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歲沈善炯院士逝世,對我國抗生素生產有重大貢獻

著名微生物生化學家、分子遺傳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共黨員、九三學社社員、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研究員沈善炯因病醫治無效,於2021年3月26日22時10分在上海逝世,享年103歲,是上海地區中國科學院院士群體中最年長的一位院士。

103歲沈善炯院士逝世,對我國抗生素生產有重大貢獻

科學大家,一生兢兢業業

沈善炯為祖國的科技事業傾注大量的心血。他在赴美留學期間,響應祖國召喚,不顧阻擾,毅然歸國,將對祖國的忠誠、對人民的熱愛,融入到無怨無悔、兢兢業業的科學事業中。

他一生崇尚科學,堅持真理,嚴謹治學,提攜後輩,遠見卓識的科學大家風範和為祖國科學教育事業發展耕耘不息、孜孜以求的精神,為後人樹立了典範。

103歲沈善炯院士逝世,對我國抗生素生產有重大貢獻

沈善炯(左一)在回國時乘坐的威爾遜總統號郵輪甲板上。他的同行者包括錢學森等人。

西南聯大畢業,1950年衝破阻力回國

1917年4月13日,沈善炯出生於江蘇吳江。1942年7月畢業於昆明西南聯大理學院生物系,8月至清華大學農業研究所任研究助教,1944年9月至華中大學理學院任講師,1945年9月至四川北碚中央研究院植物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員,1946年9月至北京大學理學院任研究助教,1948年1月赴美國加州理工學院深造並獲得博士學位。

1950年9月聽從祖國召喚,沈善炯回國,途中在日本被扣留。1951年11月至浙江大學醫學院生化科任副教授。1952年轉到中國科學院實驗生物研究所植物生理研究室任副研究員。1960年任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1962年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生物研究所併入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後任研究員、副所長。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96年任中國科學院主席團成員。1952年加入九三學社。195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84年,受上海交通大學邀請協助籌建生物科學與技術系並任榮譽教授。1977年至1988年,分別擔任上海市第五屆、第六屆政協常委。曾任中國遺傳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微生物學會理事、中國生化學會理事等職。

103歲沈善炯院士逝世,對我國抗生素生產有重大貢獻

沈善炯(左)與同時在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取得博士學位並衝破阻力回到新中國的兩位同學羅時鈞(中)、趙忠堯。

從抗生素到固氮基因分子遺傳學研究,成就出色

沈善炯早年從事抗生素和微生物生化的研究。對於金黴素和鏈黴素生物合成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的理論突破,對我國的抗生素生產做出重要貢獻。對於大腸桿菌和鏈黴菌的生化研究中,獲得了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在學術上和生產上都有重要價值。

20世紀70年代起,沈善炯利用肺炎克氏桿菌,研究自生固氮細菌的基因結構、表達和調節的一系列遺傳學問題。在固氮基因的結構、表達和調節的分子機制方面,取得了開創性的成就,系統闡明瞭固氮基因受氧、銨和溫度的調節均透過固氮正調節基因nifA的作用機理,提出了雙層次調節學說。

這個學說已被證實並在生產實踐中得到應用。這些工作引起國際分子遺傳學界的巨大反響,獲得國際同行的高度評價,被譽為固氮基因分子遺傳學研究領域最出色的成就之一。

20世紀80年代開始,沈善炯的實驗室開展根瘤菌共生固氮的遺傳學工作,探索共生固氮菌與宿主植物間相互作用的遺傳學關係。對於結瘤基因和共生固氮基因的表達和調節機制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發現,多次受邀在國際生物固氮會議和國際遺傳學會上做報告,對國內生物固氮領域的研究發揮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沈善炯在固氮遺傳研究工作中的成就為國際所公認。他的貢獻不限於生物固氮,同時為奠定中國近代分子遺傳學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沈善炯和他的學生經艱苦奮鬥,從研究固氮基因的結構與調節著手,首先開展了分子遺傳學的研究。其在固氮研究領域的第一篇論文即受到國際同行的矚目。他先後獲得過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獎一等獎、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陳嘉庚生命科學獎、美國南加州中國工程師和科學家協會“傑出貢獻獎”、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傑出校友獎。曾獲“全國先進科技工作者”稱號。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574 字。

轉載請註明: 103歲沈善炯院士逝世,對我國抗生素生產有重大貢獻 - 楠木軒