭形式轉移到“平臺 自由職業者”的按需結合形式。此外,靈活的就業模式、豐富的就業渠道、較低的從業門檻也是微信平臺就業的特點,微信在求職端為務工人員提供多樣的工作選擇,增加就業機會。
微信作為新生產工具將成為數字化就業的標配——隨著微信全平臺生態能力的開放,微信小程式、微信支付、企業微信等也將繼續深耕產業轉型互聯的核心需求,為行業使用者及合作伙伴提供更有價值的微信產品“工具箱”。其中,小程式更是成為微信帶動就業的核心引擎,2019年,小程式日常活躍帳戶數超過4億,加速滲透生活場景,更直接帶動就業機會536萬個,相比2018年增長195%。
微信生態打出“組合拳”,助力疫情期間“穩就業”
2020年以來,新冠疫情的爆發對經濟發展帶來了巨大沖擊,而數字經濟是恢復經濟執行常態、保障就業穩定的重要手段。在此次疫情中,微信生態的數字化能力為抗擊疫情、穩定就業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援。
在疫情初期,企業微信就免費開放遠端協作辦公服務,推出了健康報備、內容協作、檔案共享等新功能,最佳化企業復工後的數字化辦公環境。據測算,69.3%的生態主體表示六成以上崗位可透過微信、企業微信遠端辦公。餐飲、服務、物業等行業的頭部企業也藉助企業微信和微信互通實現對外高效服務,線上營收得到大幅增長。
餐飲企業西貝透過企業微信,1月份在線上添加了3萬多名客戶,全國每天200多家門店客戶經理連線著9萬多名顧客,並提供線上送餐和食材訂購,線上營收佔到了總營收的80%以上;知名服裝品牌歌莉婭利用企業微信和顧客進行連線等措施,進行線上銷售。10天內,每天的GMV都超過120萬,最高一天將近300萬。
疫情期間,線上業務的爆發性增長,也讓開發、運營需求,小程式直播帶貨、遠端導購、公眾號內容編輯、小程式開發運營等崗位需求大幅增加。據測算,11.1%的小程式開發者,14.5%的微信服務商在疫情期間增加了工作崗位,崗位總數增加59.7萬個,有效地帶動就業增量。
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5月11日釋出《關於對擬釋出新職業資訊進行公示的公告》,擬新增10個新職業,包括區塊鏈工程技術人員、社群網格員、網際網路營銷師、資訊保安測試員、區塊鏈應用操作員、核酸檢測員、線上學習服務師、社群健康助理員、老年健康評估師、增材製造(3D列印)裝置操作員。其中,在“網際網路營銷師”職業下增設“直播銷售員”工種。
在疫情期間,各地紛紛藉助小程式輕量、便捷的特點,為廣大求職人員和復工企業“牽線搭橋”。 西安航空基地與騰訊雲聯手打造了WE智造小程式,短短4天時間,幫助西安航空基地轄區60多家企業解決160多個復工過程中的棘手問題。在全國範圍內,WE智造微信小程式已經被11個地區的企業用來開工復工,覆蓋的員工數量超50萬。微信生態還在求職端為務工人員提供多樣的工作選擇,增加就業機會,截至2020年4月,微信平臺上就業、招聘相關的小程式有15430個,日活躍使用者150萬。其中2019年新增3710個,增幅達到34%。
微信不斷催生新職業、新工種,高效帶動線下及重點人群就業
微信透過多年來的生態建設,讓就業門檻不斷降低,整體就業生態呈現出年輕化、產業鏈條延長、線上價值帶動線下就業等特點,並打破時空限制、解放體力勞動,促進了應屆大學生、退役軍人、農民工、家庭主婦、殘障人士等重點群體的就業,同時加快了數字化就業崗位在三四線城市的普及。
資料顯示,微信就業人群中,年輕人、大學本科生是主力。55.8%的生態主體超過一半員工年齡在16-29歲之間。從學歷分佈看,55.0%的生態主體超過一半員工是普通本科學歷。2018年,華南師範大學化學專業的研究生孔源豐獨立開發了一款小程式——Lab管家,為廣大科研人提供一個透明的實驗室儀器資訊平臺,提高實驗室儀器預約管理效率。上線6個多月,Lab管家小程式便獲得4000多個高校使用者,大大超出孔源豐的預期。
微信就業門檻的不斷降低,讓以退伍軍人、農民工、家庭婦女、殘障人士等為代表的重點人群,也能透過快速學習掌握數字化技能,投身新經濟領域。此外,以智力勞動為主的微信就業生態也催生了一批優秀的女性創業者,生態內女性就業比例達到47.5%。陝西鎮坪縣推出“協會 微信平臺 殘疾人”模式,利用微信帶動35名重度殘疾人累計傳送便民、服務、廣告及商業等資訊20餘萬條,累計收入60餘萬元,月人均收入達3000餘元,幫助殘疾人增收脫貧。
服務商作為微信生態的重要一環,也是新型崗位的“孵化器”,透過為使用者等提供開發、運營、設計等多種服務,延長產業鏈,帶動更多就業機會。微信也不斷透過推出各類針對服務商的扶持計劃,幫助服務商更好成長。據調查顯示,2019年微信生態內小程式服務商、企業微信服務商、微信支付服務商總共帶動就業292萬人。服務全國70萬家線下商戶的武漢利楚掃唄,疫情期間累計為4000多家商戶上線小程式。其中一家做生鮮超市透過利楚掃唄接入了到家小程式,上線後日均交易額達到了3萬,比之前高出40%。
此外,線上線下融合運營的智慧零售模式也為零售行業注入了全新活力,而小程式則成為商家落地並推進智慧零售的重要手段,帶動了大量線下交易環節。
隨著新就業形態的不斷湧現,就業方式也在向更靈活的方向發展。2019年微信帶動的直接就業機會中有1519萬個是兼職就業,佔總直接就業機會近6成。來自廣東的吳武澤透過自己的繪畫知識,創造了一系列表情包,目前已上架了40套表情包,最熱門的一套已經被下載了1.27億次,傳送量超過70億。
隨著微信數字化工具的持續開放,微信生態中大量崗位可透過線上辦公等形式分佈在全國各地,有效帶動各地就業,實現就業生態快速下沉。2019年,微信公眾平臺就業崗位在中西部和東北省份比例達到43.6%,小程式則為29.8%。來自河南南樂縣的申志剛透過其建立的“依禾拼購”小程式,解決了古寺郎村胡蘿蔔“怎樣賣出去”的難題。2019年11月9日,古寺郎胡蘿蔔首次在微信小程式後臺上線,僅1分39秒,100份古寺郎胡蘿蔔售罄,上線三天內,累計銷售額超過了20萬元。
隨著產業網際網路的發展被按下快進鍵,微信生態內數字化能力的開放也必將提速。以公眾號、小程式、微信支付、企業微信為核心的各項新生產工具的應用也將更加普及,同時也將給數字經濟注入更強勁的發展勢能。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尋微信小程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線上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